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英
摘 要:在新課改背景下,教育界對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趣味性程度愈發(fā)關注,特別是對于小學生來說,開展趣味性音樂教學就更為必要,這是因為小學生自身年齡較小,對音樂學習的認識程度并不深,同時不少小學生也難以在音樂課堂學習中提起主動性。所以對小學音樂教師來說,就應融“趣味性”教學于小學音樂課堂,使小學音樂課堂能夠始終充斥著歡聲笑語,讓每一名小學生均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音樂課堂的學習之中,以提高小學生音樂學習素養(yǎng),強化小學生音樂學習能力。
關鍵詞:趣味性;教學;小學音樂;課堂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13-015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3.079
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不斷推廣,小學音樂教學的價值也日益凸顯出來,通過開展小學音樂教學,不但利于豐富小學生的精神世界,陶冶小學生的情操,也利于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為小學生的未來發(fā)展鋪墊好一定基礎。然而以現(xiàn)階段真實情況來說,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還有很多,對此就要求小學音樂教師積極探尋問題的解決對策,落實對問題的有效解決,從而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質(zhì)量,體現(xiàn)出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積極意義。本文以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現(xiàn)狀分析為出發(fā)點,著重探討融“趣味性”教學于小學音樂課堂的有效途徑。
一、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現(xiàn)狀
以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現(xiàn)狀來分析,其中所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教學模式單一,學生興趣匱乏以及課堂互動不足等諸多問題,這些問題無疑均影響了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效率,也影響到了小學生對音樂知識的有效學習,對于小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提高也尤為不利。所以應細致分析上述問題,了解上述問題的產(chǎn)生原因,而后有效去解決上述問題,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質(zhì)量與效率。詳細敘述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現(xiàn)狀,具體內(nèi)容體現(xiàn)如下:
其一,教學模式單一。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普遍存在這一現(xiàn)象即教學模式單一,個別教師習慣于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而并不注重對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致使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模式始終處于單一狀態(tài),在此情況下,不但難以凸顯出小學音樂教學的有效性,更甚還會讓小學生產(chǎn)生對音樂學習的片面認識,認為音樂學習較為無聊,因而難以提起在音樂課堂學習中的主動性,同時,受這種單一教學模式的影響,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也難以滿足新課改后的迫切需求,導致小學音樂課堂教學難以做到與時俱進,如此也不利于彰顯出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價值。
其二,學生興趣匱乏。小學生因自身年齡較小,普遍對一些鮮活事物易于產(chǎn)生興趣,然以現(xiàn)階段實際情況來說,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發(fā)現(xiàn)許多小學生都未能對音樂學習提起興趣,在課堂中,對音樂作品的欣賞,以及對音樂知識的學習,均是在教師的督促下而完成的,小學生在音樂課堂學習中的自主性較差,且還存在過分依賴老師的現(xiàn)象,難以自主對音樂作品進行欣賞,以期深化自身對音樂知識的認知與理解。若小學音樂課堂教學長久地處于這種狀況之下,那么不但難以實現(xiàn)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目標,也不利于小學生日后對音樂學科的學習,更甚會影響到學生的未來發(fā)展[1]。
其三,課堂互動不足。課堂互動不足,不但會影響到音樂課堂的教學效率,也會致使小學生在音樂課堂中昏昏欲睡,難以激發(fā)起音樂學習熱情,且對于音樂知識及作品的學習與賞析也不夠深入,導致小學生音樂學習水平始終未能取得顯著進步。再者,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與小學生之間的溝通也較為不足,通常都是采用直接灌輸?shù)姆绞剑瑏韼椭W生掌握音樂知識,賞析音樂作品,然而這種教學方式對小學生來說并不適宜,唯有營造出積極活躍的課堂氛圍,促進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才能夠更好地去開展小學音樂教學,從而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效率、質(zhì)量。
二、融“趣味性”教學于小學音樂課堂的有效途徑
(一)創(chuàng)設多媒體情境
在信息時代下,各個領域?qū)π畔⒓夹g的應用也越發(fā)廣泛與普遍,這對于小學音樂學科教學來說也是如此,通過運用多媒體技術,不但利于激發(fā)小學生學習興趣,將趣味性因素充分融入于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也利于豐富課堂教學內(nèi)容,讓小學生均能夠積極主動的投身于音樂課堂的學習之中,來不斷提高小學生音樂學習水平,促進小學生對相關音樂知識的良好掌握,這樣對陶冶小學生藝術情操也是非常有利的。所以,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將趣味性因素融入其中,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設多媒體情境,充分吸引小學生在音樂課堂中的注意力,讓小學生仿若置身于真實的音樂情境之中,切實對音樂知識進行深層次學習,對音樂作品進行深入賞析,如此小學生便能夠在音樂課堂的學習中收獲滿滿,最終提升小學生的綜合能力[2]。
對此,就要求小學音樂教師準備好相關工作,針對小學音樂教材內(nèi)容,進行細致梳理,而后制作成多媒體課件,該課件中務必要對趣味性因素予以融入,這樣才更易于激發(fā)小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之后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為小學生放映該課件,并引導小學生進行觀看,在小學生觀看過程中,還應適當向小學生提出問題,引發(fā)小學生的思考,幫助小學生更為迅速地理解音樂知識,落實對音樂作品的良好賞析,從而使小學生音樂學習水平能夠獲得快速提高。
應注意的是,在創(chuàng)設多媒體情境之初,教師就應對小學生的興趣需求,以及理解能力等進行充分了解,這樣教師在制作多媒體課件時,才更能夠有的放矢,確保多媒體課件內(nèi)容能夠滿足小學生的心理需求與興趣需求等,這樣小學生才能夠更愿意學習音樂知識,更好地參與至音樂課堂的學習之中,以提高小學生音樂學習效率,以及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開展課堂游戲
小學生都普遍喜愛參與到游戲之中,這是眾所周知的,也是許多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所廣泛運用的。通過開展課堂游戲,不但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激發(fā)小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程度,也利于激發(fā)小學生的興趣,讓小學生能夠以高漲的熱情及興趣積極參與至游戲之中,進而在游戲之中,落實對音樂知識的有效學習,這樣學生不僅能夠在音樂課堂中學習到知識,也能體會到自身的愉悅感,如此才能夠使小學生更愿意學習音樂知識,更樂于傾聽教師對音樂知識的講述,在此期間,也利于融洽師生,生生之間的關系,使課堂氛圍變得更為和諧與歡快。
對此就要求教師結(jié)合于教材內(nèi)容,來合理設計課堂游戲,同時還須確保該游戲與小學生的個人特征等相適應,這樣才更易于激發(fā)小學生的興趣,小學生才能夠更好地參與至該游戲之中,并在游戲的各個關卡之中,有效學習音樂知識,以強化小學生對音樂知識的理解與認識,促進小學生對音樂知識的掌握,從而提高小學生音樂學習綜合水平。
應注意的是,由于小學生各方面還不夠成熟,如自控力較差,且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也偏容易將全部注意力都放在游戲上,而忽視對音樂知識的學習,對此就要求小學音樂教師加以注意,在整個游戲過程中,教師應注重觀察每一名小學生,了解每一名小學生在游戲期間的狀態(tài),同時還應對小學生予以適度指導,讓每一名小學生均能夠科學參與到游戲之中,有效落實學習音樂知識,而并不是只顧著娛樂,而忽視游戲?qū)σ魳穼W習的重要作用。在結(jié)束游戲后,教師還應檢驗小學生對音樂知識的吸收程度,也可通過評比的方式,或提問的方式,來了解小學生對音樂知識的吸收情況,而后針對小學生在音樂學習中所存在的共性問題,予以及時解決,讓小學生能夠及時解除疑惑,從而真正提升小學生音樂學習能力,提高小學生音樂素養(yǎng)。
(三)講述相關音樂故事
在傳統(tǒng)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并不注重為小學生講述故事,更甚還對其存在片面認識,認為故事與音樂之間并不存在明顯聯(lián)系,因而很少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為小學生講述相關故事[3]。受小學生自身特征影響,通過故事渲染的方式,往往更能夠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小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程度,若教師對這種教學方式予以忽視,那么則失去了一種十分有效的教學方式。所以,在現(xiàn)階段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積極融入趣味性因素,可通過講述相關音樂故事的方式,來對此予以實現(xiàn),讓小學生在傾聽故事的過程中,也能夠?qū)σ魳分R予以一定了解與認識,且小學生自身情感,也能夠在傾聽故事的過程中發(fā)生改變,若故事中的情感內(nèi)容較為喜悅,那么小學生也會隨之喜悅,對于其他情感來說也是一樣,這樣小學生在傾聽故事的過程中,更能夠增強小學生情感上的共鳴,更為燃起小學生學習音樂知識的熱情,使小學生能夠在興趣的驅(qū)動下,積極主動地去學習音樂知識,從而提高小學生音樂學習效率,更好地強化小學生音樂學習水平。
(四)進行角色扮演
進行角色扮演,也非常利于激發(fā)小學生學習興趣,使趣味性因素能夠融入至整個音樂課堂之中,從而更好地彰顯出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讓每一名小學生均能夠?qū)σ魳穼W習產(chǎn)生喜愛之情。
以角色扮演的方式來說,主要是讓小學生對音樂作品中的人物進行選擇,而后將音樂作品淋漓盡致地演繹出來,對此,一方面教師應先對小學生進行分組,讓小學生以組為單位,來進行角色扮演。另一方面,在課堂中教師應讓各個小組將自身的排練成果展示出來,而后由教師選擇出一個演繹最好的小組,對該小組予以適當獎勵。這樣不但利于激發(fā)總體小學生的音樂學習熱情,也能夠激發(fā)小學生之間的競爭意識,讓小學生都能夠在小組排練中,努力去演繹自身角色,以更好地將音樂作品展現(xiàn)出來,與此同時,小學生也能夠在演繹音樂作品階段,獲得對音樂知識的深入理解。
再者,小學生普遍都好玩好動,也更樂于參與到實踐之中,通過這種角色扮演的方式,勢必能讓小學生感到興趣十足,樂此不疲,使每名小學生在音樂學習中,都能夠找到屬于自身的樂趣,且利用這一方式,也利于盡早達成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目標,使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能夠滿足新課改的各項要求。
總而言之,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應善于融入趣味性因素,來激發(fā)小學生音樂學習興趣,燃起小學生音樂學習動力及熱情,使小學生均能夠積極主動地學習音樂知識,以提高小學生音樂學習水平及素質(zhì)。
參考文獻:
[1]羅麗萍.融“趣味性”教學于小學音樂課堂[J].課程教育研究,2019(24):221.
[2]于亞平.小學音樂課堂唱歌教學中的趣味性策略探討[J].中國民族博覽,2018(5):54.
[3]錢思瑾.開展音樂游戲,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趣味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5(17):76.
[責任編輯 萬淑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