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德康 陳勝龍
(1.南京市溧水實驗小學, 江蘇 南京 211299;2.南京市金陵小學, 江蘇 南京 210000)
兒童自呱呱墜地到牙牙學語、蹣跚學步,便是在游戲中學習并逐步認知外部世界的。他們在游戲中快樂,在游戲中探索,游戲促進他們的身心發(fā)展,可以說,兒童與游戲是密不可分的。體育游戲是在游戲發(fā)展過程中派生出來的一個分支。它融體力發(fā)展、智力發(fā)展、身心娛樂為一體,既是游戲的組成部分,又與體育運動有著密切關系。田徑運動是一切運動的基石,是其他運動進行體能訓練的重要手段,因而被稱為“運動之母”。田徑運動中的各個項目包含了跑、跳、投等基本的技術動作,在小學體育課程中運用體育游戲的方式,能夠貼近學生的內心世界,從內心激發(fā)學生運動的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與創(chuàng)新,體育課程的教學模式也要隨之進行改變。《新課程標準》中指出:學校體育是終身體育的基礎,運動興趣和習慣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終身堅持鍛煉的前提。小學階段,如果按照以往的程序化的教學模式會讓學生對運動失去興趣,學生不是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體育活動中,而是被動地執(zhí)行教師布置的教學任務,這就會讓課堂失去活力,讓學生失去鍛煉的興趣,這也就與新課改的精神背道而馳。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體育教師在田徑教學內容中貫穿游戲環(huán)節(jié),使得學生在心理上積極主動,真正做到“玩中學、學中樂”的深度融合。豐富多彩、健康文明的余暇生活,不僅使學生在緊張的學習之余得到休息,而且還可以陶冶情操、娛樂身心,培養(yǎng)高尚的品格。故此,要認真貫徹領悟《新課程標準》的內涵精神,踐行“以學生為主體”的新課改精神,要設計小學生感興趣的教學內容與方法,在日常的體育課堂中多運用、用好體育游戲環(huán)節(jié),改善田徑教學的課堂結構,為學生終身鍛煉意識的養(yǎng)成奠定良好基礎。
田徑運動是在體育運動中開展最早的一種運動項目,它具有廣泛的適應性,且對身體素質要求較高,在普通的體育課堂中,教學氛圍一直是較沉悶,無法較好地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多年來的體育課程教學模式,一直沿襲著教師講解、示范、學生練習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教師控制著整個課堂的教學過程,與學生的互動以及學生之間的互動很少。刨根問底是因為教師需要講解的十分詳細,示范動作做得十分到位,才會讓學生進行練習,而再加上枯燥無味、重復性的練習,使得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學生獲得的運動效益偏低。體育游戲,由于它的簡單易行、趣味無窮,能使參與者輕松、愉快,通過參加體育游戲,在與對手抗爭中斗智斗勇、在與同伴的默契配合中,得到美妙的快感和心理滿足。由此可見,在田徑教學中加入體育游戲因素,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加主動參與,還可以讓課堂教學效率更好。
小學階段,學生正處于長身體的關鍵時期,養(yǎng)成正確地走、跑、跳、投等基本活動能力,有利于生長發(fā)育。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趣味性是體育游戲最顯著的特征,學生就會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體育游戲中。心理學研究表明,當人在運動過程中感覺到愉快的體驗時,就會對其運動產生良好的興趣,并對其認知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體育游戲過程中的隨機性、偶然性,會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和出乎意料的愉快成分,滿足學生情緒、情感上的需求,產生愉快的運動體驗。因此,在田徑教學中利用好體育游戲這一手段,就能夠很好地調節(jié)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機能狀態(tài)。
隨著社會的不斷快速發(fā)展,社會中到處充滿了競爭性。至此,為了培養(yǎng)學生適應競爭以及學會競爭也是當前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重要內容之一。與其他體育活動一樣,體育游戲也具有競爭性。體育游戲由于其活動方式有較大的變通性,雖然游戲結果一般也是以獲勝而告終,但體育游戲獲勝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競爭的內容可以隨意變通,可以比體力、比智力、比集體的力量等,體育游戲的這種競爭性,可以使弱者有成功獲勝的可能,給強者提出新的挑戰(zhàn),只要每個人全力以赴,參與者都有獲勝的希望。田徑教學作為學校體育教育的重要內容,在整個學校體育中占據著重要的比重,然而單一、重復與枯燥的練習模式,會讓學生感到反感、甚至討厭上體育課。如迎面接力跑練習,雖然一定程度上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拼搏精神,但由于形式過于單一,使得田徑教學的開展舉步維艱,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學生主動參與性不高。在田徑教學中合理地利用體育游戲這一手段,不僅能夠豐富課堂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氛圍,而且也符合兒童的身心特點,在愉快的教學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學生的拼搏精神。
兒童時期是人生最美好的時期,也是生長發(fā)育的關鍵時期,身體素質的發(fā)展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提高。根據國務院下發(fā)的《國務院辦公廳轉發(fā)教育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若干意見的通知》中明確指出:廣大青少年身心健康、體魄強健、意志堅強、充滿活力,是一個民族生命力旺盛的體現(xiàn),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方面。體育鍛煉是提高學生健康素質的有效途徑,對青少年思想品德、智力發(fā)育、審美素養(yǎng)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強學校體育,增強學生體質,對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實現(xiàn)教育現(xiàn)代化,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戰(zhàn)略意義。體育游戲是一種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的身心鍛煉活動,其中有大量適合少年兒童開展的形式和內容,這些對于少年兒童身心健康有特殊的價值。在田徑教學中,比如長距離跑練習,如果一味地讓學生進行跑圈練習,就會使得學生越跑越沒勁、越跑越無效,假如我們以體育游戲的方式介入該環(huán)節(jié),以“追逐淘汰跑”的游戲進行,就會使得課堂氛圍活躍,讓學生在緊張的競爭以及愉快的氣氛中達到健身效果,從而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與目的,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游戲可以促進學生的社會性成長,體育游戲能夠有效促進小學生社會交往關系的建構。在體育游戲中,小學生通過擔當各種不同的角色,學習掌握必要的社會技能,開展社會交往,為小學生逐步成長為“社會人”創(chuàng)造了條件。個體的社會化即人的社會化,它是指由生物的人變成社會的人的過程。人的社會化對個體和社會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社會成員是否實現(xiàn)了社會化,關系著社會的發(fā)展與穩(wěn)定,也關系著自身的發(fā)展。在人的社會化過程中,體育游戲發(fā)揮著重要作用。體育游戲是有一定規(guī)則約束的社會活動,規(guī)則不僅創(chuàng)造了游戲井然有序的形式,同時也調節(jié)和約束著參與者的行為及彼此的關系,從而使游戲得以公正、安全、順利地進行,因而體育游戲是對培養(yǎng)青少年一代遵守社會生活準則的一個強化。在田徑教學中,教學方法與手段利用體育游戲,不僅可以讓學生學會遵守游戲規(guī)則,而且還會促進學生社會化的發(fā)展,提升其核心素養(yǎng)能力。如接力跑練習,設置“齊心協(xié)力”游戲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與同伴之間關系的發(fā)展,在于同伴不斷的合作中,就是一個對自己的社會認知系統(tǒng)不斷同化、順應,達到平衡的過程。
兒童的學習,本質上不應該是一件強制而痛苦的事情,而應該是在游戲中愉快地學習。體育游戲在小學田徑教學中的應用,轉變了教學理念和方法,使體育課程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教學內容以游戲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幫助學生享受學習、快樂學習,使得傳統(tǒng)田徑教學轉變?yōu)榭鞓诽飶浇虒W,真正地體現(xiàn)了“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只有讓學生在體育游戲中不斷品嘗學習的樂趣,學習的過程才會是快樂的、自覺的過程。融入體育游戲的課程教學促進了孩子們邏輯思維能力和運動能力發(fā)展的同時,也讓小學生學會在體育游戲中學會學習與思考,從而培養(yǎng)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新時代的接班人。
[1]項江.論體育游戲的游戲性[D].北京:首都體育學院,2008.
[2]董旭,葉小兵.小學高段體育教學中體育游戲的多視角分析[J].體育科技,2017(6):16.
[3]王剛.淺談體育游戲在田徑教學中的運用[J].科技信息,2010(12):270.
[4]郭偉利.新課程理念下小學體育游戲教學的體會[J].中國校外教育,2014(11):18.
[5]宋紹輝.淺談小學體育游戲教學與素質教育[J].當代體育科技,2013(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