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就這樣不緊不慢地下著,城里人行色匆匆,并不在意這淅淅瀝瀝的春雨,而在郊野踏青,你會感到這春雨的珍貴。雨后,一望無際的油菜花黃燦燦地開了,引得人目不睱接;而老練的農(nóng)民,目光卻落在邊上綠得發(fā)黑的草頭上。這春雨肥呵,澆得草頭一夜長一茬,又嫩又肥。春天里,“生煸草頭”這道老家上海時令菜又要端上餐桌了。
草頭,也叫三葉草,書名苜蓿,自張騫從西域帶回,落戶中國有兩千多年。被譽為“牧草之王”的草頭,有強大的生命力,有它,有夢,就是一個波瀾壯闊的世界。
童年,在農(nóng)村。放了學(xué),三五個孩子,約著去田野挑豬草。草頭,那時是地肥,也是豬飼料,播在田頭,三四月,一碧萬頃。孩子們,愛挨著草頭地挑豬草,一籃子豬草挑滿,掐一捧草頭帶上,好了,晚上有酒香草頭吃了?;丶覍⒉蓊^洗凈瀝水,鍋上油七八成熱,直接下草頭,快快翻炒,看草頭塌了下去,馬上噴酒,調(diào)味。平時的料酒用不上,要用白酒。白酒熱炙,很能襯草頭的鮮嫩,清新爽脆的野蔬,添了醇香,味道特別好吃。這是鄉(xiāng)下人的拿手菜。
草頭是見風(fēng)長的孩子,春后,開花了,莖硬葉粗,蘊藻香濃。煸炒嫌老,春天尾聲,我們用草頭壓軸,可以割來做草頭塌餅。將草頭洗凈,放在木盆里加鹽揉搓,慢慢地,青青的汁水開始淋漓,再摻和糯米粉,用溫水揉勻,一會兒,成了綠撲撲的粉團(tuán),透著絲絲秀氣。折一小團(tuán),在手心搓圓,輕輕壓扁成餅狀,放入上了油的熱鍋,隨著“滋啦滋啦”的煎餅聲,廚房間早已纏滿撲鼻的香味。草頭塌餅油光光、綠盈盈,趁熱吃,糯滑、勁道、噴香,饞得我舌動心癢。
苜蓿除了是一種蔬菜,還是一味中草藥。早在漢代的《名醫(yī)別錄》中就將苜蓿列為菜部上品,其中言苜?!拔犊啵?,無毒,主安中,利人”。到底如何“利人”法?簡單地說,苜蓿具有補血止血、通便、排石、止咳等功效,尤其適合那些貧血、支氣管炎、膀胱結(jié)石、便秘以及胃或痔瘡出血等患者食用。
此外,苜蓿還含具有止血作用的維生素K;有止咳平喘的苜蓿素和苜蓿酚,對支氣管炎有一定療效;另外苜蓿中含有粗纖維,可促進(jìn)大腸蠕動,有助于大便及毒素的排泄,防治大便秘結(jié)和腸癌。而且苜蓿中所含的苜蓿素能抑制腸道收縮,增加血中甲狀腺素的含量,可防止腎上腺素的氧化,還有抗癌作用。
草頭的好,遠(yuǎn)不止如此,科學(xué)研究證明,維生素C、鈣、鐵、硒,都位居蔬菜類榜首。怪不得南宋長壽詩人陸放翁有詩道:“飯余捫腹吾真足,苜蓿何妨日滿盤?!彼救司褪恰皩④俎_M(jìn)行到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