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晶
摘 要:合作學習是把“合作”的觀念引進課堂,在教學中增加了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形式,把集體教學、小組教學、個別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隨著我國教育改革政策的不斷更新,合作學習也成為我國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教學模式。但基于一直以來傳統(tǒng)集體授課教學模式的影響,在小學美術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還存在一些共性問題,本文就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合作學習;小學美術;開展
引言:
目前小學美術創(chuàng)新教育已經(jīng)成為當今世界少兒美術教育的新理念和新趨勢[1]。小學美術教學采用集體授課模式時,氣氛較沉悶,無法提起學生興趣,久而久之授課與聽課就只是應付,失去了教學內在的意義。合作學習則是以培養(yǎng)學生積極性,提高能動性為出發(fā)點,根據(jù)學生的性格、性別、成績、學習能力以及家庭生活背景均衡分組合作,達到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相互合作,共同成長進步的教學目的。
一、小學美術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
1.課堂紀律喧嘩問題
合作學習是差異個體的組合,不同性格的學生,課堂紀律也會大相徑庭。但凡合作學習就會有交流,就會有或大或小的噪音,對于性格內向的學生可能會只接受不輸出,不善于表達;對于性格外向的學生則是隨意表達,是否切合主體,并不是他們關注的重點。小學仍是學生與人交際的初級階段,各方面不成熟,再加上家庭環(huán)境因素,課堂喧嘩是小學美術合作學習過程中常見問題。
2.“師與生”地位不平等問題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經(jīng)常以老師為主導,學生附和的授課方式為主,從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合作學習雖可以有效避免傳統(tǒng)模式弊端的發(fā)生,但在中國大多數(shù)學生家長的慣性思想中,老師就是課堂的主導,長期熏陶下,學生的觀念里,就是要聽老師的話,服從老師的安排,沒有自己的選擇權利。
3.學生之間陌生,交流少問題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經(jīng)常以老師為主導,學生附和的授課方式為主,從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合作學習雖可以有效避免傳統(tǒng)模式弊端的發(fā)生,但在中國大多數(shù)學生家長的慣性思想中,老師就是課堂的主導,長期熏陶下,學生的觀念里,就是要聽老師的話,服從老師的安排,沒有自己的選擇權利。
二、小學美術合作學習問題解決對策
1.創(chuàng)新設計互動形式,高效利用課堂時間
教師可以通過第一周觀察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根據(jù)不同表現(xiàn),合理分組,將易動、好靜同學均衡分配,針對不同的組合下達不同的任務,同時輔助課堂提問或互動環(huán)節(jié)解決特別調皮學生的干擾問題,將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繪畫主體及自己的作品當中。例如:在二年級美術上冊《流動的顏色》一課中,教師可以設計紅、黃、藍三種顏色混色觀察的任務,小組成員每人各滴一種顏色在畫紙上,安排較為調皮的學生用吸管吹顏料,使其混合均勻,隨后可讓較內向的學生回答顏色變化過程,其他同學補充,這樣不僅激發(fā)學生對美術的好奇心,而且分工協(xié)作的同時,每個個體的弱點也得到了針對性鍛煉,分散了個別學生好動貪玩的注意力,將關注點集中在了課程主題上,有效避免了課堂喧嘩的弊端。[2]
2.建立平等地位,教師參與合作
老師與學生之間的問題在于地位高低差異,長期以來的觀念誤區(qū)在于老師是權威,學生是聽眾,導致缺少溝通,講與聽不能融合的有效教學。這需要教師、家長、學生三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實現(xiàn),教師可以將自己編入學生小組,學生的角色去開展合作學習教學,建立“師與生”的平等地位,增加學生的信任度,從而逐步改變學生的被動學習習慣,轉變?yōu)橹鲃訉W習,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不同程度上會反射給家長,從而逐步改變家長的觀念,從而達到良性循環(huán)的和諧模式。例如:在《裝飾自己的名字》課程學習中,教師將自己的名字寫出,讓小組合作結合他們想象中老師的特點,對老師的名字進行大膽設計,著色及材料裝飾。掌握基本功的同時,也讓學生通過繪畫表達他們眼中的老師形象,之后,讓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設計和著色的想法,表達出真實想法。最后,安排回家后為自己的爸爸、媽媽設計一下名字,間接增加家庭成員的互動,有助于合作學習中“師與生”矛盾從根本上的解決。
3.開展“面對面”合作模式,促進學生之間的好感
現(xiàn)在大多數(shù)的孩子都活在自己的小世界,學校生活很長一段時間后,自己的同班學生有的只是見過,但叫不上名字,以至于不熟悉就不了解,合作學習就很難順利進行。這就需要教師針對此矛盾,除了要告訴學生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外,還要從課程設計上下功夫,讓學生親身體會合作學習的益處。例如:在《畫出你的想象》課程中,將學生分成兩組,面對面坐下,教師下達任務,要求畫出你對面同學想象的最喜好的一件物品,這樣就需要雙方相互交流,合作繪畫,隨后,讓學生之間相互表達最喜歡的物品是什么,最喜歡的顏色以及哪些地方繪畫方式和著色是自己最喜歡的等附加問題,最后,老師總結,某同學是線條應用上的最佳,另一個同學是色彩搭配上的最佳等等,這樣從不同方面劃分學生的優(yōu)勢,可以使學生互相佩服,認識自己優(yōu)缺項,促進互學互進的合作氛圍。同時,在無形中使同學互交了朋友,也解決了學生無交流的矛盾。[3]
綜上所述,合作學習在小學美術教學開展中,會遇到因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帶來的一些問題,但通過創(chuàng)新設計互動形式,建立平等地位,促進學生之間好感合作活動的開展,問題都可以逐步弱化,最后達到避免。合作學習教學方法,從根本上提高了學生主動性及合作意識,是適應當今社會發(fā)展最有效的教學策略之一,值得我們教學工作者研究并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武婷. 小學美術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 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7(6).
[2]王麗.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力[J].基礎教育課程.2019(22).
[3]王蓓蓓. 小學美術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 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