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美麗
摘要:德育在青少年的成長發(fā)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培養(yǎng)學生思想品質與道德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也是歷史的傳承??紤]到高中生思想道德方面的現實情況,教師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應滲透立德樹人理念,優(yōu)化政治教學設計,創(chuàng)新政治教學的呈現方式,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保證高中政治教學有效性的提高。
關鍵詞:高中;政治教學;立德樹人;滲透
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要將立德樹人作為教育教學的根本任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yè)的建設者與接班人。其中,高中作為學生青春期發(fā)育與三觀形成的重要階段,對學生的未來成長和發(fā)展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與此同時,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也使得學生在海量信息充斥和多元價值碰撞中極易迷失人生方向。因此,高中政治教師在為學生傳道授業(yè)解惑的同時,必須注重對學生思想品德素質的整體提升,恪守立德樹人理念,展開高中政治教育教學,以此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與發(fā)展。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現狀
1、教師職業(yè)素養(yǎng)不足,教學方式枯燥
新修訂的課程標準指出,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是以核心素養(yǎng)為主導的活動型課程。“活動型”三個字則強調了思想政治的教學方向應是偏向于實踐的。然而縱觀高中的思想政治課,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實踐少,識記多。其原因主要有在平時的教學經驗中,教師總結到實踐活動對于學生們的成績提高作用并不大,無法接受并適應當下高考的壓力,而識記已經成為學生與老師一種默契的教學方式。在高中的思想政治課中,教師們考慮到學生面臨的各種考試以及學生數量之大,往往會傳授較為綜合的知識點,并且采取比較生硬的教學方式,缺少與學生的獨立教育,以及在思想政治方面很難做到對每個學生因材施教,進行從外到內的心理教育。
2、學生學習狀態(tài)消極,自主學習能力差
當今學生們普遍認為思想政治教學內容是非??菰锏?,由于實踐活動較少,高中的思想政治教學往往僅僅停留在知識層面,同時知識內容更偏向應試教育,自然削弱了學生們的積極性,學生們只會將其當做必須完成的任務,而不是發(fā)自內心的出于興趣去學習,導致對一些知識難以理解,并且記憶起來也非常困難。然而會發(fā)現,到了社會上以后,因為知識儲備不夠以及缺少實踐,導致很難對社會上一些事件作出合理地判斷,偏離正確的政治方向。
二、立德樹人理念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滲透作用
立德樹人,立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大德;樹人,樹的是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這就要求在素質教育的強大推動下,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德育教育占據著不可比擬的地位。在以往高中政治課堂教學過程中,過于注重知識和智力方面的教育,沒有對學生的品德教育給予高度重視,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和進步,而且與素質教育理念也出現了極大的差異性,無法很好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和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對于高中政治來說,屬于人文學科之一,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加強立德樹人理念的滲透和應用,可以不斷優(yōu)化課堂教學內容,加強教材資源的應用,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將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激發(fā)出來,并且在社會實踐活動的帶動下,可以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確保與教育教學規(guī)律、學生發(fā)展規(guī)律相符合,推動學生健康發(fā)展和進步,從而促進學生德育教育的順利進行。由此可以看出,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加強立德樹人理念的應用和滲透是至關重要的。
三、立德樹人理念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
1、挖掘教材文本資源,優(yōu)化教學內容
傳統(tǒng)高中政治教學的內容較為繁瑣、復雜,并且知識難度比較大。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高中政治教學也走上了新臺階,將大量的社會核心主義價值觀融入到教材內容中,引領青少年不斷前進。為此,政治教師在對立德樹人理念進行滲透的時候,要深入挖掘教材中所包含的內容,從而將教材中所包含的品德行為、精神力量全部都呈現在學生眼前。另外,教師在對這些知識內容進行闡述的時候要加強與實際生活相結合的理念,使學生對這些知識有更好的理解與接收。此外,教師在分析教材的時候還要對隱藏的價值信息進行挖掘,讓學生感受到價值的引領,并且在知識學習中感受人與人之間相處的誠信、平等。
2、結合社會實踐,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對學生實踐給予了高度重視,可以將學生的價值觀念提升上來,而且還可以充分了解知識內容,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和覺悟,為形成良好的人格奠定堅實的基礎。比如人教版在“文化創(chuàng)新途徑”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實際中的例子進行深入分析,以此來進行教學,從而探究其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對相關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方面的內容進行搜集和整理,而且還要整合深厚文化底蘊的城市,引導學生進行相應的調查,為制定文化遺產保護方案提供一定的依據。
3、以品德為核心,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在高中政治的授課過程中,政治教師需在明確教學任務與目標的基礎上,重視對學生道德修養(yǎng)的培養(yǎng)的鍛煉,并以品德為核心,展開對學生的政治授課。同時,在課程知識的講授過程中,教師需要多與現實生活相聯系,從而引發(fā)學生對其中所蘊含的思想道德品質加以思考,以此達到提升學生道德修養(yǎng)的目的。例如,在講授《神奇的貨幣》一課內容時,教師在進行貨幣知識內容講解的同時,需要引導學生明白“取財有道”的思想品質。首先,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樹立優(yōu)良的金錢價值觀,讓學生真切明白,人們理應依靠自己的雙手,通過辛勤勞動和奮斗獲取屬于自己的財富,而非依靠旁門左道的坑蒙拐騙去騙取一些不義之財。例如,通過觀看盜竊犯緝拿或是罪犯判決記錄等視頻的方式,使學生真切明白不義之財得來的風險;然后,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消費觀念,使學生明白勤儉節(jié)約與量入為出的道理。例如,通過鼓勵學生記錄個人一周消費的方式,使學生將一些不必要的開支省去,并將節(jié)約下來的金錢存好,留待后用,以此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金錢花費習慣;最后,幫助學生樹立有良好的“用錢觀”,使學生明白只有將財富用于對人民和社會發(fā)展有益的地方,才能夠真正實現個人的人生價值與社會價值。例如,通過《感動中國》視頻中一些感人事跡的播放,使得學生明白實現個人價值的重要性,以品德教育為核心,展開日常的政治知識教學,以此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綜上所述,高中政治教學的核心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的基礎知識與基本素養(yǎng),促使學生由形象性道德情感向倫理性道德情感發(fā)展。考慮到當前高中生整體的思想道德水平,以及高中政治教學面臨的困境,在政治教學中滲透立德樹人理念,優(yōu)化政治教學設計,加強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生活的聯系,創(chuàng)新呈現方式,深入挖掘教材文本資源,提高學生的道德認知與道德行為,保障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小波.高中政治教學滲透立德樹人理念的實踐探索[J].文理導航(上旬),2018(11):83.
[2]盧小平.關于高中政治教學滲透立德樹人理念的實踐探討[J].學苑教育,2018(1):11.
[3]陳躍. 高中政治教學滲透立德樹人理念的實踐探索[J]. 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 2016(11):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