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健健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企業(yè)對于各種突發(fā)事件的重視度不斷提高。然而目前企業(yè)應急演練存在形式單一,針對性不強等問題,所達到的實際效果并不明顯。針對這種情況,實施行之有效的應急演練方法被提上了議程。本文首先對企業(yè)應急演練的類型和目的進行分析,并針對問題提出相應的建議措施,從而可以更好地促進企業(yè)應急演練組織的不斷完善與發(fā)展。
關鍵詞:企業(yè)應急演練;組織;實施
中圖分類號: G64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OI:10.12296/j.2096-3475.2021.07.021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進步,企業(yè)應堅持與時俱進,充分利用科技力量,全面整合信息資源,做好相應的應急演練工作。例如,可通過應用系統平臺、視頻傳輸、計算軟件等智能技術,建立現代化的指揮、研判、查詢、會商系統,為實現應急管理的高效運作提供硬件基礎,為企業(yè)防范化解各類風險筑牢根基。
一、應急演練的類型和建議
1.研討會
研討會是另一種緊急情況管理活動,目的是本著團隊精神共同探索新的想法和進程。所有相關部門的負責人和其他重要人員都參加了會議;抵達后,對話將以問答形式進行;最后,報告總結了成員們的意見,查明了現行應急計劃的不足之處,并制定了新的程序。
2.游戲
與桌面練習一樣,該游戲用于測試現有的應急程序,并為各種情景尋找新的解決辦法。不同之處在于游戲更有條理,而且有一套規(guī)則限制可以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游戲可以考驗應急人員的智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核電廠、制造廠等,在安全要求很高的地方,游戲是一種很常見的運動方法。
3.職能演練
這次演習的主要目的是測試本組織在應對災害方面的效力。與其他文書不同,職能演習主要涉及本組織的指揮結構,同時也經常被一些重要的民間機構使用。職能練習通常涉及多個職能部門,幾乎不需要部署資源或人員。
二、目的
1.檢驗應急預案的可操作性
生產經營單位在編寫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時,往往都會參照國家有關應急預案編制的標準格式范本。雖然這本身并沒什么問題,但在實踐中,很多生產經營單位編制的應急預案卻過分拘泥于格式范本,盡管表面上綜合預案、專項預案、現場處置方案面面俱到,組織機構、風險描述、職責分工、響應分級等程序要素齊全,但實際卻是“形式大于實質”,預案文本與現場實際嚴重脫節(jié)。
2.檢驗應急物資的齊備程度
各生產經營單位的應急預案通常都會明確列出應急物資的名稱、數量、用途、位置、使用方法和負責人等信息。但在實踐中,實際編寫預案時往往只是由預案編制人員根據企業(yè)現有的物資情況在預案中進行登記而已,而并非根據應急處置的實際情況去分析、辨識出需要哪些物資。因此,生產經營單位通過開展應急演練,可以檢驗應急物資是否符合應急處置需要,相應物資的種類是否齊全、數量是否足夠。此外,由于應急物資平時使用的概率非常低,而防煙面罩、便攜式滅火器、應急手電等常用應急物資都是有質保期或需要定期維保的,一旦檢查不到位,很可能會出現應急物資失效或無法使用等情況。對此,生產經營單位通過積極開展應急演練,可以有效檢驗相應的應急物資是否完好,同時也可以督促應急物資責任人員做好定期巡檢工作,確保相應應急物資有效。
三、企業(yè)展開應急演練的建議
1.應急演練準備
成立工作組。應急演練工作組不僅肩負演練設計的工作,也將參與演練的具體實施和總結評估工作,一般由熟悉應急情況的人員組成。應急演練工作組的職責,包括確定演練日期,確定演練目標和范圍,編寫演練方案,確定演練規(guī)則,指定參加人員,安排后勤工作,準備分發(fā)工作文件,講解方案和活動培訓人員。
2.應急演練的實施
第一,實施演練前的各項檢查確認不可或缺。如何進行演練實施,就是根據之前演練準備所策劃的方案,通過組織協調相關應急資源執(zhí)行演練程序的過程。雖然說良好的策劃使演練就成功了一半,但嚴明的組織實施,才能確保演練活動得以順利開展,實施如何關乎整個演練的成敗,實施不好很可能導致整個演練過程無法有效控制,即便是再良好的策劃方案也達不到預期的演練目的。想要實施的工作不出意外和漏洞,要做好應急演練實施前檢查工作,確保演練策劃的各項工作準備到位。第二,為避免演練人員假戲真做,出現演練事故,在總指揮宣布“演練正式開始”后,所有演練消息傳遞應以“這是一次演練”作為開頭語或結束語。演練實施過程一定要求情景真實,根據演練類別的不同,提供不同的演練場地,采用多種方式營造真實可信的演練情景。做到過程控制,演練控制人員應該控制演練過程,要引導演練進程,管理演練時間,并且在可能的情況下鼓勵參演人員自己解決問題。特別注意情景事態(tài)的發(fā)展態(tài)勢和參演人員安全,使之始終處于控制之下。
3.應急演練的后續(xù)行動
應急演練后續(xù)行動往往是很多企業(yè)所忽略的,應急管理工作都應遵循持續(xù)改進的規(guī)則。而應急演練后續(xù)行動本身就是持續(xù)改進的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它是指策劃小組在演練總結與講評過程結束之后,安排人員督促相關應急組織繼續(xù)解決其中尚待解決的問題或事項的活動。為確保在演練中發(fā)現的各項不足得到有效的解決,策劃小組應對演練中發(fā)現的不足進行充分研究和分析,確定導致該問題的根本原因,對其進行糾正并落實預防措施,并指定專人負責追蹤。應急演練的后續(xù)行動包括對演練的文件文本歸檔與備案,對演練中表現好或不好的情況進行考核與獎懲,針對在演練中出現的預案不足的地方安排對預案進行修訂等。
4.演練無腳本實戰(zhàn)化
生產經營單位在員工具備了一定應急處置能力的基礎上,應盡量在不提前通知、不預先編制演練腳本的前提下,在基層生產現場實地,模擬開展各種突發(fā)事件從發(fā)生、發(fā)現、報警、接警、處置直至完全消除的全流程真實演練。力爭通過真實的環(huán)境和無腳本的隨機突發(fā)演練,促進各應急響應工作小組提升應對突發(fā)事件的分析研判能力和應急反應能力,檢驗和提高全體員工對突發(fā)事件的快速反應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
四、結語
在總結點評會后,生產經營單位應根據此次應急演練和總結會情況,指定責任部門和專業(yè)人員,及時修訂應急預案的相關條款,以補強預案短板和薄弱環(huán)節(jié),進而切實提升預案的可操作性。
參考文獻:
[1]李新松,無腳本應急演練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9,39(11):166-168.
[2]于博,張莉,李義豪.城市燃氣企業(yè)應急預案編制與應急演練問題研究[A].2018:5.
[3]宋進臣.淺析煤礦企業(yè)事故應急演練存在的問題及改進[J].價值工程,2016,35(14):89-91.
(嘉興市應急管理宣傳教育中心(嘉興市應急管理數字與技術中心)? 浙江嘉興? 3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