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大金
教學目標:
1.通過試一試、擺一擺、說一說、比一比等數學活動,理解多位數乘一位數一次進位乘法的算理,并掌握相應的算法。
2.使學生經歷多位數乘一位數(進位)的計算過程,會用乘法豎式計算,初步明確乘的順序及滿十進位的道理。
3.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和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
4.將乘法計算置于現實情境中,增加練習的趣味,同時讓學生體會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重、難點:
重點:理解多位數乘一位數一次進位乘法的算理,并掌握相應的算法。
難點:理解并掌握進位乘法中,個位滿十要向十位進位,哪一位上的積滿幾十,就要向前一位進幾的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生成問題
(展示課前搜集家鄉(xiāng)土特產圖片)
師:同學們,我們的家鄉(xiāng)位置和氣候環(huán)境非常適合柑橘生長,所以柑橘又大又甜,今天小精靈將帶我們到果園里去體驗一下豐收的快樂。
師:老師也帶來了一些柑橘,準備獎勵給課堂上認真聽講,積極舉手回答問題的學生。
(投影或小黑板出示)小精靈帶我們來到果園里,看到農民伯伯摘了2筐柑橘,小精靈告訴我們每筐柑橘重14千克,你能算出2筐柑橘重多少千克嗎?
師:現在同學們在練習本上列式解答。
學生做題,2個學生到黑板板演。
全班交流,讓板演的學生說一說計算方法。
(設計意圖:多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乘法是這節(jié)課的直接知識基礎,本環(huán)節(jié)意在尋找知識的生長點,學習方法在舊知的基礎上遷移到新知,從而為溝通新舊知識間的聯系做好鋪墊。在本節(jié)課設計中,我考慮了學生的年齡特點,在教學形式上采用多種形式,注重趣味。)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提出問題
(1)出示情境圖,引導學生發(fā)現并整理圖中的數學信息,并提出數學問題:王老師買了多少本連環(huán)畫?
(設計意圖: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是新課程標準特別注重的兩個方面,此環(huán)節(jié)意在讓學生在具體生活情境中去搜集信息,組織信息,并提出問題。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
(2)該怎樣列式解決?為什么要用乘法計算?
2.探索算法。
(1)學生獨自嘗試計算
請大家在練習本上獨立試做,有困難的學生可以互相商量。(鼓勵學生多種方法算出結果)
(2)獨立計算完成后,以小組為單位互相交流算法。
(3)各組代表匯報本組的各種算法,并說說自己的思考過程。
預設方法一:16+16+16=48
預設方法二:擺小棒
預設方法三:豎式計算
師引導學生把后面的兩個算式都歸結為?16×3
師:我們先來估算一下16×3大約等于多少?
學生估算,讓學生說估算的方法,教師都應該給與肯定。
(設計意圖:這樣設計使估算和筆算有機地結合,以估算促筆算,以筆算帶估算。讓學生體會到估算的應用價值,也為準確計算埋下伏筆。)
(4)借助課件演示擺小棒的過程,講解豎式的算法。
當呈現用豎式計算乘法時,著重研究: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豎式中的積是怎么來的,每部分表示什么意思?(教師同時板書豎式的詳細過程。)引導學生說明簡寫豎式的動態(tài)計算過程,思考:個位滿二十該怎么辦?
(5)討論以上幾種方法之間的聯系。(讓學生看到多種算法與乘法豎式是相通的)
(6)讓學生用豎式計算,邊計算邊說明過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樣寫?
(7)明確算法
3.比較
師:我們來比較這兩個算式,你發(fā)現它們有哪些不相同的地方?
生回答:一個進位的,一個是不進位的。
師:為什么一個進位了一個沒有進位?(在課題后面寫上進位)
引導學生說出在個位上滿十了,就向前一位進1,滿幾十就進幾。進位的數字要寫的小。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意在讓學生主動觀察舊知與新知的聯系與區(qū)別,真正讓學生在舊知的基礎上自主建構新知識,讓新舊知識融會貫通。)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課本第61頁的“做一做”第1題。
教師巡視、指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一步掌握進位乘法的計算方法。
指名板演,說說計算方法。
反饋:計算時要注意什么問題,指名回答。反饋存在的問題,特別抓住第3小題,指導學生領會三位數乘一位數的運算方法和兩位數乘一位數的運算方法相同。引導學生回答、歸納:哪一位乘積滿幾十,就向前一位進幾。
(設計意圖:對剛學習的方法進行及時的鞏固練習是計算課的必要環(huán)節(jié),在此,還要讓學生在練習中暴露問題,以問題為憑借來反思自己的學習,提出注意點,促進學生更好的學習。)
2.課本第61頁的“做一做”第2題。比一比,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1)獨立完成“做一做”第2題。全班交流,查看全班的做題情況,引導學生反思錯例的原因并及時改正。
(2)教師引導學生以一節(jié)課所學和自己的做題情況總結整節(jié)課的學習情況。
(設計意圖:反思能力的大小對于學生的學習收獲得多少有著直接的作用,怎樣能讓學生提高自己的反思能力呢,可以讓學生每節(jié)課都回顧自己的一節(jié)課學習情況,并憑借檢測題目來反思自己的學習,及時肯定自己的努力,發(fā)現自己的不足,并自我提出改進意見。長此以往,學生的反思能力將逐步提高,從而促進自己的學習。)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師:這節(jié)課老師收獲了同學們的聰明才智,也收獲了快樂,同學們,你們收獲了什么呢?
(設計意圖:讓學生說自己在這節(jié)課的收獲,說說學了這節(jié)課的知識在實際生活中有何幫助,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能使學生深刻體會到所學知識的實用價值,并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精煉的語言提煉所學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五、作業(yè)
練習十三第一題、第二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