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文彥
【摘? 要】目前,只限于課本教材以及課堂訓練的語文寫作教學,已經(jīng)不能充分滿足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需求。尤其針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落實以學生為中心、以知識為中心、以評價為中心、以共同體為中心的深度教學實踐,成為教學改革的必然途徑。基于此,本文對深度學習視域下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有效開展進行了深入探究,旨在為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深化積累經(jīng)驗。
【關鍵詞】深度學習;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23.24?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03-0145-02
【Abstract】At present,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writing, which is limited to textbooks and classroom practice, can no longer fully meet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needs of students. Especially for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writing in primary schools,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udent-centered, knowledge-centered, evaluation-centered, and community-centered in-depth teaching practice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way of teaching reform.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has conducted an in-depth study on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writing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ep learning, aiming to accumulate experience for the deepening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writing teaching.
【Keywords】Deep Learning; Primary School Chinese; Writing Teaching; teaching mode
深度學習是指學習者本身對所要學習的內(nèi)容有深層的動機,能夠進行聯(lián)系整合,理解其意義,并將其進行遷移應用。新課程標準下,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方式將更加開放化,更注重對體驗式教學、生活化教學的運用。深度學習理念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滲透,將有助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在語文教學中具有重要意義。
一、深度學習的內(nèi)涵及應用意義分析
深度學習又被稱為深層次學習,是培養(yǎng)學生以已有知識結(jié)構(gòu)為基礎進行整合、挖掘、遷移、應用的思想,是以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qū)嵤┙逃母锏谋匾緩?。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與學科教育息息相關,對學生思維構(gòu)建有重要影響。在小學階段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不應只局限于基礎知識的記憶和基本技能的訓練,“深度學習”理念已然成為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統(tǒng)一目標。從教師角度看,深度教學是教師立足教學經(jīng)驗,對教學知識的研究;從學生角度看,深度學習是立足學習經(jīng)驗,對所學知識的深度探究。深度教學理念下,教師應立足學情,深度挖掘教材內(nèi)容,以實際情況為根本,構(gòu)建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的教學活動。只有構(gòu)建學生與教師深度交流和互動的模式,才能引領學生體會學科本質(zhì),深化思維品質(zhì),達到核心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
二、小學語文寫作教學開展深度學習的有效途徑
(一)突出學生主體,培養(yǎng)寫作興趣
寫作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觀察、巧妙構(gòu)思和個性創(chuàng)新的思維能力非常重要。然而,受應試教育影響,寫作教學模式較為單一,學生所接觸到的寫作素材具有局限性,不能有效突出學生的鮮明個性。所以,有必要針對學生個性特點,構(gòu)造個性化、開放化的寫作空間,引導學生在個性空間中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進而挖掘更深層次的情感和思維。
小學生性格活潑,思維活躍,不喜歡被束縛。教師可以在語文寫作教學中融入故事、游戲等元素,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參與積極性。故事與游戲等元素也將傳統(tǒng)單一的寫作訓練變成了自由表達和合作交流的個性空間。例如六年級語文寫作教學“看生活中的相片,寫生活中的故事”,教師可針對六年級學生的特點,根據(jù)學生心理和生理的發(fā)展需求,搭建自主表達的情境。在課前,教師可引導學生翻一翻家庭相冊,和父母一起談一談相片里的故事,通過相片里人物的點滴變化說一說自己的感想。可通過征集“最有意義的那一張相片”“相片里的人物變化”等主題來引導學生在班級內(nèi)進行交流。
(二)注重隨文寫作,引導思維遷移
閱讀是寫作的基石,豐富的閱讀可打造精彩的文字。而對于小學生而言,通過閱讀多元化題材文本,可從中積累寫作經(jīng)驗。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注重讀寫結(jié)合,以讀促寫,引導學生鉆研文本積累寫作技巧,同時還應注重生活體驗與閱讀之間的銜接,讓學生有感而發(fā),豐富寫作資源,充實頭腦,提升寫作能力。在六年級寫作教學中就可以針對課文閱讀借機進行寫作訓練,如學習賈平凹《丑石》,教師可引導學生對景物描寫的方法進行深入鉆研。在這篇課文中,作者的句里行間無不透出人文色彩,無論是對靜物描寫還是對動物描寫都非常出色。從中學生可體會到寫景需要“言之有序、言之有物、言之有情”,才能突出文本獨有的風采。在閱讀中積累寫作技巧后,教師可引導學生學以致用,結(jié)合生活中的景物特色,對《丑石》中的片段進行仿寫,又或者深入閱讀賈平凹先生的其他作品,揣摩其寫作特點和風格,積累豐富的閱讀經(jīng)驗。
(三)積累生活素材,豐富寫作認知
《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在作文中應以文字來表達自己的思想,能夠具體明確地闡述事實,并根據(jù)日常生活靈活轉(zhuǎn)換表達方式。所以,小學語文寫話教學活動應以學生為主題,激勵學生自主參與到寫作中,積累寫作素材,從而在寫作中有話可說。如部編版二年級下冊寫有關“小動物”的主題作文時,教師可以首先布置自主觀察作業(yè)。課堂上讓學生討論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然后課后自主觀察喜愛的小動物的特點,并說出喜歡它的理由。有位學生通過課后觀察自己家的小狗,以“我的好朋友小狗先生”為題進行寫話。“因為舅舅家突然有一只小狗寶寶,我就迫不及待地將小狗抱到了我們家,就這樣,小狗成了我們家里的一員。我給它起名叫優(yōu)優(yōu)。它長得非??蓯邸蓖ㄟ^講述自己養(yǎng)這只小動物的理由,說明它的外形和特點,最后講述“我”和“它”之間的一些趣事。詳細地生活觀察為寫話積累了豐富的素材,讓作文具有連貫性、生動性和趣味性等特點,使其更打動人。所以,教師應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使學生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從而深度拓展寫作思路,提升寫作能力。
(四)創(chuàng)新評價方式,提升應用能力
以往的寫作教學中,教師對學生作文的評價往往比較單一,評語規(guī)范化、形式單一化,導致學生個性化寫作思維沒有完全挖掘出來。對此,教師有必要創(chuàng)新評價方式,引導學生深度反思,不斷提煉其寫作水平,如可將自主評價和互相評價的方式相融合,挖掘?qū)W生審美、品鑒、反思的深度學習能力。以往寫作教學中常出現(xiàn)“學生怕寫,教師難改”的情況。學生寫作水平停滯不前,多是因為沒有找準個人寫作定位,沒能掌握有效寫作方法,這都需要教師在寫作評價中進行針對性的引導,針對學生的不同寫作風格,提出個性化的修改和鑒賞意見,如針對學生在寫作中引據(jù)經(jīng)典的情況應及時給予表揚。簡單的評語激發(fā)了學生自主閱讀的興趣,更提煉了學生讀寫結(jié)合的能力。而針對寫作中容易出現(xiàn)病句或語法錯誤的問題,教師應給予激勵評價,通過激勵評價轉(zhuǎn)變學生不愛反思評析的問題,又能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另外,在語文寫作教學中為了碰撞學生的思維,還可以讓同桌之間互評、小組內(nèi)互評等,通過互評和自評等方式促進學生形成不斷反思、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積累的良好寫作習慣。
三、結(jié)語
總之,深度學習理念下學生與基礎知識、教師與學生之間都應該進行深度融合。教師應把握教學進度,深度開發(fā)教材內(nèi)容,在教學中立足學情注重學生梯度,注重教材特點,注重學生經(jīng)驗,通過構(gòu)建以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為目標的語文寫作課堂,引導學生深度思考、深度學習、深度探究和深度體驗,最終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周曉.深度學習視域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基礎教育研究,2020(14).
[2]吳曉玲.小學語文深度學習視域下的主問題教學[J].教學與管理,2020(20).
(責任編輯? 袁?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