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州教師發(fā)展中心
參加工作20 幾年,一直有個愿望:再回大學校園重溫學生時代的學習生活,尤其近幾年這種愿望更甚。正在慨嘆人生哪有回頭路時,國培像天堂的信使一樣幫我實現(xiàn)了自己的愿望。帶著激動和欣喜,我來到河北師大參加了為期20 天的河北省骨干教師培訓。
參加培訓是快速提高自己業(yè)務能力的機會,當然不僅在實踐層面,主要還在于眼界和思想認識上。不同的專家學者把自己對教育的思考一一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他們的報告,共同彰顯了一個主題——立德樹人,貫穿著一條主線——學科核心素養(yǎng),推動了一項改革——育人模式的改革,這些理念像明燈指引了我們基層教育的方向。
比如劉敬華教授帶我們訪名校實踐活動。聽過兩節(jié)示范課后,劉老師從課型定位,滲透生活與化學的理念、學習方式、落實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師生互動、板書設計等方面進行了全方位點評,其精彩的點評提升了我們對一節(jié)課的深層理解。她還強調(diào),教無定法,學習了先進的教學模式,返回自己的崗位,能教好自己的學生就是這次培訓的最好答卷。
宗樹興博士的“科學與人文”一課告訴我們,教育就是耐心等待花開的過程,急不得。麻雀認為孔雀的尾巴真是累贅,提示我們麻雀沒有站在孔雀的立場上認識其美麗。教師要以人為本,要站在學生的立場上思考自己的教學行為。瀑布唱道“我樂得給出我所有的水,雖然你解渴只需要一杯”,比喻了教師的奉獻精神。這些形象生動的比喻,都給了我深深的觸動。
許九奎是省教科所化學學科教研員、特級教師,他的講座立足課堂,依據(jù)化學課程教材帶給我們一堂圍繞課程資源開發(fā)創(chuàng)設情境的教學視頻課?!懊利惢瘜W”視頻從微觀角度展示了化學的美麗與魅力,讓我們情不自禁愛上了化學,也使我們對課本教材有了不一樣的理解,讓重復多遍枯燥的課本煥發(fā)出生機。在教學中,他還明確提出以下幾點要求:1.建立化學學科素養(yǎng)目標體系;2.把深度學習設計出來;3.采用大單元備課;4.變教材內(nèi)容為教學內(nèi)容;5.探索學科典型的學習方式;6.實施教、學、評一致的教學。許老師說這些建議都是很宏觀的建議,具體的方法還需要老師們在教學中發(fā)揮智慧,突破難題。教科書的編寫者、相關培訓的專家,大多是大學教授,在自己的專業(yè)領域有著出色的成就,但是對中學的教學工作了解就不如教研員和學校里的老師們更有經(jīng)驗。
課后小組交流,我們都覺得更多的工作需要我們教研員去完成。很多理念的落地,需要很長的時間去探索,因為能夠說得出的理念不代表能做得到,從“說出”到“做到”需要漫長的過程,教育從來不是一項朝發(fā)夕至的工程。另外,教學中的問題、困惑,更多的還是會集中到教研員這里來,教研員應該和老師們一起研究打磨,在用好統(tǒng)編教科書的路上發(fā)揮作用。
此次培訓,收獲多多,返崗實踐任重而道遠!謹以河北師大開創(chuàng)者的一段話自勉:諸生輕去故里,求學茲土,以簡短之時光,習繁劇之課業(yè),誠為人所難能,第學無止境,諸生慎無以為既已畢業(yè),遂沾沾自喜,不復致力于進修。切記切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