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婧婧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提出和義務教學活動的普及完善,小學教育的教學發(fā)展和策略研究越來越成為教學的重點。尤其是針對理論性和實用性都十分強的數學學科來說,如何讓學生“感興趣”“有趣味”地學習更是成為近些年的教學研究方向。所以對于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來說,教師需要通過課前導入的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的轉變和和諧關系的構建等途徑來實現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和養(yǎng)成,從而實現興趣化課堂的構建和高效課堂教學的實現。
關鍵詞:小學數學;興趣;教學理念;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10-008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0.044
數學是小學階段的基礎性學科,但是卻往往是教學過程中最為明顯的難點。這一方面是因為數學知識本身具有一定的難度,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教師教學的方式導致學生缺乏學習興趣。所以要實現小學數學的高效課堂教學就必須關注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
一、小學數學教學課堂的發(fā)展現狀
學好數學不僅對于學生的學習生涯十分重要,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養(yǎng)成和未來的發(fā)展也有著十分明顯的積極意義。但是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卻存在著一些影響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的因素。首先就是學生對于數學學科缺乏興趣,甚至于逐步出現畏難和逃避的心理,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學習效率。其次在于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方面存在欠缺和不足。過分依賴被動式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使得教師和學生雙方的積極性在數學課堂上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自然也就影響了最終的教學效率?;谶@些因素和問題的存在,小學數學的教學改革也就顯得十分必要。
二、培養(yǎng)興趣對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意義
興趣對于教學的重要作用一直以來都是十分明確的,也被大多數教師所熟知。但是由于種種因素的影響和限制,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卻往往沒有以興趣為導向開展教學。在素質教育的理念下教學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有關于興趣化教學的概念和方向也逐漸進入教師的視線中。在小學的數學課堂教學中,實現興趣化課堂,重點培養(yǎng)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有著重要的意義。一方面,以興趣為導向的課堂教學往往是與學生的主動學習模式相伴隨而存在的。所以開展興趣化的教學也必然能夠強化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幫助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這樣一來不僅有利于小學生后續(xù)的數學學習,也能夠對學生其他學科的學習產生積極的輔助作用。另一方面,興趣化的課堂以激發(fā)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為主要目的,也是學生堅持長時間專注學習的最大動力。所以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的學習效率必然能夠得到提升,從而實現高效的課堂教學。綜合來看,構建小學數學的興趣化課堂對于教學質量的提升和學生的發(fā)展來說都十分有利,也有其必要性。
三、構建小學數學興趣化課堂的策略
(一)利用課前導入調動學習興趣
在前文的論述中可以知道興趣的培養(yǎng)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主要起到兩個作用,吸引學生的關注以及提供學生長期學習的動力。從吸引學生關注這一作用來說,構建興趣化的課堂教學主要需要實現教學內容在課堂上的第一時間就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理從而使學生能夠迅速地沉浸入課堂學習的環(huán)境和氛圍中。而要實現這樣的一個目的,教師需要充分地利用課前導入環(huán)節(jié)。課前導入的目的就在于通過這一部分的學習引導學生建立舊知識與新知識之間的關聯并且迅速地進入到課堂學習的狀態(tài)中。對于小學的數學教學來說,由于數學知識本身的抽象性和復雜性,以及小學生天然缺乏自控能力與自我引導意識的情況下,增強課前導入環(huán)節(jié)的趣味性以吸引學生的注意是實現小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的最主要方式。而在課前導入的環(huán)節(jié)中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無外乎組織趣味性的活動,在迎合小學生趣味并結合教學內容的情況下確定活動形式這一個方法。更為具體地說就是通過游戲或者是情境創(chuàng)設的方式來進行教學內容的導入,從而起到激發(fā)小學生學習興趣的這一目的。
以“認識立體圖形”這一部分內容為例來進行這種課前導入方式的具體介紹。在進行相關的學習之前,小學生對于立體圖形還缺乏明確的認知,所以很多學生并沒有很清晰的立體圖形的概念。在學習這一部分的內容之前,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進行觀察活動,討論在教室內有多少種圖形,這些圖形又有哪些代表性的物品。在完成這一部分的交流和討論之后,教師就可以通過板書或者是課件的方式將一些簡單的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進行混雜展示,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連連看分類的游戲,通過認識這些途徑的內在規(guī)律來對圖形進行分類。通過這樣的游戲,教師可以幫助學生認識到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的主要區(qū)別,并且認識到二者之間的關系。同時通過這種需要學生參與其中的游戲教學活動能夠讓小學生更快地集中自身的注意力,更快地進入到學習狀態(tài)中,也更有利于逐步培養(yǎng)小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興趣。
(二)創(chuàng)新教學過程增強課堂趣味
構建小學數學的興趣化課堂實際上就是要求教師在引導和培養(yǎng)學生數學興趣的前提下開展課堂的教學活動。而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興趣最關鍵的因素在于趣,也就是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只有實現數學課堂上的趣味教學才能夠真正做到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對于小學的數學教學課堂來說實現趣味教學主要需要教師從兩個方向出發(fā),即教師的教學語言和教學模式。教學語言主要是指教師在課堂上要以幽默的語言來進行教學。尤其是對于較為理論性的數學知識來說,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更是要靈活運用比喻、類比等等修辭來幫助學生建立知識內容與現實生活情境的關聯,從而讓小學生更迅速更容易地理解知識內容。而學生只有在迅速理解數學內容,沒有較多困難的情況下才能夠激發(fā)對于數學知識的興趣。除此之外,幽默的教學語言也能夠起到放松身心,創(chuàng)設輕松學習環(huán)境的作用。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學生也更容易產生“愛屋及烏”的現象,逐漸由喜歡教學課堂轉變?yōu)檎嬲矚g數學這一學科。
而從教學的方式方法這一方面來說,主要指的是教師在數學課堂上采用的教學模式。傳統(tǒng)的數學教學往往是以“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來進行的。在這樣的課堂模式下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學習興趣的養(yǎng)成自然是無從談起。所以要實現課堂的趣味教學,培養(yǎng)小學生的數學興趣就要轉變課堂教學的模式,實現小學生的主動式學習。要體現小學生的主動學習狀態(tài),主要可以通過主題探究、小組合作等模式來實現。這種教學模式具體來說就是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確定課堂學習的主題和要求,學生以個人或者是小組的形式來完成教學內容,實現自主學習。在這樣的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是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的,所以學生能夠體會到較大的自主性,也更容易對學習內容產生興趣。所以這樣的課堂模式也更容易實現興趣化課堂的構建。
(三)構建和諧關系創(chuàng)設課堂氛圍
在小學數學的趣味化課堂的構建過程中,除了要關注教學活動和方式這一外在條件的改變和創(chuàng)新之外,和諧開放的教學氛圍和環(huán)境也是提升小學生對數學學科的學習興趣的重要方式和手段。而教學氛圍的創(chuàng)設除了依賴教學手段之外更多地體現在課堂上交流關系的建立,主要涵蓋了學生之間和諧關系的構建和師生之間平等交流關系的構建。首先從學生之間的關系來看,要實現和諧關系的建立需要先從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出發(fā)。在傳統(tǒng)的小學數學教學中由于缺乏對學生學習態(tài)度和班級關系的關注和重視,教師很少會將課堂氛圍與學生關系作為教學設計的一個參考因素。同時因為考試是學生唯一的考核手段,所以學生彼此之間會在不知不覺中成為競爭對手的關系。而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還處在發(fā)展發(fā)育的階段并不成熟,所以很容易出現無法正確處理這種同學間的競爭關系而影響日常的交友甚至生活的情況。在這種環(huán)境之下學生之間的和諧關系是很難建立的。所以,教師要想轉變這種狀態(tài),就需要重點關注學生關系和教學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問題。一方面教師要在課堂上或者是課下開展和諧關系的心理輔導活動,尤其是可以利用班會課來組織相應主題的班會活動,讓學生在班會課上暢所欲言,表達自己在同學關系方面的問題和困惑,并且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和討論解決問題,幫助學生實現心態(tài)上的轉變。而另一方面則需要從教學模式上實現轉變。教師不僅需要轉變對學生考核的方式,除了考慮學生的考試成績之外更多地關注學生綜合素質的養(yǎng)成,這也與素質教育的理念不謀而合。同時教師也需要轉變傳統(tǒng)的單方面教學模式,構建學生合作自主學習的課堂教學方式。這樣一來在學生相互合作交流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能夠讓學生將班級同學從競爭對手轉變?yōu)楹献骰锇椋瑢⒏偁幍姆秶诺礁h的范圍內,從而實現班級關系的和諧。
在完成對班級內同學之間關系構建的討論之后,和諧師生關系的建立也是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關注的一個問題。實際上,師生之間能夠實現和諧的溝通其關鍵在于教師方面。一方面是因為小學生本身是處在一個對周圍環(huán)境好奇但是又缺乏基本的規(guī)則意識的階段。所以對于小學生來說并沒有意識到教師和學生之間群體的差別和對立。這樣的情況正好適合教師通過引導來創(chuàng)建一個平等的交流環(huán)境,以耐心的交流態(tài)度來幫助小學生樹立師生之間的平等和諧關系。另一方面從現實的狀況來看,師生之間的交流問題更多是由于教師缺乏及時正確的反饋而造成的。在小學的教學環(huán)境中學生很容易出現與教師交流和溝通的欲望,但是由于教師自身的態(tài)度和教學任務繁重等原因導致教師沒有能及時正確地處理學生這種溝通的想法。在無法得到合理反饋的情況下,學生與教師交流的積極性也在逐步降低,最終導致了學生對教師的疏離甚至于對立。所以綜合來看教師對于和諧師生關系的建立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只有教師在課堂上轉變心態(tài),真正接受與學生進行交流才能給出學生這樣的信號,讓學生也逐步建立起對教師的信任。這樣才能夠實現師生關系的和諧與教學環(huán)境的開放,從而對培養(yǎng)學生數學學習興趣起到幫助作用。
參考文獻:
[1]杜鵑.小學數學趣味化課堂的構建策略探討[J].現代交際(學術版),2017(17).
[2]田春雨.小學數學課堂趣味化的構建策略[J].新一代(下半月),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