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勝男,李紅芹,連 鑫,滕昊林
(吉林大學第一醫(yī)院 泌尿外二科,吉林 長春130021)
移植腎輸尿管梗阻是腎移植術后常見的泌尿系統(tǒng)并發(fā)癥,可發(fā)生于術后任何時間,其發(fā)病率隨腎移植術后時間的增加而增加[1],若不能早期診斷及治療,易導致移植腎喪失功能?,F將吉林大學第一醫(yī)院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23例移植腎輸尿管梗阻患者的診治情況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23例移植腎輸尿管梗阻患者,其中男性15例,女性8例,年齡22-70歲?;颊咝g前無明顯膀胱病變,供腎動靜脈與受者髂外動脈、髂外靜脈行端側吻合,供腎輸尿管與受者膀胱行膀胱外粘膜下隧道法吻合,常規(guī)留置輸尿管內支架管,手術過程順利。
1.2 診斷標準(1)少尿或無尿;(2)血肌酐升高或不降;(3)彩超提示移植腎輸尿管擴張;(4)經皮移植腎造瘺順行造影明確輸尿管梗阻,或移植腎MRI水成像顯示腎盂輸尿管擴張。
1.3 診斷及治療患者出現上述癥狀后,需排除排斥反應、藥物性腎損害和血管并發(fā)癥等因素,同時行移植腎彩超篩查。23例患者中14例表現為少尿或無尿,8例表現為血肌酐持續(xù)升高,1例表現為切口漏尿?;颊呔薪浧ひ浦材I造瘺順行造影或移植腎MRI水成像明確梗阻部位及梗阻程度。4例行順行球囊擴張(1例失敗后改為移植腎輸尿管膀胱再植術),12例行移植腎輸尿管膀胱再植術,6例行移植腎輸尿管-自體輸尿管吻合術,1例為輸尿管誤扎行輸尿管端端吻合術,術后均留置輸尿管內支架管。
23例患者移植腎輸尿管梗阻原因為:15例輸尿管或輸尿管膀胱吻合口狹窄,輸尿管周圍感染致穿孔1例,輸尿管結石6例,輸尿管誤扎1例。23例患者腎移植術后血肌酐為101.7 μmol/L,移植腎穿刺造瘺前血肌酐為197.6 μmol/L,經皮移植腎穿刺造瘺術后血肌酐為115.3 μmol/L,手術治療后1周血肌酐為87.4 μmol/L?;颊呔R床治愈,術后無移植腎輸尿管并發(fā)癥發(fā)生。
移植腎輸尿管梗阻是腎移植術后常見的泌尿系統(tǒng)并發(fā)癥,相關文獻報道其發(fā)生率1%-8.3%[2],本研究其發(fā)生率為1.6%。根據發(fā)生時間可分為早期梗阻和晚期梗阻。早期梗阻多發(fā)生于術后1-3天,多為急性,突然無尿或少尿,彩超可提示腎盂輸尿管擴張不明顯但張力增高,血肌酐持續(xù)升高或不降。以下原因可導致早期梗阻的發(fā)生:(1)輸尿管膀胱吻合口過小,吻合過緊、過密,致使吻合口狹窄;(2)術中止血不充分,腎盂輸尿管產生的血凝塊堵塞吻合口;(3)輸尿管留取過長,術后出現扭曲、折疊;(4)腹壁下動靜脈、精索、引流管壓迫;(5)供腎倒置,吻合時間延長,導致輸尿管迂曲;(6)急性排斥致移植腎周圍淋巴囊腫壓迫輸尿管。晚期梗阻多發(fā)生于術后3個月,移植腎區(qū)脹滿感,尿量減少或減少不明顯,腎盂輸尿管擴張,血肌酐緩慢升高[3]。常見原因有:(1)輸尿管及吻合口炎性水腫后導致纖維化;(2)BK病毒感染引起輸尿管周圍炎癥導致纖維瘢痕狹窄;(3)輸尿管結石引起的梗阻;(4)長期尿路逆行感染致輸尿管壁增厚導致狹窄。
腎移植術后早期若短時間內出現尿少或無尿、血肌酐持續(xù)升高或不降,應高度懷疑梗阻。首選彩超檢查,彩超除了能顯示腎盂輸尿管擴張外,還能根據血流阻力指數為排除急性排斥提供間接依據。但彩超發(fā)現腎盂擴張積水并不一定是梗阻,有文獻報道,腎移植術后腎盂擴張者可達43%[4],急性排斥也是移植腎輸尿管梗阻的原因之一[5],因此移植腎輸尿管梗阻需與急性排斥鑒別,本組8例患者行移植腎穿刺活檢排除排斥反應。經膀胱鏡逆行輸尿管置管是診斷或治療輸尿管梗阻的重要手段,但移植腎輸尿管吻合口多選擇于膀胱頂部偏前壁,由于膀胱鏡視角的限制,膀胱鏡下逆行置管較為困難,成功率低。經皮移植腎穿刺造瘺能有效緩解移植腎功能,并為手術治療提供了條件,且操作簡單、準確率高[6]。通過造瘺順行造影可明確梗阻部位及梗阻程度,也可通過造瘺行順行球囊擴張治療。
手術治療是解除移植腎輸尿管梗阻的最佳治療手段。手術方式分為順行球囊擴張、移植腎輸尿管膀胱再植術和移植腎輸尿管-自體輸尿管吻合術。順行球囊擴張是處理輸尿管梗阻最常用的方法,簡單、安全、效果好、損傷小、并發(fā)癥少,且可反復操作。聯(lián)合激光微創(chuàng)治療,對狹窄段小于1 cm的患者,球囊擴張治療效果較好[7]。當狹窄段大于1 cm、多次擴張治療失敗或合并尿瘺、輸尿管長段壞死等并發(fā)癥時,需開放手術治療。球囊擴張術后6-12個月狹窄易復發(fā)[8],應長期隨訪。移植腎輸尿管膀胱再植術和移植腎輸尿管-自體輸尿管吻合術手術治療效果并無明顯差別,選取何種方式主要取決于能否完全游離出輸尿管膀胱吻合口。術中完全游離出輸尿管膀胱吻合口者,剪斷移植腎輸尿管膀胱吻合口處輸尿管,遠端縫扎,可見此處管壁明顯增厚、質硬,管腔狹窄,切除狹窄段,使移植腎輸尿管近端管腔正常,行膀胱再植術。部分患者由于輸尿管與周圍組織粘連嚴重,無法分離出移植腎輸尿管遠端,游離出自體輸尿管,行移植腎輸尿管-自體輸尿管吻合術。自體輸尿管結扎通常是安全的[5],但部分自體腎若殘存排尿功能,自體輸尿管結扎后由于自體腎集合系統(tǒng)壓力驟然升高,術后常出現同側腰區(qū)不適,長期會增加尿路腫瘤的發(fā)生率。因此,若自體腎存在排尿功能且利用自體輸尿管重建尿路時,待患者移植腎功能恢復后,可擇期切除同側自體腎。若術中誤扎輸尿管者,應急診手術探查,切除誤扎段輸尿管,行輸尿管端端吻合術。
移植腎輸尿管梗阻多為吻合口處狹窄所致,多為醫(yī)源性因素所致,因此,提高術中精細操作可減少梗阻的發(fā)生。如:(1)供腎切取和修整過程中,注意保護腎門“金三角”的組織和血供,避免輸尿管末端缺血壞死;(2)吻合口對合良好,吻合口長度以1.5-2.0 cm為宜,避免吻合口過小,縫合吻合口時避免過密、過緊;(3)輸尿管留取長度以供腎放置恰當無張力狀態(tài)下至恥骨聯(lián)合上緣為宜,避免過長;(4)術中結扎切斷腹壁下動靜脈,男性完全游離精索,女性結扎切斷子宮圓韌帶;(5)游離髂血管時,充分結扎淋巴管,防止淋巴囊腫的形成;(6)引流管留置時避免壓迫輸尿管,術后保持引流通暢;(7)術中充分止血,減少血腫的發(fā)生。
移植腎輸尿管梗阻需早期診斷、治療,根據影像學檢查、術中情況選擇合適的術式,手術治療能達到較好的臨床效果。手術過程精細操作,能夠減少梗阻的發(fā)生,有利于提高移植腎的遠期存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