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是知識的橋梁,是一切學科的基礎,認識語文、學習語文已經(jīng)成為小學教育的核心。語文是由文字與藝術結(jié)合起來,以漢字形式進行表現(xiàn)的一門學科,所以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要注意方法的運用,良好的課堂氛圍才能提高教學效率。本文將就三學一反思對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基于此論題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語文教學 三學一反思 課堂教學 教學效率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6.026
伴隨著我國實施高等教育體制改革,不少學校已由側(cè)重于提高學生學習成績轉(zhuǎn)化為側(cè)重于培育學生終身學習能力,鑒于此目的,這些學校逐漸形成了“導、學、研、思”于一體的三學一體反思的高效率課堂教學管理模式。在此教學模式下,教師們不但對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加以改革,同時立志于引領學生改變傳統(tǒng)的以被動的接受學習為主的學習方法。而在此教學模式的帶動下,新穎的教學模式也層出不窮,并突出了學生的獨立、合作、探索等學習、研學的學習方法,增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也越來越強烈。
一、小學語文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
1.多種教學模式并存,需更新教學方法
小學語文內(nèi)容在課本中呈現(xiàn)多種文體并存的模式,如文言文、小說、記敘文等。如果教師不能將多種文體按不同講課方法進行教學,只遵循一種教學方法,學生學習的興趣會大打折扣,學習效率也會低下。
2.學習內(nèi)容形式多樣,需遵循客觀講解
小學語文在內(nèi)容上會更加富有深意,這要求了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只停留在表面文字、句子的講解,還需了解作者在創(chuàng)作時的背景以及當時的國情,結(jié)合時代背景以及作者自身經(jīng)歷對文章進行闡述,會更易于學生理解,吸引學生注意力,拓寬眼界。
3.立足于現(xiàn)在,著眼于未來
語文的魅力在于理解文章句子后將其內(nèi)化為自己的知識,不止要有發(fā)現(xiàn)美、欣賞美的能力,更要會掌握美、運用美,將語言的藝術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述,如優(yōu)美詞句在作文與閱讀理解中的運用。小學是基礎,所以更要發(fā)揮根基的作用。
二、三學一反思對提高語文課堂效率的教學策略
1.三學一反思將語文課堂教學從教師教教材轉(zhuǎn)變?yōu)橛媒滩慕虒W生
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模式都是教師在課堂上對課本知識進行講解,而三學一反思中的導,即導學?!皩W”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達到“四個明確”。第一,明確學習目的:學習的首要任務,即在新課開始前教師要向?qū)W生指明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的,即本節(jié)課都要學習哪些知識,哪些知識應該掌握,哪些知識是理解性記憶,以及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應該培養(yǎng)什么樣的核心素養(yǎng)。第二,明確學習的內(nèi)容廣度:教師要在課前向?qū)W生介紹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nèi)容以及范圍廣度,在教學前,可以采用承上啟下的介紹方法,先根據(jù)學生已學知識創(chuàng)設情境,吸引學生對即將開展的課題的興趣,引導學生主動的思考,主動地去探索新開課題。同時,若課文中心思想或描寫手法對以后高年級的文章有鋪墊作用,教師應在課前點明其重要性,這樣一來足以引起學生重視,從而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第三,明確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明確重難點可以讓學生在進行這一部分講解時集中注意力。第四,明確學習過程中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可以通過學習提綱引導學生開展自學。這種模式的轉(zhuǎn)變,即體現(xiàn)了教師的主導地位,還使得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共同發(fā)揮。三學一反思由傳統(tǒng)的教師教教材轉(zhuǎn)變?yōu)閷W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先進行自學,有目的地探索重難點,再在課堂上教師講授時,結(jié)合自身自學的情況跟著教師思路走,提高課堂效率。
例如,教師在講解四年級下冊的《小英雄雨來》這一文章時,不能只局限于對文章內(nèi)容的講解,教師在課前可以指導學生通讀文章,從文章內(nèi)找到刻畫人物時運用的方法。在課前,讓學生了解這篇文章創(chuàng)作時雨來所處時代的背景,結(jié)合中國近代國情引發(fā)共鳴,使學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中心情感,同時增強愛國主義情感。
再比如,教師在講解五年級下冊《將相和》這一文章時,不能只一味地依靠課堂上的講解,因文言文一類的文章更需要做好課前的指導,不然只會枯燥無味,無法吸引學生興趣。教師可以結(jié)合學生學習過的已掌握的文言基礎知識,讓學生課前了解本文通過對話語言藝術增加深度描寫的寫作特色,從而增強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記憶。
2.三學一反思將語文課堂教學從學生被動接受知識轉(zhuǎn)變?yōu)閷W生主動學習知識
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模式是教師講、學生學,這樣的模式不僅效率低,學生成績也得不到提升。三學一反思中的學,即自學。自學應體現(xiàn)“四個特點”——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習條件的及時性、學習方式的多樣并舉、教師指導的不同步性。這個環(huán)節(jié),學生通過閱讀課本獲取信息,詢問家長、教師尋求幫助等方式解決自己的問題,形成知識結(jié)構(gòu)?!皩W生的學習以先自主、后合作為主要形式,教師隨機對個體或群體或全體進行適當?shù)闹笇В员WC人人有所學,個個有所得?!?/p>
例如,在教學三年級下冊《夸父逐日》時,學生根據(jù)題目會對本文提出疑問:夸父是誰?逐日是什么意思?夸父逐日為了什么等問題,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將學生的問題綜合起來,讓學生自由地利用已有的知識用自己的語言對問題暢所欲言,待問題解決后,教師再引導學生讀課文,在有問題的地方稍作停留與講解,看他們的回答與課文實際內(nèi)容的區(qū)別。這樣一來,分析完整篇課文之后,學生又有新的發(fā)現(xiàn):夸父一路上為逐日都做了些什么?讓學生分小組進行討論,充分分析問題,這樣下來,整節(jié)課的問題與學習都是學生帶著教師走,教師按著學生的思想進行指導,一篇文言文的學習目標就在教師問、讀,學生的思、議中輕松地達成了。這樣一來,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積極與教師互動,與同學討論,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與交流合作的能力。
3.三學一反思將語文課堂教學從教師刻板的傳授知識轉(zhuǎn)變?yōu)橛心繕说倪M行教學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起主導地位。三學一反思中的研,指研學。研學中要求教師注重學習中的重點、學習方法的選擇、知識應用中的選取等。根據(jù)教學目標的要求,教師應當在講解教材的重難點知識的同時進一步明確知識點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過程、知識的內(nèi)涵與拓展。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教學方法的更新與創(chuàng)造,要用通俗易懂的口語、形象和肢體語言輔以講解,運用貼切的物品展示來配合教材,以達到教學目標。
例如,教師在進行二年級上冊《曹沖稱象》一文的講解時,首先帶領學生通讀文章,一字一句翻譯,弄懂難字的意思,在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基礎上,梳理文章脈絡,理解曹沖稱象的方法和原理。并且,像這種具有代表性的課文,在講解時要使學生認識到對待問題不要只遵循一種方式,不要讓思維固定住,從而在對待學習上進行多方面、多角度的學習。結(jié)合課文對學生進行思想啟發(fā),在學習知識之余,對學生學習方法的選擇進行更新再造。
再比如,教師在進行六年級上冊《少年閏土》一文的講解時,教師首先帶領學生閱讀文章,了解該文的結(jié)構(gòu)組成。而后制定教學目標:通過該篇文章了解小說三要素,并從文章中找到一直對映的段落;掌握文章中對環(huán)境描述的作用,以及多種描寫手法并存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分析文章凝練深刻的語言,引起學生對此文章的思考。把握教學難點:小說三要素的結(jié)構(gòu)組成與文章脈絡順承的關系。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時間線敘述的方式,落實重點,突破難點,達成教學目標。
4.三學一反思要求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勤于反思,做反思的實踐者
三學一反思中的思,即反思。反思要注重課上測驗的反思,目的完成度的反思,知識的重難點的反思,知識擴展的實施情況。此環(huán)節(jié),可以進行隨堂測驗,并及時批改成績,引導學生進行學習總結(jié)和反思。學生理解并掌握文章內(nèi)容后,教師可以選擇關鍵詞、句子、優(yōu)秀文章和相應的課外閱讀材料,打印出來,以習題的形式發(fā)給學生,然后再以問答的形式,要求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同時,教師可以在課堂測試的基礎上,增加一定量的課外練習任務,學生在課后完成指定的作業(yè),教師進行批改。這樣的方式對于提高他們的語言能力和閱讀分析能力非常有幫助。
同時,教師在課堂上也要進行鼓勵與評價,吸引學生注意力,樹立學生學習的信心,形成不容忽視的和諧學習氛圍。 因為在學生心中,教師的一個手勢,一個語調(diào),一句很普通的話,都會對學生起到很大的鼓勵作用。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欣賞和鼓勵評價性的語言,不僅可以讓學生積極學習,對課文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還可以促進師生的情感交流,構(gòu)建輕松和諧的氛圍。如對學生朗讀的評價:“聲情并茂”“發(fā)音準確,語句連貫”等。在學生回答不正確或不完全正確時,同樣采用鼓勵的方式,如采用“敢于積極發(fā)表意見,值得表揚”“這個問題,答對了一半,另一半,再想想……”等鼓勵性的語言。
參考文獻:
[1] 張平良《“三學一反思”教學模式的探索與思考》,黃岡英山縣實驗中學,1994年。
[2] 佚名《學習語文的重要性》2017年。
(徐靖惠,1989年生,女,漢族,本科,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
3400501908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