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寶儀
(茂名市東南高級技工學校,廣東 茂名 525200)
如今,我國知識體系不斷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涌現(xiàn)出更多的新型教學模式,其中示范教學方法就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并在舞蹈教學中得以有效應用。舞蹈屬于一種古老的藝術,歷經(jīng)數(shù)千年的發(fā)展,現(xiàn)代舞中涉及到很多高難度的動作技巧,且這些動作中均蘊含著創(chuàng)作者的情感經(jīng)驗,要想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這些高難度的動作技巧,并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情感,教師需要將示范教學方法有效應用到舞蹈訓練之中,來合理拆解和示范舞蹈的技術動態(tài),通過示范教學的方式引導學生更好地體悟到舞蹈中的感情①??梢哉f,舞蹈教學中示范教學方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可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舞蹈課堂環(huán)境,借助具有藝術欣賞性的示范,不斷提升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的舞蹈水平,從而為幼兒園開展素質教育和美育輸出一大批高素質的舞蹈人才。
舞蹈主要指舞蹈表演者借助自身肢體的動作來對藝術所具有的魅力進行呈現(xiàn)。同時,舞蹈也是一種通過肢體語言表達思想情感的藝術,可讓人在視覺上獲得很好的享受。從人的認識規(guī)律層面出發(fā),相較于間接經(jīng)驗,人們能夠更加容易的獲取到直接經(jīng)驗,故而在具體教學中,教師需要遵循人的這一認識規(guī)律②。舞蹈藝術的主要特征為:形式美。表演者只有具備較好的駕馭肢體的形式,才可以對人物的形象和感情進行有效塑造,但在具體舞蹈課堂教學中教師并不能用語言的表述出這一抽象的形式,導致學生無法接受和理解相關教學知識,這時教師需要采取有效手段來直觀地呈現(xiàn)出教材內(nèi)容,且借助模仿感知及學生自身的不斷訓練,從而更加充分的掌握舞蹈課程教學知識?;诮逃睦韺W,所有的心理活動最初都是一個認識的活動,學生只有獲得真實的感知,才能夠更好的掌握知識,這就是學生對事物的認識規(guī)律。
當學生對知識產(chǎn)生認知后,則需要對知識進行理解,這也是學生整個知識學習過程中的最為關鍵的一環(huán),只有讓學生理解所學知識,才可以將這些知識應用到具體實踐之中,并能夠通過自己的理解來構建起相應的知識體系。示范教學可有效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舞蹈要求表演者做出連續(xù)的肢體動作,借助示范教學方法能夠把整個連續(xù)動作由整轉變成零,引導學生先對每個肢體動作進行練習,然后逐步消化吸收每個肢體動作的細節(jié),最終掌握整個舞蹈的動作和技巧③。通過這一方式,能夠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舞蹈知識。同時,對于舞蹈知識的傳遞,可巧妙運用示范教學方法,讓教師詳細講解舞蹈動作的每一個細節(jié),并通過視聽結合的方式來顯著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關于記憶過程,主要指一個人感知過、經(jīng)歷過、思考過的問題,會通過人認識的處理,然后在大腦中進行存儲,而這也是學生舞蹈學習的一個必然過程。在舞蹈訓練過程中,學生需要對舞蹈動作和技能進行多次反復練習,方可讓肢體獲得一種動力的定型。在舞蹈訓練中應用示范教學方法,教師可借助自身的規(guī)范素材,為學生展示正確的舞蹈過程,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舞蹈訓練習慣,從而對學生正確的舞蹈動作記憶進行有效塑造④。
對于舞蹈訓練,在本質上主要指把一個動作運用熟練的過程。而動作技能的形成往往歷經(jīng)了認識、模仿及熟悉這三個環(huán)節(jié),無論是在哪個環(huán)節(jié),首先,教師要讓學生認識舞蹈的文化背景、整體風格,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認識舞蹈的藝術氛圍,然后進行整體示范,讓學生生成良好的視覺印象,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應具備較強的舞蹈能力,能夠對舞蹈動作表情進行準確且充分的示范,方可讓學生更好地領悟到舞蹈所要表達的情感,認識到整個舞蹈的氛圍,從而確保學生在今后的舞蹈學習中能夠有一定的針對性,能夠提前為自己制定一個合理的學習目標。
接下來,教師可對舞蹈進行分解示范,要求學生對自己的每個動作進行模仿,通過不斷訓練,讓學生能夠有效銜接起自己的動作和之前教師的整體示范,而在學生做出整個舞蹈動作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在旁給予細節(jié)上的示范與糾正,讓學生能夠逐步掌握正確的舞蹈動作,然后逐步聯(lián)系其所有的動作,最后進行熟練度上的訓練,以此來進一步鞏固自己的舞蹈整體動作。并在肢體上能夠連續(xù)完成舞蹈的整體動作。在舞蹈訓練中整體與分解示范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最先的整體示范讓學生產(chǎn)生一個整體的印象,然后借助分解示范,讓學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掌握舞蹈的整體⑤。示范教學方法主要是一個從整體——分解——整體的學習過程,該過程符合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此外,舞蹈要求表演者手腳并用,存在較大的學習難度,而通過分解示范,讓學生手腳分開學習,能夠讓學生更易掌握舞蹈動作和技巧。
在具體的舞蹈訓練過程中,很多學生不可避免會做出錯誤或不標準的動作。針對這些錯誤或是不標準動作的指正,教師可先向學生示范正確的動作,然后示范錯誤或是不規(guī)范的動作,讓學生能夠從錯誤或是不規(guī)范的動作示范中了解到自己的錯誤和不規(guī)范,從而進行自我檢查。該方法通常是在教授完舞蹈動作后,且學生對整個舞蹈動作有大致認識后,才采用正確與錯誤動作的示范對比,以此來幫助學生更好地鞏固和定型正確的的舞蹈動作。在指正學生的過程中,教師應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避免由于傷害到學生的自尊心而打擊到其學習熱情,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舞蹈訓練效果⑥。
為能夠更好地傳達舞蹈中蘊含的情感和意義,需要表演者具備優(yōu)秀的動作形象,舞蹈并非僅僅是動作的展示,還涉及到思想情感的表達。學生能夠在示范教學中通過不斷的模仿而逐步掌握舞蹈動作,然而無法從示范的動作中實現(xiàn)情感的把握。基于此,在分解舞蹈動作的示范中,教師應著重講解每個動作的情感內(nèi)涵,不可一味地示范舞蹈動作,這樣會顯得非??斩礋o力。在具體舞蹈訓練過程中,通過科學聯(lián)合講解與示范,能夠幫助學生從情感層面來對舞蹈的動作加以更好地認識和掌握,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注意講解和示范必須交替進行,這樣才能夠讓學生的頭腦中生成動作的印象,在視覺上獲得具象化的支撐,從而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還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舞蹈動作的內(nèi)在,掌握到學習的要領,通過讓學生邊模仿邊感悟,由內(nèi)到外理解舞蹈動作的內(nèi)涵,能夠有效避免錯誤或不標準舞蹈動作的發(fā)生。
由于學生之間的學習能力、身體條件和素質等存在很大的差異,這就使得其對舞蹈的理解能力具有一定的差異。基于此,在具體舞蹈訓練中應用示范教學方法時,教師應注意學生之間的差異,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恰當安排。其中針對舞蹈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應注意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多給予其鼓勵和表揚,對于動作錯誤或是不標準的學生,應輕聲地講解、示范及指導,指導學生能夠準確且規(guī)范的做出舞蹈工作;針對舞蹈能力有所提升的學生,教師應及時給予表揚,引導學生逐步地了解舞蹈,接受舞蹈,并愛上舞蹈;針對舞蹈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提高對其的要求,進一步增大舞蹈動作的內(nèi)容,以此來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不斷提升⑦。同時,教師可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讓舞蹈能力較強的學生幫助舞蹈能力較差的學生,通過互幫互助的方式來不斷提升舞蹈訓練效果。
在具體的舞蹈訓練過程中,教師需要為學生正確地示范舞蹈動作,然而這一方式很難展現(xiàn)出一個舞蹈的藝術魅力和內(nèi)涵,不同的學生在舞蹈訓練中的感受也具有很大的區(qū)別,導致一些學生僅能學到舞蹈的形,卻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內(nèi)涵,從而無法讓自己的身體律動與肢體動作之間實現(xiàn)和諧優(yōu)美。
基于此,教師可將多媒體技術引入到舞蹈示范教學中,為學生播放各種各樣的舞蹈視頻,讓學生通過更加直觀生動的方式來深入理解舞蹈動作,再讓學生自行展開舞蹈訓練,嘗試將個人情感融入到舞蹈動作之中,以此來不斷拓展舞蹈內(nèi)容,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獲得更為理想的教學效果⑧。
綜上所述,在職業(yè)院校學前教育專業(yè)的舞蹈教學中,教師應充分認識到提升學生舞蹈能力的重要性,然后結合時代發(fā)展的需求和學生的具體情況,將示范教學方法科學應用到舞蹈訓練之中,通過有機融合整體示范和細節(jié)分解、正確與錯誤動作的示范對比、講解和示范交替開展等方法,來不斷提升學生的舞蹈能力和舞蹈藝術水平,為今后的就業(yè)打下堅實的基礎。
注釋:
①唐詩函.幼兒師范學生舞蹈教學能力的提升方法探尋[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9(03):75-76.
②劉建軍.學前教育專業(yè)舞蹈教學的有效探究[J].海外文摘·學術,2020(20):86-87.
③胡曉波.舞蹈教育中基本功訓練方法與教學方式探究[J].藝術評鑒,2019(04):133-134.
④韓亞美.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舞蹈早功的訓練[J].絲路視野,2019(13):90.
⑤李楊,劉立強,張紅梅.職業(yè)院校舞蹈訓練的示范教學[J].大眾文藝:學術版,2019(155):234-238.
⑥羅玲.舞蹈訓練中示范教學的應用分析[J].新西部(理論版),2015(09):168+167.
⑦宋錢甜.淺析示范教學在舞蹈訓練中的合理應用[J].大眾文藝,2014(20):225.
⑧牛建永,顧軍.舞蹈訓練中的示范教學方法分析[J].科技風,2014(20):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