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啟蓉
摘 ?要:勞動創(chuàng)造了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zhì)財富和精神財富,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因為有了勞動才有了人類社會,所以勞動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而小學生是國家的希望,教師在進行語文教育時也應該重視學生的勞動技能的培養(yǎng)。
關鍵詞:小學語文;勞動技能;融合
隨著社會不斷發(fā)展,人民生活質(zhì)量顯著提高,父母都想要為孩子創(chuàng)造更好的生活條件,所以小學生對于勞動的參與度相對較低,導致很多人小學生無法理解勞動的重要性,缺乏勞動意識,而語文是一門基礎性的學科,小學教材里也有許多關于勞動方面的內(nèi)容,這為教師開展勞動教育奠定了很好的基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充分挖掘這些文本內(nèi)容信息,將合理的勞動知識傳授給學生,從而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念。
一、語文教材中的勞動培養(yǎng)
教材是語文教師組織教學的主要工具,學生可以通過教材習得漢字、詞語等基礎知識,同時也會對他們?nèi)松^、價值觀和世界觀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那我們在開展勞動教育的同時也可以充分挖掘語文教材里的相關知識,巧妙地將勞動知識傳授給學生,小學教材里選取的內(nèi)容都是經(jīng)過篩選符合小學生認知規(guī)律的,大多出自名家之手,對這些課文內(nèi)容進行深入解釋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內(nèi)容,同時也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勞動習慣和勞動意識。例如在講解《落花生》這一篇課文時,它雖然是在教導孩子們長大了要做一個腳踏實地不貪慕虛榮且對社會有用的人,但是在課文中講到了關于花生的種植過程,要通過買種、翻土、播種、澆水等一系列勞動過程以后才能夠收獲豐富的花生,教師在教會學生認識生字詞的同時就可以延伸到勞動教育方面的知識,向同學們講述就算是一個平平無奇的食物,也要經(jīng)過復雜精心的培育才能收獲美味的果實,每一種食物的生長過程都不簡單,所以我么在日常生活中一定不能浪費糧食,要懂得珍惜每一個人的勞動成果,這就是語文教學中勞動教育的意義所在。教師在講解這篇課文時不僅要教會學生做一個腳踏實地的有用之人,而且還要懂得珍惜農(nóng)產(chǎn)品,因為不管任何一種農(nóng)產(chǎn)品,都飽含了眾多勞動人民的辛苦付出,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的勞動意識。
二、語文課堂里的勞動培養(yǎng)
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占據(jù)主體地位,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要求改變教學方式,真正的將課堂歸還給學生,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教師起引導作用,課堂變成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這樣不僅能夠帶動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而且還能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提高課堂效率,因此教師要把握好課堂教學的機會,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推動勞動教育的實施。例如在講解《田家四季歌》這一篇課文時教師講解完生字詞和課文內(nèi)容以后,可以拓寬思維,讓同學自己搜索我國的四季分別會有哪些節(jié)氣,每一個節(jié)氣對應的會做什么,同學們可以分成不同的小組,進行搜尋。四季交替變換,對于農(nóng)家人來說掌握節(jié)氣變換的規(guī)律非常重要,因為這關系到一年的收成,教師可以讓學生回家詢問自己的父母,或者去農(nóng)家田地里參觀一下,最后將自己收集到的資料通過多媒體以圖片、視頻、音頻等方式來向大家呈現(xiàn)自己的成果,讓同學們了解生產(chǎn)勞動也是要根據(jù)時令而動,要遵循自然規(guī)律才能夠得到有效的回報,也讓同學們通過收集不同的勞作經(jīng)驗體會到勞動人民的智慧光芒。這樣讓給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收集,親身體會,全身心的參與到整個學習過程中,做學習主導者,能夠讓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理解更加深刻,同時也能學到更多的勞動知識和技能,發(fā)展自然勞動教育。
三、實踐活動與勞動教育
語文雖然是一門較偏向于理論的課程,教學的一大目的就在于應用,許多教師都忽略了除了知識教育的其他教學過程,出現(xiàn)小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較為薄弱的問題,但是實踐才是理論的來源,而理論的學習最終也是作用于實踐指導,所以在進行理論學習的同時,實踐活動也要引起重視,實踐活動也是勞動技能教育的一個重要載體,教師可以通過安排有效的實踐活動來幫助學生習得勞動技能,教師可以開展一個以勞動為主題的班級活動,生活與勞動是密不可分的,教師可以安排在日常生活中有過勞動經(jīng)歷的同學來為大家示范和講解日常生活中的勞動技能,例如洗碗、做飯、拖地、洗衣服等等這些看似簡單的日常生活勞動,有哪些竅門兒,怎樣才能夠把它又快又好的完成,對于沒有實踐過的同學,教師可以鼓勵同學們在聽完經(jīng)驗以后回家去仔細觀察自己的爸爸媽媽在做的過程是怎樣完成的,看完以后在長輩的監(jiān)督下自己親身實踐,獨立完成家務活動,檢驗一下自己有沒有掌握要領,同時將自己的體會寫成一篇作文,強化學生對于勞動的價值與意義的理解,體會勞動的魅力,并鼓勵同學們繼續(xù)發(fā)揚勞動最光榮的先進思想,繼續(xù)堅持在家為父母做更多力所能及的事,學習更多的勞動技能,為將來的獨立自主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小結
不管是語文教育還是勞動技能教育都是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的學到知識、運用知識,將自己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現(xiàn)實生活中。教師通過發(fā)掘語文教材、融合課堂教學、開展實踐活動等途徑將兩者進行有效的融合,通過這樣的策略使教學課堂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更有活力,激發(fā)學生習得更多的知識和技能,為他們以后參與社會實踐奠定更扎實的基礎。都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方法學會了,學生就能通過學到的技能舉一反三,在日后的生活里獲得源源不斷的新知識。
參考文獻:
[1]賈雪英.勞動教育有機融入小學語文教學策略研究[J].家長,2021(27):92-93.
[2]白凱奮.關于小學語文教學與勞動技能培育融合的思考[J].課外語文,2021(28):37-39.
[3]謝玲. 小學語文教學滲透勞動教育探析[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20.
[4]高鑫悅. 勞動教育融入小學課堂教學的實踐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21.
(作者單位:重慶市巫山縣南峰小學,重慶 ?40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