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迪
摘 ?要: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教師面對的是年齡小的群體,學生被動地學習必然會造成學習能力薄弱的問題。教師在新的課改發(fā)展背景下,應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發(fā)揮情境教學法的優(yōu)勢作用,改善學生在語文課堂中學習效率低下的問題,讓學生成為語文課堂中真正的主人,有助于促進學生主動探究學習語文知識。情境教學法是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方法,強調學生在情境中探究語文知識。學生在新的學習環(huán)境中學習的動力也能有效調動,從而實現(xiàn)高效率學習的目標。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境教學法;應用價值
引言
教學情境是指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和小學生本身的特點所營造的情感氛圍,能在身臨其境下,調動小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多種感覺器官,并能活躍他們的語文思維,促使他們從多個角度入手思考問題。因此,在新課改下,教師應該合理選擇情境,用飽滿的情緒帶動課堂氣氛,以促使小學生自發(fā)地投入語文知識的學習中。
一、情境教學法應用價值體現(xiàn)
(一)促進學生欣賞力提升
小學語文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舉措,教師自身要轉變教學觀念,以學生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為目標展開教學,通過將情境教學方法科學應用,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理解能力有助于提升,通過音樂情境以及視頻情境創(chuàng)設的方式,學生在情境中對語文知識的學習理解能力有效提升。小學生由于理解能力比較有限,學生對聲畫的內容比較感興趣,教師可以結合學生認知特點,創(chuàng)設生動的聲畫情境,有助于學生主動進入到語文知識的世界中去。
(二)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
語文教學工作開展當中為能從整體上提升學生學習質量,教師要營造趣味化的教學課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學生的思維在情境化當中活躍起來,理解能力自然也能有效提升。情境化教學的方式改變了傳統(tǒng)靜態(tài)化教學的現(xiàn)狀,學生在動態(tài)化的情境當中學習語文知識,趣味化情境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為課堂教學活動順利開展打下基礎。
二、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一)創(chuàng)設虛擬情境,凸顯本文意境美
小學語文教材課文有許多意境美的描寫,特別是古詩詞內容的意境美,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文學鑒賞能力、審美能力、人文素養(yǎng)。然而由于小學生尚未形成良好的抽象思維,因此在理解文本意境美時困難較大,需要教師采取科學方法,幫助學生挖掘并領會文本意境美,在此過程中,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法具有巨大應用價值,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創(chuàng)設虛擬情境,借助音樂、視頻、動畫、圖片將文本語言描繪意境生動展現(xiàn)于學生面前,便于學生走入文本意境,發(fā)現(xiàn)其中的美,深刻領會文本含義,加深學習印象,降低學生學習難度,達到輕松愉悅的教學狀態(tài)。例如,在四年級(部編版教材)《雪梅》這首古詩教學中,教師為了將盧鉞筆下描繪的“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景象展示出來,采取了多媒體創(chuàng)設虛擬教學情境的方法,將大雪飄飛、梅花綻放下雪與梅的“爭執(zhí)”生動還原在語文課堂上,學生著眼于眼前的美景,思考雪與梅誰更美呢,在激烈討論后明白了作者借景抒情表達的人和事物各有所長,應取長補短的深刻道理。多媒體教學技術支持下的虛擬情境,降低了學生古詩學習難度,學生在意境美中理解古詩內容,隨著多媒體課件的配合有感情吟誦古詩,避免了死記硬背古詩的不良學習現(xiàn)象,提升了古詩教學效率,讓學生愛上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不再恐懼和抵觸古詩詞學習,而是能夠從發(fā)現(xiàn)美、領會美、傳遞美的審美角度出發(fā),主動接觸并學習更多古詩詞。
(二)生活化情境
小學語文是一門語言類的學科,涉及的知識點多且雜,對小學生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要求較高。這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可從小學生喜聞樂見的實際生活入手,創(chuàng)設相應的情境,以拉近他們與所學知識之間的距離,激發(fā)他們內心真實的情感。例如,在部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學習《那個星期天》部分內容時,課程標準要求小學生抓住關鍵詞,體會作者一天內的情緒變化。這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可創(chuàng)設如下情境:媽媽答應周天帶小明去游樂場玩,但周天的時候,卻因為其他事情耽擱了,請大家站在小明的角度上談一談感想。這樣的場面學生大多數(shù)都有過類似的經歷,期盼了好久的事情,最終也沒有發(fā)生,那種失望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在特定的生活化場景下,小學生的情緒更為激動,內心有較多的話語想要表達,教師先讓學生寫下自己心里的想法,然后在全班進行交流,從滿懷希望到大失所望,從興高采烈到垂頭喪氣,一天內的情緒跟過山車一樣。有了充足的討論和交流之后,教師講述課文時,他們的注意力往往更為集中,對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也將更深刻。
(三)多媒體情境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借助多媒體的視頻、動畫、聲音等創(chuàng)設情境,能突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局限,促使小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進而能使他們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獲取更多的感性認識。例如,在學習部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狼牙山五壯士》部分內容時,僅靠課文描述,小學生很難體會到壯士們視死如歸、英勇就義的偉大精神。這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可借助多媒體播放相關的視頻片段,帶領小學生回到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當他們看到壯士們?yōu)榱搜谧o群眾和連隊轉移,走向狼牙山的頂峰縱身跳崖的那一刻,他們內心也較為激動,這能激發(fā)出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懷,促使他們珍惜現(xiàn)在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結束語
總之,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教師要靈活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借助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虛擬情境,凸顯文本意境美,豐富學生實踐情境,充分利用情境教學不斷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李志秀.探究互動情境教學方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課外語文,2021(6):69-70.
[2]雷冰玉.融情于景:小學語文情境教學淺析[J].名師在線,2021(5):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