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婷婷 馬佳澤
摘要:在新課改視域下,大學體育籃球教學應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運用新型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以達到提高學生參與學習興趣的目的,從而使籃球的教學效果得到提升。大學籃球體育教學通過新課改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不但能夠使學生的心理素質得到良好的培養(yǎng),還能夠在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發(fā)展的同時使學生的適應能力有所提高,以及學習如何更好的處理社交問題和學習團結合作精神等等,這都為大學生今后的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新課改;大學籃球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
籃球運動被譽為國際上最受歡迎的體育項目,其特點競技性在比賽中尤為明顯,需要隊員之間共同合作來完成全程比賽。目前,中國籃球的發(fā)展得到了良好的展開工作,籃球的技術水準在某種程度上展現(xiàn)出了國家的發(fā)展情況,以此為前提,我國增強了對籃球的重視程度。在大學設立籃球社團成為了國家培育人才的主要手段。
一、新課改下大學籃球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的意義
1.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素質
大學體育運動不但能夠強化學生的身體素質與心理素質,而且還能夠促使學生心理健康得到更好的發(fā)展。例如,大學生通過學習籃球這項運動能夠了解并掌握到團隊協(xié)作精神的意義,相對于比較內(nèi)向的大學生通過學習籃球也能夠清晰的掌握該怎樣才能與他人進行更好的溝通、相處。但就目前的教學過程中,部分體育教師仍以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進行講解,授課方式多以示范為主,缺乏理論知識的傳授,從而導致學生對體育教學內(nèi)容的學習興趣較低,因此需要對籃球教學進行進一步的創(chuàng)新與改革[1]。近年來,隨著終身體育觀念的推廣與發(fā)展,社會群體以及大學生對體育運動的重視程度逐漸提高,因此,需要對目前的教學模式以及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與改革,從而取得更為優(yōu)異的教學效果。
2.提升學生的適應能力
在大學體育籃球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需拋棄原本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才能對其進行改革與創(chuàng)新,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的積極性,這符合培養(yǎng)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的基本要求。因此,培養(yǎng)高素質復合型人才是當下需要思考的首要問題,大學籃球教學需要學生聚集在一起進行授課,具有明顯的集群性,學生能夠通過學習籃球運動更融洽的融入到集體當中并且強化對其自我價值的認知,認識到自身是構成社會的主要組成部分,并非是獨立個體的存在。
二、大學籃球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的具體措施
1.促進體能訓練方式多樣化
體能訓練作為籃球體育教學活動中的重點內(nèi)容,且強化大學生體能運動的方式較多,對于籃球教師來講,不但應從專業(yè)項目角度出發(fā),還應從多個方面來促進學生體能運動水平的提高。學生在進行體能訓練過程中,應對有利資源與健身器械進行積極運用,如學校較為常見的杠鈴以及跳躍型器材等,通過這些器材來幫助學生在短期內(nèi)取得良好的訓練效果,但運用這些器材進行長時間且單一的訓練會使學生產(chǎn)生厭煩、枯燥的心理。為避免這類情況發(fā)生,可對訓練方式做適當調(diào)整,借鑒專業(yè)籃球隊的訓練方式[2]。例如“X跑”訓練方式,首先以球場作為中心點,學生以某個角度作為出發(fā)點,用最快的速度跑到對面的角落,在端線上通過防守滑步的方式滑到右邊的角落當中,然后轉身用正面來面對球場,再次用最快的速度跑到對面的角落,以及在端線上用防守滑步的方式滑到起點位置,最后正面面對球場。運用這種方式反復進行訓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運動員的專項體能得到提升。
2.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
伴隨全面健身的開展,愈來愈多的人們意識到了體育鍛煉的重要性,而高校也提出了“終身體育”的教育理念,其目的是體育運動能夠深入到學生的學習與生活當中,從而使學生的身心素質與道德品質都有所提升。在籃球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師的角色不僅是組織者還是實施者,而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的理念是教學活動的首要目標,首先需根據(jù)學校的實際情況,定期舉辦不同類型的籃球競賽活動,利用活動中的宣傳標語來推廣體育的精神與思想,通過籃球競賽活動使學生對籃球運動的精神有更深入的了解,從而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意識與能力,提高對體育運動的認知度。其次學校應完善目前所具備的體育設施,對先進設備應積極引進。為能使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籃球活動當中去,可以通過嶄新的籃球與籃球板等設備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3]。“終身體育”的理念在高校中得到貫徹與推廣,不但能夠使高校籃球體育教學效果得到有效提高,還能夠推進新課程視域下的教學目標得到進一步實現(xiàn)。培養(yǎng)大學生自主鍛煉的意識與能力有利于我國培養(yǎng)出更為優(yōu)秀的后備人才,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不但應向學生傳授籃球運動的基本技能,還應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加以重視,重點培養(yǎng)學生對籃球運動的認知,使學生對體育運動的發(fā)展、價值等各種知識有著更深入的了解與掌握,以便提高學生參與體育運動學習的積極性。
結束語:
國家培育人才的主要路徑就是在大學展開籃球教學活動,在籃球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對專業(yè)知識進行授課,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技能,使學生在比賽過程中形成團隊合作的精神與能力。在大學籃球教學過程中,學生的籃球能力需在基礎上進行循序漸進的培育,對于不同的學生,身體素養(yǎng)與學習能力等方面都存在著差異,這對教學工作來說也是一種考驗。尤其是在新課改的背景下,籃球教學需對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進行改變,進而提升籃球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忠華.新課改下高中籃球選項教學有效策略探析[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7):2.
[2]邱艷.新課改視域下大學籃球體育教學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研究[J].山西青年,2020,(14):175-176.
[3]畢強.試論新時期高校籃球教學改革思路與對策[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25):3.
1837501705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