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苗
摘要:在小學教育的所有學科中,語文教學能夠強化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并且可以通過閱讀開拓學生的眼光,也可以開發(fā)學生思考方式和邏輯思維。不僅如此,國內的很多傳統(tǒng)文化都是通過語文課的閱讀中傳遞給學生的。因此,閱讀教學是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任務。教師應加強閱讀指導,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致和閱讀水平。本文論述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意義以及提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方法。以供參考。
關鍵詞:強化閱讀指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
引言
在語文學科的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具有良好的閱讀習慣,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而且還可以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了解課本內容,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潛濡默化的將課本中的良好品德傳遞到學生的意識中去。強化閱讀指導,可以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樂趣,能夠更好的加強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一、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的意義
學生在小學階段,對未知的世界充滿著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需要利用學生在這個期間的特性,把握好時機,加強對語文閱讀課程的教學力度,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性。這對學生學習其他學科以及后期生活和工作都起著促進作用。在語文教學中閱讀是非常核心的授課內容,可以讓學生從中感受到漢字的魅力,也能把在閱讀中吸收到的經(jīng)典語句運用在語文寫作中。從當前的教育理念中,小學的教學目標不僅是成績的提升,是需要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傊?,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對學生閱讀水平的培養(yǎng)是不容忽視的。
二、提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方法
(一)多元化的授課方式,帶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
在以往的語文授課中,教師一般都是讓學生直接朗讀課文,或者是老師直接進行閱讀,這種形式會造成課堂環(huán)境沉悶無趣,不能很好的激發(fā)學生對于閱讀課程的積極性,并且使學生的注意力不能集中在課堂上,降低語文授課的效果,導致不能完成教學目標。因此,教師應該利用多元化的授課模式,帶動課堂氣氛,喚起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致。近幾年,互聯(lián)網(wǎng)和電子產(chǎn)品逐漸普及,學生對其有著濃厚的興致,教師應該利用好信息時代帶來的便利條件,用先進的技術對授課形式進行創(chuàng)新,尤其是對于語文閱讀的教學,可以利用電教設備,通過視頻、音頻或者是短視頻的形式與課本內容相融合,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中的豐富資源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引導學生在語文課堂中集中注意力,增加課堂趣味性。
例如,在學習“中國的美食”的時候,可以給學生播放“舌尖上的中國”紀錄片,從視覺和聽覺上加深學生對于本節(jié)課學習的印象,并且產(chǎn)生強烈的好奇心,讓學生知道,一些特殊食物代表著不同的節(jié)日,不同地區(qū)飲食習慣都有所不同,如湖南重慶喜歡吃辣,東北喜歡吃米,西藏吃青稞是為了抵御高寒的高原氣候,從中了解中國飲食文化的精致和源遠流長。從教材內容出發(fā),通過電教設備擴展學生的知識領域。
(二)創(chuàng)建閱讀情景,與生活相結合
在語文的教學中,不能單單靠在課堂中的學習,需要讓學生在學習專業(yè)知識的基礎上,走出課堂,感受生活,讓學生能夠在內心深處真正感受到語言的魅力。結合教材內容,給學生創(chuàng)建閱讀情景,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教材中的內容,引發(fā)學生的思考。
例如,在學習“大自然的聲音”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課堂外真正感受一下大自然有哪些聲音,或者讓學生講一講在日常生活中聽到過哪些大自然的聲音,這時學生會七嘴八舌的說:“我家小區(qū)里有小鳥的叫聲”“晚上聽到了蟬的聲音”“我聽到了樹葉被風吹起來的聲音”,然后,教師再讓學生進行閱讀,這時會使學生在腦海中出現(xiàn)畫面感,感覺置身于大自然中,更能讓學生讀懂課本中的內容,激發(fā)學習樂趣。通過情景創(chuàng)設和與生活的結合,是強化閱讀指導的有效辦法,使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現(xiàn)有效落實。
(三)設置合理的學習目標,以學生為教學主體
小學生對于學習是有很強的惰性的,這就需要教師給學生制定合理的目標。但是要值得注意的是,針對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要設置不同的目標。設置的目標是學生通過努力就可以完成的,這也可以讓學生在達成目標后,產(chǎn)生成就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有利于閱讀課的順利開展,并且可以有效提升課堂授課的效果。與此同時,教師應該以學生為本,讓學生作為主體進行教學,使學生成為閱讀課堂的主人,加強學生的課堂參與感,并且給學生提供一個可以發(fā)揮自我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中可以暢所欲言,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鼓勵學生在良好的環(huán)境下拓展自己的思維,挖掘學生閱讀的潛能,這些都是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過程中非常關鍵的手段。教師也需要因人而異,因學生的個性情況,找到正確的教學手法,正視教學的目標,以便于保證教學的效果能夠得以快速的達成。
(四)在閱讀時注重閱讀指導工作
在語文閱讀課的學習中,由于學生的理解能力比較薄弱,所以,會出現(xiàn)很多不能理解的內容和詞句,如果教師沒有做好指導,就會導致學生對語文閱讀產(chǎn)生抵觸的情緒,不愿意主動去進行閱讀并且會放棄閱讀。只有讓學生從內心上喜歡上閱讀,才能實現(xiàn)閱讀的真正意義。首先,教師應該在學習中多與學生進行交流,明晰學生的興趣喜好,并針對學生喜歡的內容加強閱讀技巧的傳授。其次,可以組織小組學習的形式,讓學生有合作意識,布置一場表演課,讓學生把文章中的情景表演出來。在練習表演的過程中,學生會反復的鉆研文章和對關鍵語句進行背誦,這都可以更好的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掌握閱讀技巧。
結束語
只有開展有效的閱讀教學才能夠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以此激發(fā)學生閱讀的濃厚興趣,通過拓展內容豐富課堂閱讀活動,并及時給予學生肯定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只有通過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才能夠切合實際提升閱讀教學效率,為學生以后更好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麗娟.強化閱讀積累,提升寫作能力——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整合的有效性對策[J].亞太教育,2019(09):187.
[2]李莎莎.強化閱讀積累 提升寫作能力——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整合的有效性對策[J].考試周刊,2017(32):136.
[3]馬百亞.讓閱讀之花開放在學生的心田——芻議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12):66.
(山西省長治市上黨區(qū)向陽小學?山西?長治?04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