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宇梅,曾 奇,龔長林,張李蕓,錢 程
(四川輕化工大學(xué)化學(xué)工程學(xué)院,四川 自貢 643000)
磷是導(dǎo)致水體富營養(yǎng)化的主要因素,水體中磷超標(biāo)不僅會引起嚴(yán)重的環(huán)境問題,對生態(tài)平衡和人類生活也帶來潛在的威脅[1-2],因此,如何高效的去除水體中的磷尤為重要。目前,磷酸鹽去除方法主要包括生物法[3]、化學(xué)沉淀法[4]和吸附法[5],其中吸附法因其操作簡便、成本較低、可再生等優(yōu)點備受關(guān)注[6]。
膨潤土是一種以蒙脫石為主要成分的2:1型天然礦石[7-9],在我國儲量豐富,而且對環(huán)境友好,同時具備較強(qiáng)的陽離子交換能力[10],將其作為載體,制備磷吸附劑前景廣闊。文獻(xiàn)調(diào)研發(fā)現(xiàn),關(guān)于改性膨潤土除磷已有一定研究,但大多都集中在靜態(tài)吸附除磷方面,比如,Yan等[11]以膨潤土為原料,制備了Al、Fe和Fe/Al柱撐膨潤土。磷初始濃度20 mg·L-1,pH=3時,吸附劑用量4 g·L-1條件下,磷吸附率均在90%以上,且磷最大吸附量分別為12.7,11.2和10.5 mg·g-1。Bouraie等[12]研究發(fā)現(xiàn),經(jīng)Mg(OH)2改性后,在初始磷濃度25 mg·L-1,25 ℃,pH 7.0條件下,改性后膨潤土磷吸附量10.33 mg·m-2,相比于原料(0.72 mg·m-2),增加了13.3倍。Kuroki等[13]制備La改性膨潤土,結(jié)果顯示,改性后膨潤土比商業(yè)磷吸附劑Phosl ℃k?吸附速度快4倍,最大吸附量達(dá)到14.0 mg·g-1。姜博匯等[14]利用氧氯化鋯對膨潤土進(jìn)行改性,研究了鋯負(fù)載量對磷吸附性能的影響,ZrO2負(fù)載量13.15%為適合條件??梢姡男耘驖櫷恋撵o態(tài)吸附除磷研究已進(jìn)行了較多的報道,而改性膨潤土的動態(tài)除磷研究還鮮見研究。實際污水處理往往是動態(tài)過程,因此,開展磷的動態(tài)吸附研究對其實際應(yīng)用更有意義。
膨潤土因本身具有粘性,且遇水易膨脹,因此直接將其用于動態(tài)處理容易造成管路堵塞,因此本研究擬定先對膨潤土原料進(jìn)行熱處理后,以環(huán)境友好,無毒,化學(xué)性質(zhì)的穩(wěn)定[15-17]的鋯為功能化試劑,制備改性膨潤土,探究其對磷的動態(tài)吸附性能和行為,為其實際應(yīng)用提供參考。
材料:膨潤土原料(Raw Bentonite),購自上海試四赫維化工有限公司。
試劑:硝酸鋯,氫氧化鈉,磷酸二氫鉀和濃鹽酸等試劑均為分析純,使用水均為去離子水。
將膨潤土粉碎后,收集80~100目篩的顆粒,于馬弗爐中500 ℃下煅燒3 h,冷卻至室溫后作為原料備用,并記為CBt。分別稱取硝酸鋯2.0 g,溶解于100 mL蒸餾水中,再加入10.0 g CBt,室溫下攪拌反應(yīng)6 h后,固相經(jīng)抽濾后,烘干后,加入到100 mL 0.1 mol·L-1NaOH的溶液中,并繼續(xù)攪拌反應(yīng)2 h,室溫陳化6 h,固相經(jīng)抽濾、洗滌和烘干后作為吸附劑備用,并記為Zr- CBt。研究中,干燥溫度和時間分別控制為80 ℃和24 h。
動態(tài)吸附研究于長10 cm,內(nèi)徑1 cm的固定床上進(jìn)行,采用恒流泵以自上而下的方式使待測液通過固定床。研究中吸附劑用量為4.0 g。動態(tài)吸附實驗分別研究初始磷濃度(2 mg·L-1,3 mg·L-1和4 mg·L-1),流量(1.5 mL·min-1,2.0 mL·min-1和2.5 mL·min-1)、pH(5.0,7.0 和 9.0)和共存離子對磷的吸附的影響。吸附過程中,對流出液進(jìn)行收集,并測定殘余磷濃度,時間間隔為20 min。
為進(jìn)一步評價動態(tài)吸附行為和分析吸附穿透曲線,定義水質(zhì)達(dá)標(biāo)體積Vs為流出液磷濃度為0.5 mg·L-1時消耗的磷溶液體積,吸附柱耗盡體積Ve為流出磷濃度達(dá)到初始磷濃度90%(C0/Ct=0.9)時消耗的磷溶液體積[13]。
吸附研究中,采用鉬酸銨分光光度法測定磷含量[14],采用0.1 mol·L-1NaOH 或0.1 mol·L-1HCl調(diào)節(jié)pH,非特殊說明,吸附條件控制為:室溫,初始pH 7.0。
圖1 動態(tài)吸附裝置示意圖Fig.1 Schematic representation of the dynamic adsorptionexperimental set up
以不同濃度的NaOH溶液為再生試劑,流量 0.5 mL·min-1條件下,研究再生劑濃度對吸附劑再生能力的影響。以最佳濃度的NaOH溶液為再生劑,研究5次循環(huán)吸附-再生后磷的吸附性能。
膨潤土表面形貌采用德國ZEISS SUPRA 40型電子顯微鏡(SEM)觀察和分析;N2等溫吸附-脫附曲線、比表面積和孔徑采用美國邁克Micro for TriStar II Plus 2.02比表面積和孔隙度分析儀分析;XRD譜圖采用德國布魯克D2 phaser 型X射線衍射分析儀(30 kV,10 mA,Cu-Kα,2θ:3°~50°)測定。
Bt和Zr-CBt的XRD譜圖如圖1所示。由衍射圖相可知,Bt中含有明顯的蒙脫石衍射峰,表明膨潤土主要成分為蒙脫石[13]。改性后,蒙脫石晶面間距特征衍射峰的(001)晶面衍射峰[20]出現(xiàn)的位置發(fā)生明顯變化,2θ由6.75°減小到4.71°,晶面間距(d001)從1.31 nm增加到1.86 nm,表明Zr改性有助于增大膨潤土的層間距,原因是相比于膨潤土層間的可交換陽離子離子,Zr具有更大的離子半徑,Zr與膨潤土原有陽離子交換后,進(jìn)入層間撐大了層間距。
圖1 CBt和Zr-CBt的XRD譜圖Fig.1 The XRD patterns of Bt and Zr-CBt
圖2 Bt(a)和Zr-CBt(b)的SEM圖; Zr-CBt的面掃描圖Fig.2 The SEM micrographs of R-B(a) and Zr-B(b);EDS-mapping of Zr-CBt
圖2 分別為Bt (a)和Zr-CBt (b)的SEM圖像。由圖可知,Bt整體為塊狀,呈明顯的片層堆積的層狀特點。改性后,Zr-CBt整體的片層結(jié)構(gòu)未發(fā)生明顯變化,但表面更為粗糙,局部呈現(xiàn)零碎的小片狀,并附著了納米顆粒,推測造成這種變化的原因是Zr進(jìn)入膨潤土層間,撐大了層間距,使得原有片層局部破碎,此外,反應(yīng)條件下Zr負(fù)載膨潤土表面,形成納米顆粒。在這樣的變化,能一定程度增加材料的比表面積,有利于吸附的進(jìn)行。由Zr-CBt (c)的EDS-mapping圖可知,Zr-CBt表面存在Zr元素,表明Zr成功負(fù)載在Bt表面。
圖3 為改性前(a)后(b)的N2吸附-脫附等溫曲線圖,插圖為孔徑分布圖,比表面積,平均孔徑和總孔容如表1所示。由圖3可知,對于R-B和 Zr-B,吸附-脫附等溫線屬于IUPAC分類中的IV型吸附等溫線,當(dāng)相對壓力P/P0>0.4時均出現(xiàn)了滯后現(xiàn)象,表明R-B和 Zr-CBt均存在一定的中孔[21]。由表1可知, R-B的比表面積、平均孔徑和總孔容分別為35.0 m2·g-1、9.13 nm和0.080 cm3·g-1,Zr-CBt的為127.8 m2·g-1、3.15 nm和0.100 cm3·g-1。鋯改性后,平均孔徑減小,而比表面積和總孔容明顯增加。此外,由孔徑分布圖發(fā)現(xiàn),改性前后,膨潤土孔徑分布都較為均勻,加之比表面積和孔容的增加,這有利于提高吸附性能。
圖3 R-B(a)和 Zr-B(b)的N2吸附-脫附等溫曲線圖和孔徑分布圖(插圖)Fig.3 The N2 adsorption/ desorption curve and pore sizedistribution (insert) of R-B(a) and Zr-B(b)
表1 比表面積、孔徑和孔容參數(shù)Table 1 The parameters for SBET, Pore size and Pore volume of R-B and Zr-B
圖4為流量為2.0 mL·min-1,pH 7.0,初始濃度2 mg·L-1,3 mg·L-1和4 mg·L-1時吸附穿透曲線。由圖可知初始濃度越高,水質(zhì)達(dá)標(biāo)處理的污水體積越小,濃度2 mg·L-1,3 mg·L-1和4 mg·L-1條件下,處理體積分別為1200 mL,880 mL和600 mL,同時,吸附柱失效也越快,Ve分別為1800 mL,1560 mL和1480 mL這是由于高濃度梯度下,吸附推動力增大,被吸附物擴(kuò)散較快,吸附活性位更快被占據(jù),使得吸附在更短時間內(nèi)達(dá)到飽和。此外,初始濃度2 mg·L-1,3 mg·L-1和4 mg·L-1時,實驗測得磷吸附量分別為磷吸附容量q分別為0.71 mg·g-1,0.87 mg·g-1和0.92 mg·g-1,表明,一定程度增加初始濃度,由于提高磷的總吸附量。
圖4 初始濃度對吸附的影響Fig.4 The effect of initial phosphate concentration onphosphate adsorption
初始濃度3.0 mg·L-1,pH 7.0,流量分別為1.5 mL·min-1,2.0 mL·min-1和2.5 mL·min-1條件下的穿透曲線如圖5所示,結(jié)果表明,流量增加,水質(zhì)達(dá)標(biāo)處理的污水體積越小,分別為1200 mL,760 mL和650 mL。同時,吸附柱耗盡越快,Ve分別為1800 mL,1560 mL和1450 mL,吸附量也明顯減少,分別為1.03 mg·g-1,0.87 mg·g-1和0.73 mg·g-1。這是由于較高速下,被吸附物停留時間較短,不能充分與吸附活性位接觸,不利于有效吸附,吸附更快達(dá)到飽和。因此,可見,在本研究條件下,低流量更能取得較好的吸附效果。
(4)
(5)
吸附過程中,表面的羥基(-OH)被磷酸根交換,OH-被釋放到溶液中,使得吸附終點pH升高。當(dāng)pH升高,體系中OH-濃度增加,由式4和式5,反應(yīng)平衡向逆向移動,不利于吸附的進(jìn)行,導(dǎo)致了吸附量的降低??梢姡瑒討B(tài)吸附中,酸性環(huán)境更有利于磷吸附。
圖6 pH對磷吸附的影響Fig.6 The influence of initial pH on the phosphate adsorption
圖7 共存離子對磷吸附的影響Fig.7 The effect of coexisting ions on phosphate adsorption
吸附劑再生性能對污水處理的實際應(yīng)用至關(guān)重要,本研究以NaOH溶液為洗脫劑,研究NaOH濃度對磷的洗脫率的影響和 5次再生后磷的吸附性能,結(jié)果如表2和圖8所示。
由表2可知,當(dāng)NaOH濃度<0.5 mol·L-1時,磷洗脫率增加明顯,而當(dāng)而NaOH濃度增加至0.5 mol·L-1時,磷洗脫率增加幅度變小,這是由于NaOH濃度增加,使得體系中OH-濃度升高,由式(4)和(5)可知,反應(yīng)平衡向磷解吸方向移動,不利于磷的吸附;但磷的吸附-解吸是一種動態(tài)平衡,當(dāng)OH-達(dá)到一定濃度,磷的吸附-解吸達(dá)到新的平衡,因此0.5 mol·L-1為優(yōu)選再生濃度。
以0.1 mol·L-1NaOH為再生劑,5次再生的磷吸附如圖8所示。由圖8可知經(jīng)5次連續(xù)吸附-再生后,吸附量由0.87 mg·g-1減少到0.76 mg·g-1,減少了12.5%,表明Zr-CBt具備較好的再生能力。
表2 再生劑對磷洗脫率影響Table 2 The effect of regenerant on the desorption efficiency of phosphate
圖8 5次循環(huán)再生磷吸附/洗脫量Fig.8 The phosphate adsorption/desorption of 5 cycles
(1)改性后的膨潤土層間距d001增大0.55 nm,表面變得粗糙,比表面積和總孔容增加,平均孔徑減小。
(3) 一定范圍內(nèi)增加NaOH濃度有利于磷的解吸;以0.5 mol·g-1L NaOH為再生試劑,經(jīng)5次再生后,磷吸附量下降了12.5%,表明Zr-CBt具備較好的再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