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連杰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寫話訓練,說話訓練
當前,對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日益引起廣大教師的關注。提升說話與寫話這兩大重要表達能力,是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訓練。在小學低年段,這一訓練尤為重要。日常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樂于表達自己的觀點,能夠分享自己的感受,或者用文字形式,把自己的想法或觀點寫出來。如何做好小學低年段的說話、寫話訓練,是本文要探討的問題。
一、口語訓練起步,鼓勵學生樂于表達
說話、寫話訓練需要先從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開始。由于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年齡尚小,沒有經(jīng)過系統(tǒng)的語言表達訓練,其表達比較簡單。這一階段重要的任務之一便是教會學生有效表達,能簡單地與人交流,知道如何展開自我表達。樂于自我表達也是寫作的基礎,教師須做好引路人,為學生安排提升口語能力的訓練,讓學生知道說什么、怎么說。
1.創(chuàng)設交際情境,激發(fā)表達欲望
教師要在平時的教學中,將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興趣作為教學的重點方向。想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口語表達興趣,就需要在日常教學中多激發(fā)學生表達的欲望,積極開展口語訓練。教師可以從教材和生活兩個方面來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訴說的興趣和表達的欲望。
第一,通過教材創(chuàng)設情境。例如,教師在教學一年級上冊第一單元《金木水火土》一課時,可作如下設計。
出示阿拉伯數(shù)字的1~5,與漢字的一至五進行對照;還可以出示畫著不同數(shù)量(少于5個)動物的圖片,讓學生數(shù)一數(shù)。
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理解“金木水火土”。
(1)出示樹木的圖片,告訴學生“木”指的就是樹木,讓學生說說生活中哪些物品是用木頭做成的。
(2)出示水的圖片,引導學生說說水的用途。
(3)出示火的圖片,引導學生說說火的作用。
(4)出示土的圖片,讓學生了解植物生長需要土壤。
(5)重點指導“金”,出示各種金屬制品圖片,讓學生了解“金”可以泛指金屬。
小結:金、木、水、火、土是大自然中基本的事物。
積極引導學生暢所欲言,達到通過利用教材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說話訓練的效果。
第二,通過生活創(chuàng)設情境。教師要讓學生在表達自己的想法時,多留意自己身邊的人物、事物、景物,善于發(fā)現(xiàn)其特點,調(diào)動起學生在生活方面的積累和感知。例如,在教學一年級上冊第六單元《比尾巴》一課時,教師可以設計拓展實踐活動,鼓勵學生從課外書中、網(wǎng)絡上或到動物園,了解其他動物尾巴的特點,把了解到的與家長、老師或同學分享,嘗試用“誰的尾巴怎么樣”的方式問一問,讓對方猜一猜。
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及溝通,了解學生的特點,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剛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對學校和周圍的環(huán)境不熟悉,難免會對教師產(chǎn)生畏懼心理,他們更加需要教師的關心和愛護。當教師走進學生們的內(nèi)心世界時,會發(fā)現(xiàn)他們的心防已經(jīng)卸下了,會對你無話不說。
2.營造輕松氛圍,培養(yǎng)表達技巧
對于低年級的學生而言,提升說話能力,需要加強鼓勵和引導。在語文課上,教師要多加注意,及時關照,有意提問,適時鼓勵,幫助學生開口說話,培養(yǎng)他們完整表達的習慣。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建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培養(yǎng)學生說話的欲望,形成學生“愛說、樂說”的課堂氛圍,讓學生主動進行口語訓練。以統(tǒng)編教材一年級下冊第七單元《一分鐘》為例,教師可設計如下活動。
師:(出示圖片)看,這就是故事的主人公!誰來喊一喊他的名字?
生:元元。
師:有一天早上,元元在家里晚起了一分鐘,(板貼課文插圖)后來發(fā)生了哪些糟糕的事呢?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故事。(生看課文動畫)
生:元元晚起了一分鐘,背著書包去上學,到十字路口,紅燈亮了,他嘆了口氣。
師:這事可真糟糕。后來呢?
生:他等了一會兒走過十字路口,還沒走到車站,車子開了,他又嘆了口氣。
師:更糟糕的事還在后頭呢。繼續(xù)說。
生:更糟糕的是等不到公共汽車,他只好走到學校去。到了學校,已經(jīng)上課了,老師說他遲到了二十分鐘。
(教師隨機板貼相關插圖及文字:紅燈亮了、車子開了、二十分鐘、遲到)
師:哪位同學能借助板書,把這件事連起來說一說?
生:元元晚起了一分鐘,背著書包去上學,走到十字路口,紅燈亮了。他還沒走到車站,車子開了。他只好走路去學校,結果遲到了二十分鐘。
師:這真是個有意思的故事,趕緊讀讀吧。注意讀準字音。
對一年級的學生來說,完整復述課文內(nèi)容有一定的難度,因而教師搭建了有效的梯度練習,先通過觀看課文動畫,了解故事的大概情節(jié),引導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看到的內(nèi)容,再根據(jù)教師提供的圖文板書,抓住關鍵詞,進行有序、完整的表達就容易多了。
二、由說到寫,幫助學生善于表達
由說到寫是學生提升文字交流能力的必經(jīng)過程,也是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項重要技能。寫話就是讓學生把自己的想法以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鑒于低年級學生沒有受過系統(tǒng)的寫話訓練,語言組織能力有限,加之詞匯量小,所以,教師在學生剛剛開始寫話訓練時,應該適當降低對學生的要求,一步一步引領學生從說過渡到寫,通過一些簡單易學的方法,讓他們對寫話產(chǎn)生強烈的興趣。
1.借助拼音,說寫過渡
教師可以訓練低年級的學生用拼音將想要說的話轉(zhuǎn)為文字,從而實現(xiàn)利用拼音提升寫話的能力。拼音作為小學生識字寫字的重要工具,不僅能幫助學生認識更多的字,學習普通話,還是銜接學生認知的紐帶。低年級學生雖然識字量有限,但是拼音可以幫助他們書寫。在進行寫作訓練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用拼音代替不會寫的字,逐漸幫助學生從說過渡到寫。等到了一年級下學期,教師可以適當加大訓練難度,進行句子組合訓練,看圖寫話指導等。慢慢地,學生就會通過寫話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這也為以后的寫作訓練打下了良好基礎。
2.鼓勵寫話,豐富表達
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已有的表達基礎,引導學生展開聯(lián)想,豐富寫作內(nèi)容。如繪本課上,可以借用“五指復述法”“冰激凌球復述法”引導學生復述,幫助學生完成繪本讀寫作業(yè),也可以在共讀作業(yè)中進行巧妙設計。如課外共讀《兔六》這個故事后,教師設計了以下閱讀實踐作業(yè)。
在森林的新年晚會上,“兔六”被評為森林學校的“年度感動動物”,請你為它設計一張獎狀,并寫上頒獎詞。
三、開展多維度訓練,助力學生提升表達
1.組織豐富多樣的表達訓練
開展不同形式的語文活動,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說寫能力。在這些活動中,我們可以創(chuàng)造一些有利于學生進行書面交流的機會。比如低年級的學生都喜歡做游戲,教師就可以抓住這一特點,組織學生開展一些小游戲。游戲結束之后,請學生說一說在做游戲時都做了什么,過程是什么。然后再讓他們通過文字形式寫下來。教師也可以開展一些興趣小組活動,讓有相同興趣的學生組成一個小組。但是,活動之前須要提醒學生,不能只顧著玩,還要注意以下問題:活動的名稱、時間是什么,地點在什么地方,在這個活動進行的過程中,你最感興趣的地方是什么等?;顒咏Y束之后,教師要及時要求學生把這些問題的答案寫下來。
2.在閱讀教學中積累優(yōu)美語言
教師要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積累好詞、好句。一篇好的作文離不開閱讀。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這個要求有些高,所以教師只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就可以了??磮D畫書、故事書是低年級學生最喜歡的,教師可以選擇一些裝幀精美,插圖有趣的書籍讓學生進行閱讀,比如《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一千零一夜》……學生可以一邊看圖片一邊讀文字,與故事里的人物一起經(jīng)歷喜怒哀樂。然后再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寫在閱讀記錄卡上,慢慢地就會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積累豐富的語言素材。
3.在周記分享中碰撞思維火花
進入二年級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堅持通過周記記錄生活,分享感悟。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每周開設一節(jié)周記分享課,鼓勵學生在老師和同學面前進行分享。還可以組織“圓桌分享會”,以相同題材或是相同表達形式的周記為同一個小組,大家分享、交流、修改。對精彩的內(nèi)容多加表揚,不足的地方共同商量改進方法,從而增強學生表達和分享的欲望,提升有效表達的能力,激發(fā)學生參與說話、寫話的興趣。最后,每個學期末把每個學生最精彩的一篇周記匯編成冊,這既是學生童年生活的回憶留念,又是表達訓練的最佳成果;既提升了學生的寫作熱情,又讓其享受到了表達的樂趣。
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做好系統(tǒng)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說話技巧,激發(fā)學生想說、樂說和寫作的欲望,全方位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