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樹亮
【摘要】隨著信息網絡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和數量增加,兒童的發(fā)展問題已然成為當前教育領域的熱點。跟以往不同,如今的兒童呈現早熟化趨勢,心理健康問題越發(fā)受到社會大眾的關注。作為學校和老師,如何創(chuàng)新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教育領域改革創(chuàng)新的重點,同時也是本文的研究方向。
【關鍵詞】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創(chuàng)新路徑
小學階段是學生成長的重要階段,尤其是心理方面,學生由幼兒教育進入到基礎教育,會出現一些壓抑的心理。再加上小學生本身缺乏豐富的生活經驗,心智尚不成熟,很容易便會產生焦慮等心理問題。通過展開心理健康教育,不僅可以有助于學生提高心理素質,而且對于其日后人生的發(fā)展,對整個社會的發(fā)展均有一定的重要意義。就目前教育情況來看,關于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經得到我國教育部門的重視,但在實踐層次,心理健康教育整體水平仍然較低。
一、關于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
(一)思想上逐漸重視
早在上個世紀末,我國教育部門便已把校園心理健康教育作為改革的重點。2012年我國的教育部門出臺過相關文件,再后來,根據我國統(tǒng)計局相關數據顯示,心理疾病患者正在呈上升趨勢,這也就意味著,加強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緩。隨后,在教育部門聯合和帶動下,明確將加強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成為教育領域改革的重點,將努力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作為教育標準之一。從思想層次上來看,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越發(fā)得到社會大眾的關注,從小學生抓起,努力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已經成為我國教育領域改革創(chuàng)新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二)實踐方面相對落后
雖然在思想層次上已經將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作為教育的標準之一,但是在實踐方面,縱觀我國教育情況,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仍然存在一定的缺失。部分學校已經響應國家號召,積極開展心理課程、健康服務、干預措施等心理健康教育,甚至有超前學校已經聯合家庭,實現家庭與學校教育的整合,共同促進學生健康心理素質的形成。但也仍存在部分學校只做表面功夫,并沒有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教學體系當中,沒有提起相應的重視,仍然以傳統(tǒng)教學為主?;蛘哒f存在部分學校已經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了,但因為存在課時混亂等自身問題,缺乏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貫徹執(zhí)行,導致心理健康教育無法發(fā)揮實際價值,這些都成了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阻礙。
二、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途徑
(一)幫助學生提高人際往來能力
通常來說,假如一個學生擁有較強的心理素質,那么其心理健康水平應該比較高,具體展現在性格樂觀、接受能力較強、情商較高、對未來有著美好的向往,整體是呈現積極向上的。而且這部分學生多半擁有較高的人際往來能力,人際關系處理得當,往往是學生群體當中比較受歡迎的。那么如何幫助學生提高人際往來能力呢?
1.首先,老師應該以身作則,營造良好的班級環(huán)境,公平對待,讓學生在和諧的氛圍內成長。但是不要將學生當作溫室的花朵,可以適當結合社會熱點,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其明白社會是存在不良現象的,生活當中有好人也有壞人,不要輕易相信別人,也不要失去對未來的憧憬,增強其心理素質。尤其是對小學生之間鬧矛盾的事件,老師要積極進行引導,切不可一刀切,在不觸及原則的情況下,不可一味的指責和苛責,而是要通過引導使學生明白誰有錯?誰錯在哪?以后怎么做?
2.其次,家庭關系也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心理健康。老師應該聯合家庭,動態(tài)監(jiān)督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假如學生的家庭關系存在某些缺失,老師可以適當的給出一些建議和引導,幫助家長優(yōu)化育兒理念,提高育兒理念的科學性和規(guī)范性,從而提高家庭兒童教育的有效性,從大方向上強化對學生好的影響。
3.最后,鼓勵學生正確宣泄情緒。每個人都會有情緒,小學生也不例外,但小學生因為缺乏對情緒的把控和宣泄,導致情緒容易積攢在心中,很容易變成苦惱,影響其心理健康。老師應該引導學生正確宣泄情緒,比如在學生感到不開心的時候,可以去看看書,聽聽音樂,要做情緒的主人,而不要做情緒的奴隸,不應該被情緒控制,教會學生處理情緒的能力,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4.筆者班級內曾經發(fā)生過這樣一件事情,一名學生叫另一名學生的外號,略帶有調侃色彩,但一名學生當天心情不好,兩個人于是發(fā)生沖突,以打架告終。在分開他們時,兩個人情緒都異常的激動,面紅耳赤,大口喘粗氣。于是筆者將他們帶回辦公室,每人倒了杯水,待他們情緒冷靜時,再進行教育。在進行教育時,筆者先是了解了他們打架的原委,其中被叫外號的孩子性格比較內向,這次能打架也很出乎意料,但恰恰正是這件事所折射出來的問題,也說明這個孩子心理問題由來已久。在引導兩個人說出打架緣由之后,再找另外幾名同學了解一下事情經過,排除兩名同學的主觀性。事情不是什么大事,被叫外號的孩子壓力一直很大,父母希望他能成才,報了許多的輔導班,其成績屬于中游,時間一久,心理上便容易出現問題。這次打架的節(jié)點也正是發(fā)了成績之后。筆者首先批評了兩個人的打架行為,無論這件事情如何,打架總歸是不對的。兩個人也明白了打架是嚴重違反校規(guī)校紀的行為。這個時候兩個人已經非常冷靜,而且面帶羞愧了,筆者建議先動手的那個被叫外號的孩子首先道歉,不應該先動手打人;另外的同學在接受道歉之后,也要道歉不應該給別人亂起亂叫外號,不應該在別人心情不好時越發(fā)過分。事情最終以兩個人寫反思檢討結束。其實這樣的小案例有很多,寫反思檢討也不代表學生以后不會發(fā)生這樣的事情了,而是從思想層次上不斷強化學生的認知,打架是錯誤的,打架的違約成本很高,錯了就要道歉,要尊重別人的感受等,學生可能一次不能完全理解這些道理,但是在從小教育潛移默化下,學生的思想水平能夠有一個質的改變。
另外在結束之后,筆者單獨留下了先動手的同學,通過交談發(fā)現,其自身壓力巨大,卻無法宣泄,導致其產生了痛苦的情緒,整個人呈現消極的狀態(tài)。筆者首先引導學生找到正確宣泄情緒的途徑,比如讀書、聽音樂等;其次,與學生一起給家長做工作,但這項工作比較艱巨,家長的思想觀念不可能一時就改變,在后續(xù)的教育工作中,筆者加強了對此同學的關注,與此同學加強了交流和溝通,一個學期之后,該同學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更戲劇化的是,其與當時打架的同學成為了好朋友。
(二)擴充建設心理教師隊伍
心理健康是一塊非常專業(yè)的領域,普通的各科老師在上課期間可以進行一定的心理健康引導,以此來強化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但是就專業(yè)化和系統(tǒng)化來說,學校還是要擴充建設心理教師隊伍,提高心理教師隊伍的專業(yè)水準。
1.首先,學校應該招聘專業(yè)的心理教師,在學校單獨開設心理健康課程,由心理教師主講。
2.其次,學校對于所有老師應該進行相應的專業(yè)教育培訓活動,讓老師明白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更新老師的教學觀念,優(yōu)化教學方式,以此來減少因為教學方式不當而引起的教學矛盾沖突。另外通過這種方式,提高老師的心理健康教育素養(yǎng)。雖然心理學是一個非常專業(yè)的課程,是由心理教師主講,但是心理學是一塊非常大的領域,其需要各科老師共同參與,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在各科學習的點點滴滴當中,引導學生向正方向上發(fā)展。在各科教學當中加強對學生的關注,如發(fā)現其身上存在問題,及早幫助其進行解決,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
三、結論
心理健康教育也成為了教育領域的一大環(huán)節(jié),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否,直接影響著其日后的發(fā)展上限。小學生階段作為基礎教育的起步階段,抓好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有利于從整體層次上提高我國的教育水平和社會發(fā)展水平,對于學生本人的發(fā)展同樣重要。
【參考文獻】
[1]成芳.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及對策[J].甘肅教育,2020(07):23.
[2]郭部紅.加強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才智,2020(0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