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俊梅
摘要: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是當前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重要內容。深化課程改革必須注重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具備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所必須具備的品格與關鍵能力,突出強調終身教育的重要性。本文旨在通過探究中職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核心素養(yǎng)的策略,從而幫助學生成為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
關鍵詞:中職學生;英語教學;終身學習;策略
引言
終身學習時代,培養(yǎng)中職學生終身學習核心素養(yǎng)是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教育體系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xiàn)人的全面發(fā)展的內在需要。英語是當今世界使用最為廣泛的通用語言,是國際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工具,是思想與文化的載體,對人的全面發(fā)展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中等職業(yè)學校英語課程是各專業(yè)學生必修的公共基礎課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所以在英語教學中,使學生具有終身學習的意識和素養(yǎng)是必要的。
1終身學習的定義和內涵
先于終身學習出現(xiàn)的是終身教育。終身教育這一教育理念是1965年在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主持召開的成人教育促進國際會議上,由當時的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成人教育局局長、法國教育家保羅·朗格朗提出的,朗格朗于1970出版了《終身教育引論》。1973年,在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fā)展委員會的報告中,正式提出終身學習這一概念,將其定義為:始于生、終于亡的持續(xù)、不間斷的畢生追求。歐洲終身學習促進會這樣定義終身學習:通過一個持續(xù)不斷的支持過程,激勵和促使人們更主動地獲取他們一生所需的知識、價值、能力和看法,并讓他們充滿自信地、有創(chuàng)造性地、心情愉快地將其運用到各種任務、情況和環(huán)境中。終身學習能力是指具有終身學習的意識,能自我規(guī)劃、自我管理,通過不斷學習,適應社會和個人高層次、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需要。
2在中職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核心素養(yǎng)的策略
2.1通過探究學習提升學生終身學生能力
探究學習就是在教學中,鼓勵中職學生理解、研究和思考問題,從而培養(yǎng)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探究學習是中職英語教學中常用的學習方法,教師在教學設計時,可以根據(jù)課程內容,給學生布置與主題相關的、有一定難度和研究空間、有時間限制的思考題引導學生逐步探究、解決問題。從仔細思考問題、努力嘗試去理解問題到查閱相關資料、收集與問題相關的信息;再從利用信息去分析、解決問題到最后反思整個解決問題的過程,學生的自我監(jiān)督能力、自主學習能力、解決問題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元認知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等多種技能都得到培養(yǎng)。在探究過程中,教師可以給與一定的幫助和引導,但主體是學生自主地分析、研究、思考、反思,從而做出理性的判斷、歸納和總結。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獲得的語言能力以及思維能力將使學生在未來職場和人生中將更從容地面對新知識和新挑戰(zhàn)。
2.2 通過閱讀提升學生終身學習意識
通過英語閱讀,學生能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樣性;能了解中外文化以及中外企業(yè)文化。通過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主題閱讀,學生可以增加國際視野,具有開放的包容性,能夠感受到世界之大,自然之奧妙,生活之多彩。廣泛的閱讀是一趟深入自我的探險旅程,是實現(xiàn)自身價值的一種途徑,廣泛閱讀的背后是一種文化的底蘊,有了這種探險的歷程和文化力量,學生會在不間斷的思考中開發(fā)自己的潛能,在心中開啟一扇扇智慧之窗。另一方面,通過英語教學使學生具有終身學習意識的重要意義是使學生能用英語講述中國故事,促進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傳播,這也是英語教學的文化價值。
2.3借助信息化手段實現(xiàn)終身學習的可能性
信息化教學打破了學習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習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同時可以反復學習并進行個性化的學習。目前,英語學習的App及線上資源非常豐富,中職英語教學不單是在課堂內進行,還可以延伸到課后,這些信息化的載體是輔助學生進行延伸學習的工具。英語學習不僅要求學生會認讀、拼寫單詞,更重要的是要求學生會表達自己、會交流,真實情景中開展的語言實踐活動在職英語教學中十分重要。在過去的英語教學中,通常采用“帶讀+自讀”的方式,學生們一旦離開教師的帶領,很快就不會讀,越讀越少,此外,很多學生在單詞發(fā)音上不正確。為此,中職英語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輔助開展英語教學,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化素養(yǎng),使學生善于利用信息化工具并主動挖掘為自己所用的信息化學習資源。具體地說,就是通過信息化手段讓學生可以隨時掌握英文正確的發(fā)音,可以根據(jù)需求選擇跟讀、復讀甚至是真實情景下的交流等,隨后學習軟件還可以給出評價、記錄學習過程,監(jiān)測學生的掌握程度,這樣學生不僅僅只有一個課堂上的英語老師,而是隨時隨地可以進行在線學習,有很多“老師”,這樣學生逐漸敢于發(fā)音、敢于說英語,進而在信息技術的借力下一個真實的交流環(huán)境生成,滿足學生課后延伸學習乃至終身學習的可能性。
2.4通過轉變對學生的評價模式放眼未來
中職英語新課標指出,評價除紙筆測試以外應探索基于真實情境和真實意義的表現(xiàn)性評價,從而使評價從知識本位向關注學生發(fā)展,全面考查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方向發(fā)展。新的培養(yǎng)方式必然帶來新的評價模式,學生的評價重心也由過去的評價模式向未來的評價模式轉變。核心素養(yǎng)形成的其中一個挑戰(zhàn),便是探索真實性評價的新型評價模式。所謂真實性評價,它不同于以往以紙筆考試為中心的測定性評價,取而代之的是以問題解決為重要內容的評價觀。換句話說,構成這種評價的三個要素是觀察、推測、把握。觀察,即以某種方式觀察學生知道什么、思考什么、會做什么。推測,即推測學生的這些表現(xiàn)背后,認知過程是如何發(fā)揮作用的。把握,即清晰地把握學生這些表現(xiàn)背后的認知過程本身的真實面貌。教育評價不再是對學生“曾經(jīng)的學習結果”的最終判定,而是給予每一個學生的“未來”以希望與展望,給予他們踏上未知世界的勇氣。
結語
總之,基于終身學習理念促使學生具備終身學生的能力和意識,形成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對職業(yè)教育英語教師的要求??梢韵胂?,對教師而言,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是一件任重道遠、又迫在眉睫的事,也是非常值得付出。當我們的學生能在將來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斷學習,汲取知識的養(yǎng)分,充實自我,開闊視野,淡定從容地應對各種境地,自信成功地跨越艱難險阻,走出多姿多彩的人生之路,享受世間的萬般美好,那時我們會深感欣慰,因為此生教書育人,無愧于心。
參考文獻
[1]鐘啟泉.核心素養(yǎng)研究[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
[2][美]亞當羅賓遜著,林悅譯.如何學習:用更短的時間達到更佳效果和更好成績[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7.
[3]杜瑛.構建以學習者為中心的終身學習體系[N].中國教育報,2018-07-12(7).207F57CE-9232-4794-B567-795178B8CBB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