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春圓
摘要:小學英語教學中,注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培養(yǎng)。寫作是英語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也是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重要體現(xiàn)。將過程寫作法引入小學英語寫作教學中,有利于學生寫作能力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寫作教學作為小學英語課堂的重點和難點,引入過程寫作法,圍繞寫作話題,梳理相應的英語詞匯,引導學生掌握寫作方式,激發(fā)學生英語寫作興趣,準確應用英語詞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本文結合小學英語教學,提出過程寫作法的幾點應用策略。
關鍵詞:過程寫作法 小學英語 寫作教學 應用策略
寫作是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也是學生公認的難度較大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過程寫作法主張將寫作看作一項群體間的交際活動,通過寫作過程控制讓學生掌握寫作技巧,鍛煉思維和寫作能力。將過程寫作法用到小學英語寫作教學中去,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文章結合過程寫作法的特點,就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用過程寫作法來教學做出了初步研究,希望能對小學英語寫作教學有所啟示。
一、過程教學法的界定和意義
過程教學法是一種起源于西方語言學領域的教學方法。顧名思義,過程教學法是聚焦寫作過程,在教學活動設計、過程構思、交互活動開展過程中提升學生的心理認知、思維能力的交互教學方式。過程教學法將教學看作一個循環(huán)式的心理認知構成,它強調(diào)以過程為根本,發(fā)掘內(nèi)容和素材,開展一系列的認知活動、交互活動,以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分析和解決問題。寫作教學是小學英語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也是小學英語教學的一個薄弱環(huán)節(jié)。過程寫作法是過程教學法在寫作教學領域實踐和應用的結果。過去,在小學英語寫作教學中,許多教師都存在重結果、輕過程的心理,英語寫作教學過程模式化,英語寫作教學和學生書面表達都是“一稿定輸贏”。如許多教師在寫作教學過程中,都是給出題目,讓學生圍繞題目去寫作。在這種傳統(tǒng)的寫作教學模式下,學生思想被緊箍,因為缺少參與的機會,所以無法深化知識,也無法體會到寫作的樂趣。將過程寫作法應用到小學英語寫作教學中去,尊重學生獨立的自主性,顛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借助于交互活動讓學生與同伴進行交流和互動,促使他們進行思想碰撞、成果分享,可以深化學生的認識,使學生在知識尋寶和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鍛煉寫作思維和寫作能力,體會到寫作的樂趣。所以,在小學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要巧用過程寫作法來教學,以增加寫作教學的活力,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完善學生的認識結構。
二、小學英語過程寫作法的具體應用
過程寫作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涉及諸多問題,如寫作時間控制、寫作技巧傳授、寫作過程分解等。筆者認為,過程寫作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可以細分為以下幾個過程:
(一)閱讀素材和句型
英語寫作教學實踐充分證明,英語寫作教學要重視讀寫結合,以讀促寫,方能提高寫作教學的實效性。所以,在小學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在準備環(huán)節(jié)或者日常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搜集素材,閱讀一定量的英語文本,以增加學生的知識積累,幫助學生打好英語寫作的基礎。同樣,在應用過程寫作法來教學時,教師要將閱讀當作寫作的一個熱身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去閱讀文本,朗讀句型,以觸發(fā)學生的靈感,確保學生在寫作時能做到胸有成竹。如在學習“Seasons”一課時,教師可能會以“季節(jié)”為主題,讓學生結合經(jīng)歷,寫一篇關于季節(jié)的文章。為了讓學生了解描述季節(jié)的方式,教師可以利用自己從英語報紙、雜志或者網(wǎng)站上搜集的適合小學生閱讀的文章,讓學生先閱讀素材,了解與季節(jié)有關的話題,記憶一些描寫天氣、季節(jié)的詞匯(如rainy,snowy,bet,warm)和短語,掌握英語寫作要點,如寫作時要注意字母大小寫,要注意標點符號的使用,句子要通順完整,讓他們自己明白Which season they like best?等問題,使學生在知識的輸入的基礎上掃清影響寫作的技術障礙,為學生寫作打好基礎,做好準備。
(二)模仿范文來寫作
在寫作教學中,獨立寫作是寫作的重頭戲。在獨立寫作中,學生要想寫出具有可讀性的作文,必須要回顧已有的語言知識,要認真思考作文的框架結構,要合理利用好手頭現(xiàn)有的資源。但是,小學生所掌握的英語知識有限,加上許多人對英語寫作都充滿畏難情緒,要想讓學生在寫作中完全避免字、詞、句方面的問題,具有一定的難度。模仿,是一種帶有“取巧”性質(zhì)的寫作手法,在教學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當學生在英文寫作方面不得其法的情況下,讓學生去模仿寫作,在模仿、對比分析中了解語用方法,掌握語言規(guī)律,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所以,在應用過程性寫作法來教學時,教師可以設置模仿寫作環(huán)節(jié),為學生找到提高寫作能力的捷徑。
(三)開展寫作訓練并分享作品
現(xiàn)行的牛津譯林小學英語教材中,每單元都有一個相關的話題。在寫作教學中,教師通常會結合教材讓學生進行寫作訓練。為了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通過寫作有所收獲,教師要在明確寫作要求的基礎上,讓學生選擇不同的話題去寫作,并做好寫作任務安排。如有的學生英語基礎較差,針對此類學生,教師可以讓他們進行模仿訓練,改寫范文,或者去寫一些難度較低的話題作文,讓學生在寫作時用學到的基礎詞匯、句型去寫作,目的是讓學生在寫作時溫故知新。有的學生基礎較好,針對此類學生,教師可以給學生安排一些難度較高的話題去寫作,如教師可以從小升初英語試卷上找寫作題目和素材,讓學生貼近生活去進行英語寫作,并鼓勵學生在寫作時大膽進行創(chuàng)新,以縱向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在學生完成寫作任務后,教師還要從“發(fā)展學生個性,培養(yǎng)學生的讀者意識”的角度出發(fā),讓學生分享作品,以讀者的身份閱讀同桌或者小組內(nèi)其他同學的作文,并讓學生在閱讀時找到他人在英語寫作中存在的問題,或者發(fā)現(xiàn)別人的優(yōu)點,反思自己的不足,向他人學習。然后,鼓勵學生向同伴傳遞信息,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經(jīng)驗,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英語寫作知識和規(guī)律。
(四)發(fā)揮評價的積極作用
教學評價是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最易被忽略的一部分。小學生在寫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素材不足,語法基礎不牢固,沒有掌握正確的寫作表達技巧。這一切,都與學生的知識積累和學習能力有關。其中,閱讀范圍狹窄,閱讀量不夠,視野和思路不開闊,是導致學生在寫作時無話可說、言之無物的主要原因。如許多小學生都沒有養(yǎng)成英語課外閱讀的習慣,他們接觸的英語素材非常少,所以在英語寫作中只能東拼西湊。要想讓學生認識到自身的問題,教師必須要發(fā)揮教學評價的積極作用,借助于評價讓學生自己整理,自我完善。如在學習“Bens birthday”一課時,教師可能會讓學生以生日為主題寫一篇作文。在寫作時,許多學生都會結合實際,寫一篇英語記敘文。但是,許多學生在寫作時都不注意記敘文寫作要點,寫出的作文存在許多問題,如語法知識錯誤、素材不生動、文章框架結構不合理等。在學生自評、互評的基礎上,教師要搜集學生的作文,對學生的作文進行批注、評價。然后,將學生在英語寫作中存在的問題歸類,整理成冊,或者在黑板上一一列出,結合問題開展“糾錯教學”,并鼓勵學生回顧和梳理自己存在的問題,思考、討論解決相關問題的辦法,給學生提出建議,使學生掌握規(guī)范寫作的要義。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重寫作文,并開展課外閱讀,搜集和積累素材。這樣借助于教學評價,讓學生去反思、總結和開展寫作訓練,可以促使學生不斷完善自己,取得新的進步。
綜上所述,真正的寫作教學應該是一個以學生為中心的交互過程,過程寫作法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改進寫作教學質(zhì)量。所以,在小學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要巧用過程寫作法來教學,以豐富學生的自我體驗,促使學生內(nèi)化知識,讓學生感受到寫作的樂趣。
參考文獻:
[1]孔曉云.過程寫作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科普童話:新課堂,2017(02).
[2]張煦然.基于過程寫作法的小學英語寫作教學有效策略[J].小學教學研究(教學版),2019(03):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