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季燕
【摘 要】 語文教學是小學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和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密切相關。小學是學生成長與學習的黃金時期,如何提高語文教學成效是所有語文工作者一致關心的課題。而主題教學對提升教學成效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就此展開深入論述。
【關鍵詞】 小學語文;主題教學;開展;策略
對小學語文教學而言,開展主題教學模式意義重大。主題教學模式是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突破和創(chuàng)新,讓孤立化的教學模式得到了有效的發(fā)展和改變。因此,本文重點探討了小學語文主題教學模式的運用策略。
一、結合課文內容,確定單元主題
小學語文教材中,每一個不同的單元就是“領”,而圍繞單元主題所展示的課文則是“綱”,只有提綱才能挈領。或者說,每一個單元就是一扇窺探語文的窗口。在實際生活中,有的教師習慣按照教材的編排順序實施教學,完全不知變通,導致教學生硬、死板。因此,教師需要打亂教材順序,根據(jù)課文內容重新整合單元,使之形成新的主題。一來,可以帶給學生新奇之感;二來,教學會更加靈活創(chuàng)新。
例如,《青山處處埋忠骨》主要講述了毛主席的愛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壯烈犧牲后,毛主席在極度痛苦的心情中對其遺體是否歸葬的抉擇過程,展示出毛主席非同一般的胸懷。在明確文章內容以后,教師可為學生選擇其他相關聯(lián)的文本,如《七律·長征》《開國大典》《毛主席在花山》《卜算子·詠梅》等,因為這些課文都從不同的切入點展示了偉大領袖毛主席的精神品質,所以可將其歸為一類,并將主題確定為“毛主席的一生”。在確定單元主題后,教師引導學生初讀課文,試著概括毛主席在文本中的形象特點。此時,教師可以開展課堂討論活動,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語言文字中搜尋具體的論據(jù)。通過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有效鍛煉。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為了更好地實施主題教學,教師應根據(jù)課文內容,重新規(guī)劃單元主題。當學生看到教師給出了全新的單元模塊,內心會產(chǎn)生強烈的學習欲,從而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二、科學設計教學,深化主題內涵
為了提高主題教學的效果,教師需要完善教學設計。比如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需要花費更多的心思,讓學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即將學習的主題上,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確保后續(xù)教學效果。此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需要關注學生的主體性,改變傳統(tǒng)“一言堂”式的教學氛圍,用討論式的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性。同時,在完成課程教學后,必要的總結梳理工作也需要引起教師重視。
例如,在教學“思鄉(xiāng)”這一主題時,教師為學生精心安排了《桂花雨》《月是故鄉(xiāng)明》《梅花魂》等文章。在導入階段,教師借助多媒體設備播放余光中的《鄉(xiāng)愁》的音頻材料,給學生營造一個“思鄉(xiāng)”的氛圍,讓學生置身在“思鄉(xiāng)”的主題中。然后在課上教學階段,教師要求學生通讀課文,并以小組為單位展開互動討論。為了提高學生的互動成效,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相關的話題。如:(1)這幾篇文章分別是通過怎樣的方式描寫思鄉(xiāng)之情?(2)這些文章中流露的情感有哪些細微的區(qū)別?(3)這些文章從寫法到語言風格,存在哪些不同之處?(4)讀了這幾篇課文,你有怎樣的收獲和體會?正因為有具體的話題,學生的討論變得更加如火如荼。最后,要求學生分享自己最有印象、最有感觸的語句,談談自己的心得體會;或者結合閱讀的文本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進行仿寫,并在課堂上進行分享。通過完善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主題教學得到了有效應用。為了提高主題教學的應用效率,教師需要完善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讓主題教學真正落在實處,這樣才能提高其成效。
三、促進實踐拓展,強化閱讀技巧
在主題教學結束后,教師還需要對學生進行實踐拓展,強化學生的主題閱讀技巧,讓學生走出學校、深入生活,融入真實的生活,不斷打磨主題閱讀技巧。
例如,在教學《記金華的雙龍洞》這篇課文時,學生可以圍繞“親近風景,融入美麗自然”這一主題,開展不同類型的語文實踐活動。首先,《記金華的雙龍洞》是一篇典型的寫景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深入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搜集當?shù)氐拿麆俟袍E的景點資料,并進行整理歸納,撰寫出一篇導游詞,鼓勵學生將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分享給其他同學;此外,教師還可以開展角色扮演活動,要求學生選擇一處自己喜歡的景點,在課堂上模擬導游的身份,同時向游客介紹景點的具體情況;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開展“編對聯(lián)”的活動,要求學生將自己對祖國名山大川的贊美融入其中。通過在課上開展實踐活動,既能鍛煉學生對主題的理解力,還能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從而有效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
在小學主題教學中,教師不僅需要傳授知識,還需要開展實踐活動,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不斷地強化主題閱讀技巧,深化學生對主題的理解。只有這樣,主題教學才能真正發(fā)揮其價值。
主題教學,是伴隨著新課程改革應運而生的創(chuàng)新型閱讀模式。通過主題教學,既能提高學生的文字理解力,還能讓學生從不同文本的描述中感受同一主題的魅力。作為教師,需要積極拓展創(chuàng)新型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感受閱讀的快樂。
【參考文獻】
[1]高鑫.初探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師生互動方法[J].當代家庭教育,2020(09):80.
[2]孟連生.淺議有效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0(0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