【摘要】在大學的英語課程教學中,教師應當以一種最為真實和最實際的語言環(huán)境,來幫助還原傳統(tǒng)英語文字教學,從而才更加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和水平;應當不斷地探索和改進教學模式,結合現(xiàn)代化的學習和教學目標,來進行優(yōu)化整合。文章對于“微課+對分”的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進行研究和探析,分析出了傳統(tǒng)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出現(xiàn)的不足和問題,以期在新型教學模式的改善下找到方法性的建議和指導,同時也利用微課資源來拓展課堂教學資源,推動學生不斷增強對學習知識的接受能力和擴展學習范圍。利用對分的課堂形式來讓學生自行學習和討論,從而使學生充分獲取學習主動權,在自身實際情況的基礎上更好地解決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和吸收知識。
【關鍵詞】微課;對分課堂;大學英語教學模式
【作者簡介】霍俊燕(1981.11-),女,內蒙古包頭人,包頭醫(yī)學院人文社會科學與外國語學院,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學英語教學、英美文學。
【基金項目】2019年包頭醫(yī)學院科研基金項目-人文青苗計劃:微課輔助下的大學英語對分課堂教學模式研究,項目編號:BYJJ-QM201912。
引言
面對當前大學課堂教學的多樣化模式,“微課+對分”的教學模式也更加盛行,教師利用微課資源來為學生們提供更多和更全面、優(yōu)秀的學習資源,來幫助學生通過“微課”獲取更多元化和豐富的學習知識及信息;并且也可以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微課資源可幫助豐富教師教學資源,并且利用對分形式來不斷地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形成完整成熟的邏輯思維,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對于傳統(tǒng)英語教學課堂中出現(xiàn)的不足,利用微課可以進行彌補,從而也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效率,使學生更科學合理地學習,全面提高學生對于英語知識的綜合運用。
一、大學英語教學課堂現(xiàn)狀分析
在英語教學實踐之中,將專業(yè)的知識學習內容與單純的外語能力的提高相統(tǒng)一是目前正在探索的教學有效途徑,并且其在課程的開設、教學的內容和課堂的教學模式等多個方面進行嘗試和探索取得有效成果。伴隨著當前商品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和市場經(jīng)濟的不斷改革和前進,當前大學英語的學習對于學生在未來的發(fā)展中也是越來越重要的,面對社會眾多的人才以及市場的巨大競爭壓力,傳統(tǒng)的大學英語教學已經(jīng)不能夠滿足大學生的學習需求以及英語教學改革的基本目標了,因此,當前大學英語教學還是急需要進行全面改革的。1.當前大學英語的教學現(xiàn)狀主要以教師在講臺上教學為主,學生在講臺下面聽教師來講解和分析,大部分沒有獲得充分的學習自主權,因此對于學習上以及課堂中產(chǎn)生的相關問題也就無法得到很好的解決。2.傳統(tǒng)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主要是針對相關語法知識來對學生進行進一步的講解,對于學生的專業(yè)語言表達能力和英語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沒有起到很好的訓練。同時,對于學生的詞匯及結構練習,教師不能夠在課堂教學之中就提供出一些相關的練習方式,以至于學生在進行基礎學習時受到阻礙。只有學生通過大量的練習和具有一定開放性和交流性的課堂活動,學生的能力才能夠得以更好地提升。3.教師針對學生的閱讀開設課程較少,讓學生對于閱讀的訓練到得不到很好的落實。同時課文理解沒有能夠向學生提供出關于更好地提高學生獲取信息能力的有效性練習。我國的大學英語教學的相關教授曾表示:英語的課文學習并不只是單純的語言實體,還應該是各種相關信息載體的組成,由此才能夠使英語閱讀內容更加清晰和全面。只有教師不斷引導學生以一種正確的方式來進行閱讀學習,學生才能夠在科學的學習方法下提升自己加工知識的表達能力。因此,以上的問題,也是大學英語教學之中所存在的諸多漏洞。
二、“微課+對分”教學模式分析
當前是信息高度發(fā)達的網(wǎng)絡時代,許多事情都可以通過網(wǎng)絡來進行交流和溝通,而關于“微課+對分”的教學模式,就是指基于線上和線下的教學安排相結合,來進行具體的英語授課,幫助學生在一種較為靈活的學習環(huán)境和教學模式之中得到更好地學習。
1.關于“微課”,大致就是指教師以一種簡短的視頻教程在授課之前提供給學生進行觀看和學習,讓學生在線上先對課程內容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對于自己不太熟悉的相關英語知識進行準備,從而就可以幫助學生在線上學習的基礎之上,進行多元化和情景化的學習。“微課”極具靈活性,它可以將長時間的教學內容整合在一起作為一個核心的重要學習資源來幫助學生解答疑難或回顧,其次,針對龐大的學習量以及復雜的知識內容,系統(tǒng)可以自動篩選和整合資源,在“微課”完成的基礎之上將重點傳達給學生,可供學生參考和學習,這也正是“微課”的實際意義所在。此外,“微課”還可以擺脫傳統(tǒng)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束縛,在傳統(tǒng)英語課堂教學之中,學生的自主性很低,大量的時間都用于聽教師講解重點知識,然而,學生對于相關無法理解的問題以及需要針對某一知識點與同學進行探討時,課堂教學就無法為學生們提供一個很好的學習環(huán)境,也就錯過了學生最佳的學習和理解知識的時間。然而,在“微課”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們就可以獲得更多的自主性,它支持課后探討和分析,在學生學習的最佳時間就充分保障理解和記憶深刻,這也從側面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率?!拔⒄n”的核心以及其最重要的載體就是課堂教學時的資源整合以及通過視頻的形式幫助學生學習,作為一種新型學習資源,可以很好地對學生的學習起到輔助的作用。
2.關于“對分”,“對分課堂”在早期已被提出,目前已經(jīng)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和應用,對于相關教師的授課也起到了一些指導性作用。其主要的理念就是將課堂對分為半,其中一半由教師主講重點知識,而另一半的時間就交給學生來進行自我理解和討論,讓學生通過自主性學習來進行內化吸收。其中對分課堂也分為當堂對分和隔堂對分,顧名思義,也就是在不同的課程上來進行討論,兩種都各具特色和優(yōu)點。對分課堂主要針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之中產(chǎn)生的具體問題來進行解決和分析,結合了傳統(tǒng)大學英語教學課堂的授課模式,以及相關優(yōu)點,從而充分提升教學質量和水平,也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和理解,提高英語學習的綜合能力?!拔⒄n+對分”的教學模式可以通過兩者相結合來幫助充分攻克當前英語教學之中出現(xiàn)的漏洞,同時也能夠相互滲透,充分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效果。
三、“微課+對分”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實施策略
在“微課+對分”的實施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兩者各自的不同特點和模式效果是什么,來靈活安排教學。首先就是要在對學生進行一課知識授課之后,讓學生針對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產(chǎn)生的問題進行分析,找到問題的根源,是否存在知識點漏洞等等,此時學生就可以利用“微課”資源來對知識進行一個全面的理解,從而促使相關問題也可以得到一個很好的解決。其次,基于新型教學模式的演變,需要學生更加注重自身學習角色的自主性,讓學生充分地以一種學習主體身份來參與到英語的學習過程之中,學生及時接受學習的人,也是傳授知識的人,在不斷地討論和交流之中,學生會根據(jù)自身不同的學習現(xiàn)狀以及分析來交流意見,對目前的學習知識進行一個全面的分析,從而不僅學生可以學習到很多知識,也可以幫助其他人了解到自身對學習的理解等。對于“對分”的形式課堂,教師可以深入學生的互動討論,學生與教師這兩個主體不是孤立存在著的,教師可以針對一些疑難問題,與學生們一起探討和分析,說明問題的根源和涉及的相關知識點問題,因此也可以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當堂討論和隔堂討論其中最大的區(qū)別就是,學生對于某一知識點和問題是否有一個深刻的思考和過渡階段,在當堂討論時,許多學生往往對于某一知識點沒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和理解,從而討論出來也是無果的。而對于隔堂式討論,學生在一定時間的消化和自行查閱資料、分析和探討之后,再來和同學們進行深入交流,這或許更有利于學生得出更有價值和有意義的答案。因此,關于對分式課堂還有許多值得思考的應用策略,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學習的具體情況來進行應用,基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來慢慢轉變,要有一個模式改進的過渡過程,這樣學生才能夠充分地吸收和接受,而不是突然的轉變讓學生迷失了學習的方向,先讓學生有一個自主學習的意識,而后再進行角色轉變,也是至關重要的一點。另外,為使得該模式的運用得到良好的學習效果,應當反復地將學習內容進行復習和整合學習,從而更好地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等。
四、結束語
英語作為一種全國通用性語言對于學生來說只能在簡單的語言交流中得以使用,因此,在面臨“供需不平衡”的教育和職業(yè)現(xiàn)狀下,高校應當主動轉變教學策略,改變傳統(tǒng)英語教學的固有模式,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英語技能,還應再加強學生技能性學習,讓學生多學習一門甚至兩門其他語言,以應對當前教育發(fā)展大變革。并且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應對專業(yè)與未來職業(yè)發(fā)展不相吻合和匹配的現(xiàn)狀,不但能鞏固學生對學科知識的學習和增強認知,還能讓學生能力得以提升,促進學生獨立思考和獨立運用知識,減少人才不被發(fā)現(xiàn)的可能性。文章主要針對“微課+對分”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進行探析和研究,從分析當前大學英語教學現(xiàn)狀入手進行分析,并對新型“微課+對分”的教學模式進行重點討論和分析,再對“微課+對分”的大學英語模式實施策略展開探討和研究,以在“微課+對分”的新型教學模式的應用中找到更好的教學策略和方案,幫助教師更好地實施教學。英語的課程是需要終生學習的,語言類科目的學習目的就是需要很好地在生活之中表達出來和利用起來,不能一味地單純當成一種知識固化在大腦之中,從而對學習和運用沒有起到實質性作用。因此,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綜合能力,就應在教育的過程中培養(yǎng)出這樣的學習習慣,從而使得高校學生自主學習和運用所學知識,也使得學生能力得以充分施展。
參與文獻:
[1]盛桂蘭.“微課+對分課堂”的混合教學模式在藝術院校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9,000(003):66-69.
[2]陳俊,孟慶娟.藝術院校大學英語“微課+對分”教學模式的行動研究[J].長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028(005):110-113.
[3]梁丁強.“微課+對分課堂”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學模式構建探析[J].海外英語(上),2019,000(012):108-109.
[4]王永.微課在大學英語視聽說翻轉課堂中的應用分析[J].電子工程學院學報,2020,009(003):P.78-78.
[5]羅歡.微課在大學英語視聽說翻轉課堂中的應用研究[J].學周刊,2019(19).
[6]朱艷虹.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聽說教學中的應用——以《全新版大學英語視聽說教程》為例[J].英語廣場,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