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瑤
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動指向和集中于一定對象的能力。對于幼兒來說,長時間集中注意力是比較困難的,有時候教室里飄起來一片小小的羽毛都會瞬間引起一片嘰嘰喳喳的討論,使得教師精心準備的活動無法實施。有些教師以命令式的口吻或說教式的語言教育幼兒,試圖抓回幼兒的注意力,可很多時候事與愿違。本文結(jié)合實例,談談教師如何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走進幼兒的世界。
幼兒喜歡五彩的顏色、卡通的造型以及詼諧有趣的授課方式。有的教師在與幼兒接觸時喜歡隨自己的心意打扮,很少嘗試夸張、卡通的衣服。筆者曾經(jīng)聽過一節(jié)青年教師的課,這位教師打扮清新淡雅,授課方式較為無趣。由于她年齡較小,教學經(jīng)驗不足,她在活動中出現(xiàn)了許多失誤,雖然她極力地想讓幼兒的注意力再回到她的身上,但始終沒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不能帶動他們的積極性。
記得剛踏上工作崗位的第一年,筆者總是扎著高高的馬尾,穿著簡單的T恤和牛仔褲,在幼兒的眼中筆者并沒有什么吸引力。此后筆者便改變了著裝風格,穿色彩絢麗的衣服,讓幼兒每天見到我都會驚訝,主動將自己的注意力放在筆者身上。記得一次教學活動中,筆者穿了一件印有一只很大的唐老鴨的印花T恤,筆者在課上問幼兒:“你猜猜小熊還會打電話給誰,告訴它春天來了?”彤彤大聲地說:“它會打電話給老師身上的唐老鴨。”聽了這個回答,教室里炸開了鍋,大家都在熱烈地討論著它們的電話內(nèi)容。筆者把T恤往前一拉,順著幼兒的意思,請他們扮演小熊,并和筆者身上的唐老鴨打電話,幼兒都很感興趣,這時他們的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在了筆者身上。
改變自身穿著是有效吸引幼兒注意力的方式,教師可以穿幼兒喜歡的衣服,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能自主、自愿地學習。
1.圖片。幼兒往往會被一些生動、有趣的圖片所吸引,教師在備課時,要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選擇適合的圖片,以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例如,《落葉》是一篇十分優(yōu)美的散文,但散文里的形容詞、情景對幼兒來說有些陌生。教師可以找一些合適的圖片,讓幼兒明白散文的內(nèi)容,理解散文的意境美。教師可以在網(wǎng)絡上找各種各樣與散文內(nèi)容對應的落葉圖,還可以選擇一些輔助軟件,如PS、美圖秀秀等,將場景中的內(nèi)容組合起來,讓幼兒看到散文中的情景,真正感受散文的魅力。
2.動畫。在動畫片與圖書之間,幼兒大多會選擇動畫片,動畫的效果、形象的聲音對幼兒更有吸引力。教師可以結(jié)合動畫的形式,讓幼兒在觀看動畫的過程中增長知識、增加經(jīng)驗。例如,在教授《春雨的色彩》一課時,教師可以將網(wǎng)上的視頻或自制的flash插入課件,讓幼兒親眼看看什么是春雨,春雨到了哪里,春雨和其他朋友發(fā)生的故事,等等。
3.音效。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巧妙運用音效,讓幼兒對聲音的來源產(chǎn)生興趣,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例如,幼兒喜歡模仿各種小動物的聲音,教師可以在課件中加入動物叫聲的音效。另外,音效的音量應控制在40分貝以下,分貝過高的聲音會降低幼兒的專注力。
在一些科學、數(shù)學等活動中,實物比視頻、圖片等更能加強幼兒對生活中的事物的了解。教師在備課時,要準備合適的內(nèi)容,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提升教學效果。例如,在認識電池正負極時,教師準備了電池和手電筒,讓幼兒在看的同時進行觸摸,感受正極與負極有哪里不一樣,怎樣組裝電池手電筒會亮。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幼兒會對生活中偶然見過或從未見過的事情抱有很大的興趣,他們想知道這是什么。當幼兒成群結(jié)隊討論的時候,就說明他們找到了共同的興趣。教師要善于觀察幼兒,發(fā)現(xiàn)幼兒的興趣所在,利用幼兒的興趣開展教學活動。
小班幼兒常會對顏色鮮艷、可愛漂亮的東西感興趣。因此,在活動中,教師可以選擇他們喜歡的卡通人物或可愛的動植物作為主人公,用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式進行教學,讓幼兒和喜歡的東西一起游戲、活動,這樣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中班幼兒開始對自然界的事物感興趣。筆者發(fā)現(xiàn),在教室的自然角里總會出現(xiàn)一兩只小螞蟻,當幼兒看見螞蟻時,第一反應是先去看看,然后抓到桌子上玩。筆者抓住了幼兒的興趣點,讓他們了解螞蟻的外形、生活習慣、群居現(xiàn)象,讓幼兒認識螞蟻的團結(jié)、努力、勤勞的品質(zhì)。在進行興趣教學后,幼兒再次看到螞蟻,就會和伙伴一起討論它們出來是做什么的,之后要去哪里,到了冬天會怎么樣?;氐郊液?,幼兒也會滔滔不絕地與爸爸媽媽說著有關(guān)小螞蟻的故事。
大班幼兒的知識面開始拓展,他們的知識并不僅僅來源于教師的教授。如果幼兒圍繞某一事物討論得十分激烈,就說明他們對這件事情很有興趣,在這時,教師要順著幼兒的興趣,適當調(diào)整教學過程。例如,在科學活動“蠟燭燃燒的秘密”中,幼兒看見被杯子蓋住的蠟燭熄滅時都發(fā)出了驚嘆聲,想馬上知道原因。這時,幼兒的注意力都十分集中,教師要趁機引出氧氣這一知識,讓幼兒了解蠟燭燃燒需要氧氣。
當幼兒持續(xù)堅持某件事情的時候,他會感到疲倦。這時教師不能責怪他,想要幼兒再次集中注意力,就需要一個契機。
耳熟能詳?shù)膬焊?、驚訝的感嘆詞、夸張的語氣,這些都能再次讓幼兒集中注意力。例如,教師可以說“小眼睛看教師”“眼睛看著誰”“小眼睛找找我”等,讓幼兒快速將視線放在教師身上。當幼兒的思想不再集中,開始想東想西時,教師可以說一些夸張的話,讓幼兒被自己的話語吸引。
在幼兒走神時,教師只需要一個有趣的手勢就能很好地吸引幼兒。例如,當幼兒吵鬧或在討論其他無關(guān)的事情時,教師可以用手做出鳥兒即將飛翔的姿勢,對幼兒說:“你嘴巴里的小鳥要飛到前面去咯?!边@樣幼兒既能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也能隨著手的方向?qū)⒁暰€移到正確的地方。在教學中,為了不影響正常的教學過程,有時教師只需要用手在發(fā)呆的幼兒眼睛前晃一晃,或摸摸頭,就能讓幼兒重新回歸教學活動。
教師可以巧用上述方法,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在教學活動中學得知識,得到成長。
(作者單位:昆山市周市鎮(zhèn)白塔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