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宜鋼
摘要:在小學教育階段,語文課老師應當根據(jù)素質教育與創(chuàng)新教學的最新特點,主動組織內涵豐富、形式多樣的課堂教學活動,能以最大限度的調動小學學生的主體作用,并使情境教育與語文課堂活動進一步得到融合,同時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從而也推動學生綜合素養(yǎng)與能力的全面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情境教學;策略;研究
小學語文老師在課堂中要想進一步提高教學,就必須試著改良教學方式,從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上加以革新。比如,教師可嘗試在課堂中創(chuàng)造情景,使學生體驗到身臨其境的課堂,為了興趣而學習,不為了學習而學習,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在愉快的學習氣氛中掌握基礎知識,培養(yǎng)他們的獨立學習能力和情境交際能力,同時也能讓學生們對語文這門學科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1利用語言描繪情景
語言是傳達心中情意的最好方法。一個出色的語文老師,應該使用適當話語描述課堂情境,同時重視學生的知識狀態(tài),并通過語言不斷調節(jié)課程的教育方向,并且在對特定的情景進行熏陶與渲染,這樣有利于學生更加自如地投身于知識的海洋中縱情暢游,在提高質量的同時優(yōu)化了課堂教學結構,也因此才真正表現(xiàn)出了小學課程的最大價值。運用語言,對于小學語文課堂趣味性的不斷提高具有非常關鍵的指導意義。
因此,當教師們在《秋天》這篇文章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既然作者在文中就已經(jīng)對秋天的自然意象作出了必要的說明,如何教學就能夠幫助學生們在合理的時間里,完整的對在秋天中所形成的自然景物進行了合理表現(xiàn),同時也成了老師們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關鍵。這樣,老師們就能夠采用創(chuàng)造情景的方法為學生們進行環(huán)境教育:在課程進行以后,教師們可以事先向學生提出課題“當秋天來了時,我們的周圍會發(fā)生什么樣的變化呢?”并且,當情景教育完成以后還讓學生們能以暢所欲言的方式,對自己在生命經(jīng)驗中所形成的感受和理解,從而給出自己的看法。
而在學生講述完畢以后,老師也能夠安排學生開始對文中的具體內容加以掌握,從而對文中關于秋天所進行描寫是什么樣的以及在描寫過程中都運用了那些修辭手法等。通過這一套方法,老師們則采用了語言展示的方法幫助學生,創(chuàng)設出了一個比較生動、具體的學習情境,進而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產(chǎn)生引發(fā)強烈的學習愿望和閱讀興趣,從而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2巧用圖畫烘托情境
老師以巧用圖表的方式進行情景教學,這將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與水平。在實際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老師們還應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并利用掛圖等方法充分地調動了學生的興趣,進而使學生們在動態(tài)教學環(huán)境中形成了強烈的學習興趣和濃厚的求知愿望。在學生們開始對課本內容逐步產(chǎn)生注意之后,老師們也可以更加有效地通過利用圖片中和課文間所產(chǎn)生的聯(lián)系和相似性以圖導文,并借助比較、觀察等各種手段的運用來激發(fā)學生的想像力,有助于學生們更好的琢磨在文章中表現(xiàn)的場景,從而可以從這種氣氛中感受到文章的內涵之美。
比如,老師在《黃果樹瀑布》這篇文章的教學流程中,教師們能夠在實際的課堂教學前,先向學生們介紹有關黃果樹瀑布以及新聞的幻燈片,以便于用這種更為直觀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們去切身感受到黃果樹瀑布所產(chǎn)生的這種視覺震撼。進而在切身體驗到了這個富有自然氣息校園環(huán)境的同時,也能以一個十分向往的心情,去進行對本篇課文的教育工作,而這對學生的興趣以及教學效果的提升也是十分有益的。
3講究思維設置情境
小學語文課本中的文章都符合學生的學習趣味和思想情感,并且都十分具有畫面感,因此教師們可以利用這一優(yōu)點,在創(chuàng)造情景時多運用圖畫,把文本中的畫面真實地展示了出來,用圖像給予孩子以強大的視覺沖擊,并采用循序導入的方法鍛煉學生的思維邏輯性。
比如,在學習《美麗的小興安嶺》這篇文章內容時,許多學生或許還沒見過小興安嶺的景色,即使文章內容中它描些得再漂亮,他們心里也很難產(chǎn)生真實的影像來感受這種美,也很難與作家們產(chǎn)生興趣。就在這時候,教師可以多找一些關于小興安嶺地區(qū)的圖片進行介紹,使學生能夠比較直接地看到小興安嶺的美景,從而產(chǎn)生一種比較直觀的感受。教學時,教師可先介紹文章內容,然后再利用影視來充實文章內容,以此培養(yǎng)學生對主要文章內容的理解,并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
4結束語
綜上所述,由于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活動的重心是引導小學生更全面地養(yǎng)成合理的價值觀念,所以小學語文老師的教學責任還是非常重大的,而且教師也要意識到這一點。在語文教學中老師要積極引入情境教學法以及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教育原則,能夠以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的主動性,從而學生也逐步建立了語文思維,從而提高了教師的語文教學能力,也提升了學生的語文水平。
參考文獻:
[1]張戴明.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性分析[J].新課程學習:上,2015(01).
[2]隋朝儀.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西北師范大學學報,2014(12).
[3]吳美仙.研究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上),2016(7):85.
[4]徐鳳嬡.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古詩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課外語文,2017(1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