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慶榮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全身麻醉方法對腹腔鏡膽囊切除(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術后早期認知功能的影響。方法:2014年5月~2015年12月,A組、B組、C組各入選患者30例,分別采用采用全憑靜脈麻醉、全程吸入麻醉、靜吸復合麻醉。結果:所有手術均獲得成功,未見術中嚴重并發(fā)例,未見退出例。術后12h,A組、B組、C組認知功能評分低于術前1日,術后1周高于術后12h,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組認知功能障礙發(fā)生3例,B組7例,C組5例,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不同全身麻醉方法對LC術后早期認知功能的影響差異不顯著,但都可能引起認知障礙。
關鍵詞:術后認知功能障礙;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全身麻醉
【中圖分類號】R782.05+4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13--01
術后認知功能障礙(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COD)是手術常見并發(fā)癥,是指術后發(fā)生的記憶力、邏輯思維能力、自主活動能力減退的一種可逆的、具有波動性等癥狀表現(xiàn),是手術常見并發(fā)癥,輕則延長住院時間、增加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重則可引發(fā)嚴重不良事件如墜床[1]。POCD的具體發(fā)病機制尚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與麻醉藥物、途經密切相關。本次研究試對比全憑靜脈麻醉、全程吸入麻醉、靜吸復合麻醉LC術早期認知功能差異,評價不同麻醉方式優(yōu)勢利弊。
1資料及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2014年5月~2015年12月,醫(yī)院收治并擬行LC術治療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擇期手術,非急診;②年齡>18歲。③未合并其它重大疾病;④無麻醉禁忌癥;⑤可配合研究;⑥ASAⅠ、Ⅱ級;⑦術前未合并原發(fā)性認知、精神障礙;⑧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⑨未服用可影響精神藥物;⑩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不符合納入標準;②麻醉風險Ⅲ級。退出標準:①手術失敗;②中轉開腹;③術中嚴重并發(fā)癥。共納入患者90例,其中男38例、女52例,年齡35~68歲、平均(52.3±8.2)歲。BMI19.0~30.8kg/m2,平均(24.0±3.5)kg/m2。B超聲評價手術難度Ⅰ級58例、Ⅱ級32例。合并高血壓52例、糖尿病10例。小學及以下16例、中學及中專45例、大專及以上29例。據入院順序,將患者隨機分為A組、B組、C組各30例,三組患者年齡、性別、病情、手術風險的臨床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入室或,常規(guī)心電、腦電、呼吸與循環(huán)監(jiān)護。術前鹽酸戊乙奎醚0.1mg/kg靜注。A組:采用全憑靜脈麻醉,0.05mg/kg咪達唑侖+3μg/kg芬太尼+0.3mg/kg依托咪酯+維庫溴銨0.1mg/kg。去氮給氧后,2~3min,快速插管,機械通氣,持續(xù)靜脈被褥丙泊酚100~150μg/(kg·min)與瑞芬太尼0.2~2.0μg/(kg·min),間斷靜注維庫溴銨。B組:采用全程吸入麻醉,采用0.3mg/kg+3μg/kg芬太尼+七氟醚誘導麻醉,必要時給予維庫溴銨,全程給予異氟醚維持。C組,采用靜吸復合麻醉,誘導與全憑靜脈麻醉相同,注入丙泊酚、瑞芬太尼與復合吸入<2%異氟醚維持,據需要追加肌松藥物。單容量控制模式控制通氣,Vr 8-10ml/Kg,呼吸頻率12~16/min,呼吸比1:2。調整呼吸機參數(shù),將PETCO2維持在30~45mmHg。術后自然蘇醒,部分患者給予新斯的明、阿托品拮抗肌松藥殘留作用。
1.3觀察指標
術前1日、術后12h、術后48h、術后1周,采用簡易精神狀態(tài)量表(MMSE)評價患者認知功能。認知功能下降例(評分下降2分)
1.4統(tǒng)計學處理
收集數(shù)據建立WPS xls數(shù)據表,以SPSS18.0軟件進行數(shù)學統(tǒng)計,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或非參數(shù)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數(shù)(n)或率(%)表示,比較采用校正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所有手術均獲得成功,未見術中嚴重并發(fā)例,未見退出例。術后12h,A組、B組、C組認知功能評分低于術前1日,術后1周高于術后12h,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A組認知功能障礙發(fā)生3例,B組7例,C組5例,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本次研究顯示,不同類型全身麻醉對LC患者認知功能影響無顯著性差異,患者術后PCOD發(fā)病率均在10~30%之間。全身麻醉作用區(qū)域廣,中樞神經系統(tǒng)受到普遍抑制,但藥物代謝速度快,當藥物被完全代謝后,患者認知可迅速恢復。許多研究均證實,不同藥物對認知功能的影響不盡相同,有報道顯示多拉司瓊、地佐辛、順阿曲庫銨等認知功能影響不顯著,戊乙奎醚、右美托咪定等具有一定的腦保護作用[2]。
綜上所述:不同全身麻醉方法對LC術后早期認知功能的影響差異不顯著,但都可能引起認知障礙。
參考文獻:
[1]Deiner S,Silverstein J H.Postoperative delirium and cognitive dysfunction[J].Br J anaesth,2009,103(1):41-46.
[2]Dallasen R M,Bowman J D,Xu Y.Isoflurane doesno cause neuroapoptosis but reduces astroglial processes in young adult mice[J].Med Gas Res,2011,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