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摘 要】本文基于主體視域理論,論述提升中職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策略,提出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從主體視域角度出發(fā)探尋施教方針,讓學生搜集主題資源、參與課堂導學、挖掘文本特質(zhì)、反思學習收獲、進行拓展閱讀,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升級其思維認知,幫助其構(gòu)建更全面的知識體系。
【關鍵詞】中職英語 主體視域 閱讀能力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1)46-0072-02
《中等職業(yè)學校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是核心的核心。英語教師要在關注學科屬性的基礎上,注重學生參與意識的激發(fā),從不同環(huán)節(jié)著手展開針對性引導,保護他們的求知欲,激活他們主動探研的熱情。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并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對英語教學形式進行規(guī)劃和調(diào)整,讓學生在主動探究中生成主體意識,為其英語閱讀能力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搜集主題資源
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教師需要融合多重信息資源,尤其要做好教情和學情調(diào)研,同時對文本和學生特點有清晰準確的把握。但繁重的任務往往壓得教師喘不過氣,這時,教師不妨轉(zhuǎn)換一下思路,踐行新課改理念,讓學生參與到教學設計中。作為學習主體,學生是有權(quán)利參與教學設計的。教師應轉(zhuǎn)變觀念,讓學生嘗試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課堂學習正式開始之前,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熟悉教材,教師可以布置預習任務,讓學生自主搜集相關的學習資料。這樣的小任務看似簡單,但卻能讓學生快速接觸文本,熟悉學習主題,為后續(xù)的學習探索做鋪墊。
在學習人教版中職英語Unit 1 Nice to meet you!時,為了拉近學生與文本知識之間的距離,教師首先讓學生以漢語的形式搜集人們打招呼時的常用語。因為是用漢語的形式呈現(xiàn),學生對學習的排斥心理有所減弱,迅速投入到信息搜集活動中?!霸缟虾茫趺?,吃早飯了嗎?”“李華,好久沒見到你了,最近忙什么呢?”生活中這些對話都是極普遍的,學生能迅速整理出來。接著教師引導學生將這些句子翻譯成英文:“Good morning,Wang Ming. Have you had breakfast?”“Li Hua,I haven’t seen you for a long time. What are you doing recently?”學生的學習興趣完全被激活。當學生思維逐漸啟動,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How do foreigners greet each other when they meet?Are their habits the same as ours?在問題的幫助下,學生的思維與文本逐漸形成對接。
在傳統(tǒng)教學設計中,學生只是作為局外人單純地參與學習過程。讓學生搜集相關的學習材料,參與教學設計,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受到的啟發(fā)是多元的,思維活躍度也能得到提升,主動參與意識增強,對知識的認知也會上升到更高層次。
二、參與課堂導學
作為課堂教學的首要環(huán)節(jié),導入的重要性是無可替代的。正所謂“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導入是學生思維的啟動器,是品質(zhì)課堂的有效保障。通常來說,教學導入的設置都是由教師操控的,學生只是作為旁觀者,他們雖然獲得了感知上的觸動,但沒有實際參與其中,情感的激發(fā)不夠徹底,探索知識的動能也不夠強勁。要想讓學生集中注意力,快速投入到閱讀學習活動中,不妨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及主動性,讓他們參與到導學設計中,成為導入環(huán)節(jié)的真正踐行者。
在學習人教版中職英語Unit 7 Can I speak to Sara,please?時,教師借助問卷調(diào)查的形式進行學情調(diào)研?!癢hat is your favorite way of introduction and classroom learning?”面對多樣化的選項,學生認真選擇。精準把握學情后,教師選擇呼聲最高的角色演繹進行導入環(huán)節(jié)設計。“Please watch this silent dialogue,choose partners,use your imagination and present the content of the story.”面對趣味化的導入形式,學生思維的活躍度極高,很快就投入到角色演繹中。因為這一活動沒有太多限制,留給學生的想象空間是很大的,他們積極主動參與其中,在合作互助中完成演繹?!癝ara hasn’t come to school for days. What’s the matter with her?I think it’s necessary for us to call her and ask her about her.”“I heard she was hospitalized. Maybe we need to call her mother’s cell phone to find Sara.”學生的演繹非常到位,課堂氣氛異常活躍。
導入環(huán)節(jié)啟動得好,學生的思維容易得到觸發(fā),學習效果就會更佳。教師深知這一點,在設計時更注重學生的參與度和情感觸動。從教學反饋結(jié)果看,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了激活,思維廣度也得到了延伸。
三、挖掘文本特質(zhì)
文本內(nèi)容是學習的核心,也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內(nèi)容。在對文本進行感知分析時,教師要注意自己的身份,及時“退讓”,讓學生自己深入、細致地閱讀文本,生成真實感知,同時找到學習難點,進行有效質(zhì)疑。課堂教學中,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教師總是對學生“不放心”,害怕學生把握不住學習的中心點,怕學生不會讀,怕他們不會分析。其實這種“怕”是多余的。中職學生的學習基礎相對薄弱,但他們的思維靈活度較高,吸收知識的速度極快。教師要在充分相信學生的基礎上給他們提供嘗試機會,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學習人教版中職英語Unit 4 Welcome to our party!時,教師與學生一起識記單詞,構(gòu)建系統(tǒng)化的詞匯體系。學習活動結(jié)束后,教師放手讓學生自主閱讀文本內(nèi)容。為了讓學生有清晰的學習規(guī)劃,教師借助學習方法指引的方式推動閱讀。“Facing this article,what kind of reading method will you adopt?How to operate?Please use simple language.”學生認真思索,在腦海中制訂學習方案?!癋irst of all,I will use the three times reading method to learn. The first time I read,outline important phrases and annotate them…”學生滔滔不絕地講述著自己的學習方法,從宏觀層面出發(fā)制訂閱讀方案。從他們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學生對學習有著自己的認知,有了正確的方法作為指引,閱讀學習成功的概率自然更大。
閱讀過程就是學生思維認知升級的過程。面對紛繁復雜的知識,學生一開始可能沒有頭緒,不知從哪些方面展開分析,教師可以給出方法指引,讓學生厘清學習思路,使其在質(zhì)疑中生成主動探索意識,挖掘知識學習的本質(zhì)。
四、反思學習收獲
學習過程是極其復雜的,是不斷積累、重構(gòu)知識的過程。要想將文本知識轉(zhuǎn)化為自身能力,對學習方法、學習態(tài)度進行不斷審視、反思是十分有必要的,它是學習活動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英語閱讀不是單純的復制與同化,而是要在提取有效信息資源的過程中不斷建構(gòu)起新的認知體系。這個過程中學生需要進行反思、概括、歸納。反思是學習活動中不可替代的部分。中職英語閱讀活動中,教師要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反思,讓學生在自我內(nèi)省中完成對知識的嶄新認知,實現(xiàn)能力的跨越式發(fā)展。
在學習人教版中職英語Unit 3 How much is it?時,學生的學習探索熱情較高,能夠主動參與其中。對單元內(nèi)容感興趣是成功閱讀的基石,但學生是否真正進入了知識的核心區(qū)域,還需要不斷探索和反思。如閱讀文本對話后,教師提出思考問題:“Which sentence patterns are involved in the text and which one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commonly used?Please sort out and explain for us.”學生對相關知識簡單進行梳理,反思的維度和視角是多元的。對知識本身內(nèi)容的概括、歸納,對學習方法的反思,對學習態(tài)度的矯正等,這些都能作為反思切入點。學生可以根據(jù)自身特點,選擇一個或幾個點進行反思,從而獲得更多的學習收獲。
反思需要耗費的時間較少,有時一兩分鐘的反思就能給學生帶來更豐富的學習啟迪。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時,要預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反思。在多重思維活動中,學生制訂出契合性更強的學習策略,可使閱讀品質(zhì)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五、進行拓展閱讀
英語學習需要多重感官的參與,在對知識進行識記時,文本知識對學生產(chǎn)生的影響是巨大的,它是重要的制約因素。文本是認知構(gòu)建的依據(jù)和參考,吃透了文本,學習活動就是成功的,能力提升也就有了保障。中職學生閱讀需求較強,他們需要更多的素材進行能力提升。教師要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有精準把握,以文本內(nèi)容為切點,給學生提供更為豐富、多元的閱讀材料。讓學生將掌握的技能轉(zhuǎn)化為能力,實現(xiàn)英語素養(yǎng)升級。
在學習人教版中職英語Unit 10 How can I improve my English?時,教師提前布置資料搜集任務,讓學生從英語學習方法的角度出發(fā),準備相關素材。在搜集整合資料的過程中,學生的整合意識增強了,更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和技巧,這對他們來說是很好的鍛煉。文本內(nèi)容學習結(jié)束后,教師可采用抽簽的方式選擇課外閱讀素材?!癢hat is the reading material you choose?Please make a brief introduction.”學生有條不紊地介紹著。素材收集只是一種手段,最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有拓展延伸意識。而對文本內(nèi)容的簡單介紹,考驗的是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specific methods of memorizing words. Words are the basis of reading. If you master a large number of words,reading will become simple.”對教師來說,學生參與資料搜集,設計拓展學習內(nèi)容,減輕了教師的負擔;對課堂而言,補充的材料讓課堂教學更加多元、豐富,閱讀氛圍異常濃厚。教學中融合課外閱讀訓練,可謂是一舉多得。
借助文本內(nèi)容接軌新素材,能幫助學生產(chǎn)生更多新認知。這是教師教學智慧的體現(xiàn)。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和成長規(guī)律決定了閱讀活動不能僅僅停留在文本上,必須及時有效地拓展學習素材和資源,為高品質(zhì)學習奠定基礎。
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從不同方面展開思考。融合先進理念、改變教學形式都能為課堂教學注入嶄新活力。但無論采用何種手段改革課堂教學,學生的主體地位都是不能改變的。中學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的關鍵期,也是學生自主意識覺醒的重要階段。在英語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對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學科屬性有精準把握,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主動搜集主題資源、參與課堂導學、挖掘文本特質(zhì)、反思學習收獲、進行拓展閱讀。學生只有用實際行動凸顯自身價值和地位,才能獲得更多有效信息,構(gòu)建系統(tǒng)化認知體系,實現(xiàn)閱讀能力的升級,最終實現(xiàn)自我成長。
【參考文獻】
[1]王璐.概念隱喻視角下高職高專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培養(yǎng)策略研究[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21(35).
[2]金晶進.關于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求知導刊,2021(31).
[3]王麗勤.中職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9(22).
【作者簡介】李 丹(1984— ),女,廣西北流人,大學本科學歷,講師,現(xiàn)就職于廣西華僑學校,研究方向為在英語課堂中提升來華東盟學生的中國文化認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