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玉
【摘 要】本文探討深度學習視域下的高中政治教學,指出教師有意識引入深度學習模式,將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活動、教學訓練、教學評價等環(huán)節(jié)做深度學習處理,能夠帶來豐富的學習內驅動力,形成嶄新的教學成長點,為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學習體驗契機,以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成長。
【關鍵詞】高中政治 深度學習 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1)42-0107-02
政治學科教學引入深度學習模式,能創(chuàng)造更多觀察、操作、討論、歸納的學習機會,讓學生在直觀體驗中提高學科認知能力。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做好深度學習設計,借助多種輔學手段,優(yōu)化教學引導方法,組織直觀學習活動,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學生對深度學習模式有更高的認同感,教師對此需要有更理性的認知,并針對教學內容實際做出直觀展示,以提升教學適配性,滿足學生科學學習訴求。
一、優(yōu)化教學設計,奠定深度學習基礎
政治學科教學內容相對固定,教師在處理教材內容時,應適時引入一些輔助展示手段,為學生提供觀察、體驗、操作和思考的學習機會。教學內容呈現(xiàn)形式多樣,如果教師能夠將教學案例進行深度學習處理,肯定會深受學生歡迎。如教師從學生的學習需要出發(fā)展開設計,采用目標圖表化處理、案例情景劇演示、教學程序提綱化歸結、學習任務媒體化展示等教學手段,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學習契機,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到深度學習環(huán)節(jié),自然建立學科認知基礎。
以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與社會》教學為例。在導學環(huán)節(jié),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春節(jié)”“圣誕節(jié)”的圖片,要求學生觀察并總結這些節(jié)慶活動蘊含了哪些文化元素?學生觀察和思考,學科教學程序順利啟動。教師不時予以提示:文化帶有民族性和區(qū)域性,要從多元化角度進行觀察。在展示環(huán)節(jié),學生基本能從文化特點角度展開思考,對比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和西方節(jié)日不同的文化元素。教師繼續(xù)出示問題:我們?yōu)槭裁匆匾曋腥A傳統(tǒng)民族節(jié)日?這時,學生大部分能從民族節(jié)日的特點、作用、來歷等角度進行思考,最后,教師再引導學生從文化對人的作用、對民族傳統(tǒng)文化傳承等角度進行梳理總結。
在這個教學設計中,教師借助多媒體圖片展示開啟教程,讓學生在充分觀察和閱讀的基礎上進行深度思考,深入分析文化與社會的關系,對民族節(jié)日文化特點展開調研,自然形成學科認知。學生對民族節(jié)慶活動比較熟悉,也有濃厚的觀察興趣,教師抓住學生的這個學習心理,利用深度學習手段展開助學設計,引導學生深入解析,形成嶄新的學習成長點。
二、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啟動深度學習引擎
教師借助多種助學手段展開設計,勢必對學生多種感官形成一定沖擊,以順利啟動深度學習引擎。多媒體展示、實物觀察、實地考察、案例演繹、圖表投放等,都可以帶來深度學習的機會,教師對這些展示手段做優(yōu)化處理,讓學生自然進入到學習環(huán)節(jié),從而奠定深度學習基礎。教師有意識地開展深度學習設計,不僅能調動學生的學習感官,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政治學科包含豐富的案例信息,教師組織學生觀看情景劇,或者讓學生參與情景再現(xiàn)演繹活動,都可以帶來鮮活的學習體驗。
學生對直觀性教學情境有更高敏感性,教師適時做出推介,借助深度學習情境打開教程,學生會做出及時的反饋,形成諸多學習成長點。以《文化的多樣性與文化傳播》教學為例。學生對文化多樣性和傳播情況比較了解,教師不需要做太多講解,在教學情境設計時,教師直接推出活動任務:多媒體展示的圖片信息,一為“賽龍舟”活動,二為“潑水節(jié)”活動。很顯然,這兩個活動屬于不同民族的文化樣式,請你們自由組成學習小組,借助多種信息渠道搜集素材,選擇其中一個活動做重點研究,對該活動形式、活動內容、活動作用深入探究,并以導游的身份在小組內講述。學生開始觀察這些圖片信息,閱讀教材和教輔材料,借助網(wǎng)絡展開信息搜集,對相關信息做整合處理。
教師組織學生觀察不同民族節(jié)慶活動圖片,要求學生進行信息整合處理,并以導游的身份做介紹,給學生帶來更多學習挑戰(zhàn)。介紹相關文化現(xiàn)象時,導游需要掌握豐富的信息和素材,介紹要體現(xiàn)專業(yè)性,這就要求學生要具備對相關信息進行科學處理的能力。學生進入導游身份后,講解體驗會更加真切。這時教師再進一步推出深度學習操作任務,能成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改進教學引導,提高深度學習效度
在學科教學過程中,教師跟進指導學生學習,及時予以學法指導,能對學生形成重要輔助和激勵。學生對學習有個性化追求,學法應用也應呈現(xiàn)個性化趨勢,教師要做好學情調查,對學生學法應用情況做出客觀評估,以便有針對性地進行設計。教師組織學生開展學法交流,直接推介優(yōu)秀學法,能給學生帶來更多學習選擇,自然啟動學生學科思維,提升學生學習效率和品質。教師的學法積累更為豐富,針對學生個性訴求展開對應傳授,能夠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
在設計教學程序時,教師需要做好優(yōu)化處理,為學生帶來更直接的心靈觸動。如在教學《我們的民族精神》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先利用多媒體投放圖片,重點梳理中華民族精神與中華文化的關系,然后布置一些問題引發(fā)學生深度思考。在民族之魂重要性核心問題討論環(huán)節(jié),教師從精神紐帶、精神支柱、精神動力等角度給予引導,讓學生列舉一些實例展開深入分析。學生開始思考和討論,有人列舉的實例是“和合”思想,即追求大團結,渴望和平和睦相處;也有學生從“仁義”角度做闡釋,表達了做人做事要誠實、友善、追求正義、正直的人生理念;還有學生從“天道酬勤”列舉案例,鼓勵人們要勤奮工作……教師解讀學生的個性解讀,鼓勵學生要建立民族精神意識,做一個德才兼?zhèn)涞娜恕?/p>
教師給出思考方向,讓學生結合熟悉的案例解讀民族精神,給學生提供深度思考的機會。民族精神包含諸多內容,教師給出具體的角度,讓學生規(guī)劃清晰思考路線,確保學生順利展開深入學習。從學生的學習表現(xiàn)可以看出,教師的深度學習引導比較及時,學生列舉的案例也比較典型,對民族精神的解讀自然比較到位。
四、推出教學活動,強化深度學習體驗
政治學科教學需要活動的支持,教師要做好創(chuàng)新設計,深度分析教學內容,科學探究學生參與活動的要求和細節(jié),這樣才能做出適合學生的設計和活動組織,讓學生自然進入到深度學習環(huán)節(jié)。課堂辯論、質疑釋疑、案例講述、生活觀察、信息搜集、網(wǎng)絡交互、社會調查等都屬于政治學科深度學習活動形式范疇,教師要做好整合處理,讓更多學生順利進入到深度學習環(huán)節(jié),在深入思考和多重互動中建立學習共識,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成長。
學習活動形式眾多,教師的精細化處理,會讓學生自然進入到活動之中,在深度思考和交互中建立學科認知。在教學《走進文化生活》這部分內容時,教師為學生準備的學習活動是:自行組建三人小組,開展一次對當?shù)厝说木裆钸M行調查的活動,可以采用詢問、問卷、座談、采訪等形式搜集信息,并對相關信息進行分析處理,撰寫社會調查報告,提交到班級。學生接受任務后,都能積極響應,利用課余時間展開社會調查。教師借助網(wǎng)絡交互平臺進行調度,為學生開展調查提出一些建議,讓學生重點關注人們的文化娛樂活動,如廣場舞、手機、電視,以及旅游、觀光等活動。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操作,學生大多能夠順利提交調查報告,教師在閱讀和評價這些調查報告時,及時推選出一些優(yōu)秀調查報告,并請學生在課堂上集中展示和互動評價。
教師布置社會調查活動任務,成功調動學生參與深度學習的主動性。學生對這類操作性實踐活動有濃厚的參與興趣,教師適時引導、設定清晰操作路線、給出調查提醒,深度學習特點鮮明,調查活動順利開展。從學生的調查報告完成情況可以推斷出學生實踐活動成果豐富。學生在實踐性調查中,會接觸更多的社會人和關注社會生活,這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成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延伸教學訓練,促進深度學習內化
學科教學訓練設計時,教師要有創(chuàng)新意識,主動篩選教學訓練內容,對訓練形式進行升級處理,以滿足更多學生的訓練需求。一般情況下,教師習慣布設一些書面作業(yè),如講義、試卷,這些幾乎成了政治學科訓練的全部內容,但單一的訓練內容和形式很容易造成學生審美疲勞,出現(xiàn)訓練低效的現(xiàn)象。因此,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整,推出一些新型的訓練任務,如電子作業(yè)。這些新穎的訓練任務和形式讓學生借助網(wǎng)絡展開信息搜集、信息共享、信息討論。教師利用翻轉課堂、網(wǎng)絡交互平臺等手段遠程教育,組織學生開展延伸訓練學習,訓練效果良好。
教師根據(jù)教學內容實際延伸訓練設計,給學生提供了更多思維歷練的機會。如教學《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創(chuàng)建活動”這部分內容時,要求學生借助多種信息渠道展開搜索,調查社會團體、機關、單位開展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活動開展的情況,然后借鑒先進的做法和經(jīng)驗,設計班級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活動方案,參與班級方案征集活動。教師給出具體的提示:設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活動,要先理清先進文化的本質、精神文明活動的作用等內容,確?;顒拥目尚行浴W生根據(jù)教師的指導展開具體行動,訓練活動順利推開。期間,教師不時給予學生方法指導,給學生提供技術支持。而在活動驗收環(huán)節(jié),教師對學生提交的方案進行評價,評選出當中優(yōu)秀的方案做集中推介。
教師以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活動設計為任務做訓練設計,給學生提供了延伸訓練的機會。學生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活動比較熟悉,在具體操作過程中,有網(wǎng)絡教輔材料的支持,學生深度學習時更有針對性。教師及時做出干預,確保訓練活動順利推進,使得學生從實踐活動中獲得深刻的學習認知。教師針對學生的學習訴求展開設計,凸顯了學生的學習主體意識。
政治學科教學設計時,教師從深度學習機制應用出發(fā),優(yōu)化處理教學輔助手段,能豐富學習激發(fā)動力。特別是深度學習輔助手段的應用,給學生的多種感官帶來沖擊,學生主動行動起來,參與到學科研討活動之中,學科認知大幅度提升,能讓學生多種感官均進入到學習環(huán)節(jié)之中,教師要做好必要的設計和組織,讓深度學習順利推進,進而形成完整的教學體系。
【參考文獻】
[1]吳龍軍.深度學習驅動下的高中政治學科教學路徑探析[J].吉林教育,2021(Z6).
[2]薛玉林.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學生深度學習的引導策略[J].新課程研究,2020(28).
[3]卓碧玲.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高中政治深度學習課堂的構建[J].名師在線,2020(18).
(責編 柳佑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