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偉明 韓春雪 卓澤群 牛雯楚
作者簡介:吳偉明(1982—),男,本科,工程師,研究方向為園林、林業(yè)。
通訊作者:卓澤群(1994—),男,本科,初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水利工程建設及環(huán)境工程研究,E-mail:zzqzjjt11@163.com。
摘 ?要:國家儲備林建設是促進新時代供給側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對促進生態(tài)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該文立足于湖北省襄陽市國家儲備林PPP項目建設情況,從全壽命周期的風險來源識別、風險等級劃分等角度,應用ISM法建模對該項目風險進行系統(tǒng)分析,提出了針對不同風險層級的管理辦法,為項目管理層決策提供了參考,也為管控該類項目風險開拓了新思路。
關鍵詞:國家儲備林 ?風險分析 ?解釋結構模型法(ISM) ?PPP融資模式
中圖分類號:F326.2;F2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1)12(c)-0000-00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reserve fores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ns to promote the supply-side reform in the new era, and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Based on PPP projects xiangyang city, Hubei province national forest reserves, from whole life cycle of risk source recognition, risk hierarchy, such as Angle, the application of ISM modeling method of system analysis of the project risk, put forward the measures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according to different risk levels provides reference for project management decision, also opened a new way of thinking to control the project risk.
Key Words: National reserve forest; Risk analysis; Interpretive structural modeling (ISM); PPP financing model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木材進口國,加強國家木材戰(zhàn)略儲備基地和林區(qū)基礎設施建設,為應對林業(yè)發(fā)展主要矛盾,緩解木材供需矛盾尖銳的問題,指明了發(fā)展方向和前進道路[1]。國家儲備林是指為滿足經濟社會發(fā)展和人民美好生活對優(yōu)質木材的需要,在適宜地區(qū)通過科學技術等手段,培育可應用于各行業(yè)的原料林或珍稀樹種的多功能森林。國家儲備林關乎我國木材安全與生態(tài)安全[2],已上升為國家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戰(zhàn)略決策,對林業(yè)發(fā)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基于此,在儲備林建設中引入PPP模式,將社會資本、企業(yè)資金引入其中,構建起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合作關系,將對緩解資金不足的問題起到顯著效果。目前,國家儲備林項目的主要融資模式有三種,即財政資金、政策性金融信貸和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融資模式[3]。其中PPP模式兼容了政府與社會資本,為國家儲備林項目建設發(fā)展打造了良好的金融環(huán)境。但由于社會資本的投資行為大多以營利為目的,儲備林項目存在全壽命周期長、價格受市場波動影響大等特點,導致PPP模式風險問題突出[4]。如何有效控制PPP融資模式風險,加大林業(yè)項目對社會資本的吸引力,是管理方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1、項目概況
襄陽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居漢水中游,襄陽市國家儲備林項目,總投資52 769.9萬元,營造國家儲備林合計5 000 hm2。儲備林集約人工林栽培2 609 hm2,項目建設地點自然條件優(yōu)越,水、電等條件良好,支撐體系完備。項目符合國家相關政策與規(guī)定,工程技術措施合理,總體布局科學,對保護生物多樣性,促進區(qū)域經濟發(fā)展具有一定意義。
2、方法與原理
國家儲備林PPP項目建設過程中,涉及的影響因素較多且構成較為復雜。以此為前提,解決類似風險問題,通常采用解釋結構模型法(ISM法)[5]。該方法在處理復雜結構問題時,可通過模擬邏輯關系對問題進行清晰處理,是系統(tǒng)工程領域中常用方法之一[6]。具體構建步驟如下。
2.1建立鄰接矩陣
將儲備林PPP項目風險作為一個研究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中各個風險因子獨立且相互影響,鄰接矩陣是對這種關系的數(shù)學表達。矩陣中的元素為。即:
式中,當時,表明風險因素對風險因素存在影響;當時,表明風險因素對風險因素不存在影響。
2.2建立可達矩陣
可達矩陣是描述各個要素之間連接路徑問題的矩陣方程,通過可達矩陣描述各節(jié)點間的可達程度S,從宏觀角度將系統(tǒng)問題進行拆分,最終可求得各風險因子對于系統(tǒng)影響力層級。當節(jié)點之間距離a≦1時,矩陣為節(jié)點之間的可達程度,即為表達節(jié)點之間距離a≦i時的可達程度。通過迭代計算可得:
式中,n代表矩陣階數(shù),則,矩陣即為可達矩陣,其最長路徑a≦n-1。
3、項目風險分析
3.1風險識別
國家儲備林PPP項目風險,主要分為:政策、融資、建設、運營及信用風險五個大類。該文基于林業(yè)項目特有的特點,考慮到全生命周期階段,以準備階段、融資階段、建設階段和運營階段五個不同時期為劃分,按不同階段將以上五大類風險重新識別,識別情況見表1。其中政策風險、合同風險及不可抗力風險貫穿項目全周期;融資風險涵蓋融資階段、建設階段和運營階段;建設風險僅存在于建設階段;運營風險涵蓋建設階段和運營階段,信用風險僅存在于運營階段。由此可得政策風險與融資風險涵蓋的階段較多,占項目風險比例較大。
3.2風險層級劃分
基于ISM法對襄陽市國家儲備林建設項目進行建模,分析各個風險因素間的關系并構建鄰接矩陣,通過計算可達矩陣可得如下結果如圖1所示。由計算分析可知,融資風險及信用風險為表層影響因子;運營風險、工期及市場競爭等因素為中層影響因子;政策風險、建設質量及成本等為儲備林項目的深層影響因子。結合項目工程實際,襄陽市國家儲備林建設屬于國家支持建設項目,有中央財政補貼且貸款利率優(yōu)惠、寬限期和還款期長,政策、信用風險較小,融資風險等級為一般風險;項目選取樹種以鄉(xiāng)土樹種和常見用材樹為主,項目區(qū)具有相關建設經驗,建設技術風險較小,但項目區(qū)分布較散,建設周期長,季節(jié)性強,工期不連續(xù),對項目建設管理要求較高,建設管理風險等級為一般風險;儲備林項目經營周期長,對于成本控制要求高,該項目市場風險等級屬于一般風險;湖北省林業(yè)相關部門的重點關注下,自然災害及社會穩(wěn)定風險均較小,即不可抗力對于項目影響較小。
3.3風險管理
根據前文分析,信用風險為項目風險的表層風險,也是其他風險直接或間接反應的具體呈現(xiàn)。因此,控制信用風險是管理項目風險的重中之重。項目管理主體應時刻強調風險與收益對等,采取風險預測、風險規(guī)避及風險轉移等方法,防止項目風險溢出。綜合考慮政府資本、社會資本與項目承建主體之間的抗風險能力,對各類各層級風險進行分擔制。該項目中,政策風險應由政府方承擔;信用風險由項目主體與社會資本方共同承擔;建設風險由項目主體承擔;運營風險、融資風險和不可抗力情況由三方共同承擔。實行風險歸類分擔制,確定風險分擔主體,能有效地提高各方管控效率,增加項目收益,促進襄陽國家儲備林PPP項目的發(fā)展。
4、結語
該文從全生命周期角度考慮,有針對性地對襄陽市國家儲備林PPP項目風險進行分析,按準備、融資、建設、運營階段和全生命周期識別了風險來源;采用ISM法構建模型,以表層-中層-深層劃分風險影響等級。結合項目實際可知,該項目市場運營風險和工程建設管理風險為一般風險,對項目建設存在一定影響,其余風險等級較低,對項目影響較小。該文提出了風險歸類分擔方式,確定了各類風險分擔主體,為襄陽市國家儲備林PPP項目風險管控提供了可靠依據。
參考文獻
[1] 賈剛,李大瑞,周志峰.張家口市儲備林生態(tài)服務功能價值核算及分析[J].福建林業(yè)科技,2021,48(3):103-107.
[2] 溫臻.國家儲備林建設淺析[J].陜西林業(yè)科技,2020,48(6):94-97.
[3] 王志剛,郭雪萌.PPP項目風險識別與化解:基于不完全契約視角[J].改革,2018(6):89-96.
[4] 吳今,程軍國,秦濤,等.國家儲備林建設中金融支持模式研究——以福建省南平市國家儲備林PPP項目為例[J].林業(yè)經濟,2019,41(5):83-88
[5] 傅金平,張薇.PPP項目隱性債務風險審計架構應用分析[J].財會通訊,2021(21):130-135.
[6] 金春,陶虹琳.基于前景理論的PPP項目投資者決策行為研究[J].軟科學,2018,32(8):129-133.
3136500338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