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星星
摘要:由于兒童心智尚不成熟且認知水平較低,在使用產品過程中可能會養(yǎng)成不好的行為習慣或導致意外事故的發(fā)生,這將會對兒童身心健康等造成傷害。因此需要對可能發(fā)生的狀況進行預判,運用限制性設計手段將不良狀況排除在外。文章將以限制性設計理論做為基礎,通過對兒童產品現(xiàn)狀進行分析,歸納出限制性設計在兒童產品中的應用原則和應用方法,以期為兒童產品設計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限制性設計;兒童產品;應用
中圖分類號:TB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碼:1672-7053(2020)11-0072-02
品引起的意外傷害,再加上他們年紀小、心智不成熟,在使用兒童產品的過程中容易養(yǎng)成不好的行為習慣或沉溺于網(wǎng)絡的虛擬世界。因此,需要通過限制性設計以減少兒童產品給兒童帶來的傷害及不良影響。
1限制性設計概述
限制性設計并非全新的設計理論,它是建立在眾多學科交叉綜合基礎之上的產物,是對工業(yè)設計理論發(fā)展新的補充。從兩種角度來講,廣義的限制性設計是指能夠達到設計目的的一切相關約束條件;而狹義的限制性設計則是指對使用者、產品或環(huán)境加以限制,并引導人的合理行為,以達到使系統(tǒng)“安全”“合理”“高效”的運行。從限制性設計的定義中可以了解到,限制性設計除了可以保證了系統(tǒng)“安全、合理、高效”的運行以外,還能引導、規(guī)范行為,減少操作失誤的發(fā)生。
2兒童產品現(xiàn)狀分析
兒童作為家庭幸福的寄托,國家和民族的希望,需要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兒童產品是良好環(huán)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兒童日常生活中擔任著很重要的角色。就目前來看,兒童產品大致可以分為兒童生活用品、兒童玩具、兒童家具、兒童電子產品等四大類別。下面分別對現(xiàn)有的四類兒童產品現(xiàn)狀進行分析。
2.1兒童生活用品現(xiàn)狀分析
生活用品是兒童日常接觸比較頻繁的一類產品,因此它的好壞與否直接影響兒童的身體健康。常見的兒童生活用品包括:服裝類、食品類、衛(wèi)生護理類、安全保護用品類等。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相關生活用品類的問題主要在于材料的選擇與食物添加劑的問題,因此在材料的選擇及食品安全方面是需要格外注意的。
2.2兒童玩具現(xiàn)狀分析
中國兒童玩具市場龐大且種類繁多,很多玩具的設計并沒有過多地考慮兒童的生理及心理特性,因此發(fā)生了很多兒童因玩具而造成傷害的事件。兒童玩具設計的首要準則就是要符合安全、衛(wèi)生的要求,保證兒童在接觸過程中不會出現(xiàn)零件誤食、尖銳劃傷、有害材質侵蝕、心理恐懼等人身傷害。此外,鑒于兒童接受新事物及學習模仿能力較強,兒童玩具在滿足兒童的好奇心及探索欲的基礎上,還應具備教育性來引導他們正向成長。
2.3兒童家具現(xiàn)狀分析
兒童家具顧名思義就是兒童時期使用的家具,它是迎合兒童群體特殊身體及心理差異的產物。在我國,兒童家具起步相對較晚,但隨著社會經濟與家庭收入的不斷增長,人們的居住條件有了很大地改善,越來越多的兒童擁有了自己的房間,因此兒童家具市場也全面打開。 但我國兒童家具市場上的產品并沒有科學系統(tǒng)地以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生理和心理為基點進行設計,沒有真正考慮到兒童之間的生理差異,且很多兒童家具不過是成人家具的縮小版,設計細節(jié)上也存在安全隱患。
2.4兒童電子產品現(xiàn)狀分析
隨著電子時代的到來,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已經成為每個家庭的必需品,兒童作為最容易接受新生事物的群體,精彩的虛擬世界時刻吸引著他們的注意力。稍小一點的兒童可以通過電視、手機、平板等電子產品上的聲音、色彩、圖像來認知世界;大一點的孩子則可以借助電子產品完成學業(yè)教育。另外,在應用商店里面專門針對兒童的軟件至少就有幾百種,這類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原因不外乎有以下三方面的因素:(1)家長認為電子產品及其應用軟件具有開闊眼界、開發(fā)智力的功能;(2)許多城市將課堂教育引入電子產品;(3)被家長作為安撫低齡兒童情緒波動“電子保姆”。但是,不加限制地接觸電子產品,其弊端也是不容忽視的,兒童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容易過度迷戀,從而降低了與其他同齡人交友的興趣,影響兒童健康情感的培養(yǎng)。
3限制性設計在兒童產品中的應用原則
3.1安全性原則
兒童的行為充滿不確定性,容易受外界環(huán)境影響,一旦外界發(fā)生不良影響,兒童極易受到傷害。因此,保證兒童安全是限制性設計在兒童產品中的應用原則之一。根據(jù)人機工程學對事故成因的研究,可以將其劃分成三大類:即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環(huán)境因素。由于兒童的行為、心理都無法準確掌握,因此只能追求物和環(huán)境的相對安全。
以控制物的因素達到兒童安全的目的,就要保證兒童產品在材料、結構等方面不會給兒童造成傷害。在材料上,要保證使用材料符合國家兒童材料安全使用標準,即便在接觸的過程中有身體的接觸也不會對兒童造成傷害??偟膩碚f,兒童產品在選擇材料上必須遵循以下標準:即針對兒童的心理和生理特征,采用安全、舒適、經濟以及可以滿足兒童物質與精神需求的材料進行設計。在結構上,除了避免兒童誤食細小零件,還要應注意結構的穩(wěn)定性、抗破壞性以及合理性,保證兒童在使用產品時不會因結構被破壞而造成人身傷害。
3.2導向性原則
依照限制性設計理論,限制性設計不僅可以限制不合理行為,同時還可以對合理行為進行引導,促使兒童行為向著預設的方向發(fā)展,這便是限制性設計的導向性原則。行為導向性產品可以影響兒童的生活方式,進而改變兒童的不良習慣。例如,具有保健功能的書包,可以強制矯正有駝背等不良身姿習慣的青少年。
現(xiàn)在電子產品作為兒童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可以用它完成包括生活、學習、娛樂等很多事情,但兒童過度依賴電子產品會導致與同齡人的接觸時間、頻次過少,這對兒童的交流以及情感傾訴等能力有不良影響。因此,兒童產品可以利用限制性設計的導向性原則,通過功能設計引導兒童與同齡人或父母之間產生聯(lián)接,鍛煉他們的交友能力,并使情感得到有效傾訴。這是限制性設計導向性原則的更深層次體現(xiàn)。
4限制性設計在兒童產品中的應用方法
4.1控制舒適度的方法
舒適度是考量一個產品的重要因素,但是過于舒適或過于不舒適都會給用戶帶來負面影響。比如,過于舒適的座椅會使兒童完全放松,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僅學習效率會降低,而且由于兒童骨骼、脊椎等發(fā)育不成熟,過于放松的坐姿對童體型、姿態(tài)有不良影響;不舒適的座椅則可能會造成兒童書寫姿勢不當、眼睛與書本距離過近等壞習慣。另外由于人是動態(tài)的,當同一個坐姿保持一段時間后,便會調整身形達到再次舒適的狀態(tài),尤其對兒童來說更是如此。
4.2設置預設用途的方法
預設用途是指產品可以被用作某種途徑的一種基本性能,同時預設用途也是實現(xiàn)兒童產品限制性設計導向的重要途徑。產品的預設用途很大程度上是由人文特征決定的。這些人文特征從心理上對兒童進行約束,讓他們按照既定的認知去使用產品,從而達到限制目的。預設用途是限制性設計引導兒童做出合理行為的有效手段,主要實現(xiàn)方式包括外形相似性、造型的內在聯(lián)系以及產品顏色等。
4.3有針對性設置障礙的方法
有針對性障礙設置就是強制性地使兒童行為符合系統(tǒng)要求,主要是針對安全性有較高要求或容易發(fā)生誤操作的使用環(huán)境,采用一定的方法,一般是精神或物質方面的,強制地使用戶的行為符合設計之初的合理設定。由于兒童心智和體力相較于成年人有很大差異,因此有針對性地設置障礙在兒童產品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具體可以通過以下手段實現(xiàn):(1)增加操作難度,是指可以通過控制操作復雜度、操作精度、操作力度等方面實現(xiàn)。例如,兒童安全插座的設計,正常情況下插座插入便可通電,但是兒童安全插座設定插入后旋轉45°才可通電,并且通電后插頭自鎖,目的是為了防止插頭脫落且保證兒童不會觸電;(2)功能障礙,是指在產品功能上添加相關障礙因素,例如密碼鎖的設計;(3)隱藏關鍵部分,是指兒童接觸到該類設計時,無法從產品表面獲知正確的操作方法,在錯誤的操作下機器會被鎖定;(4)不提供反饋信息,是指兒童在接觸時產品,產品不提供反饋信息,從而降低兒童對產品產生的好奇心,避免進一步接觸。
此外,障礙的設置不一定是阻礙兒童操作,還有可能是出于鍛煉用戶合理機能的目的,例如在兒童玩具中,樂高就是通過設置拼裝障礙引導兒童思考事物連接方式,進而鍛煉兒童的動手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
4.4設置破壞性機構的方法
設置破壞性機構是為了防止兒童產品在不良狀態(tài)下運行或被重復使用,避免兒童發(fā)生危險。破壞性機構發(fā)揮效用必須滿足以下兩點:第一,當破壞性機構設置發(fā)生作用后,兒童產品應該喪失關鍵功能;第二,裝置破壞后,結構發(fā)生不可逆轉的改變。在不喪失關鍵功能的情況下,結構不可逆轉的改變是沒有意義的;而關鍵功能喪失結構沒有發(fā)生任何改變時,一旦關鍵功能恢復,限制性設計的約束作用將無法實現(xiàn)。所以,只有同時滿足以上兩點,破壞性機構設置的限制作用才能在兒童產品中實現(xiàn)。
5結語
由于兒童產品作為所有產品類別中比較特殊的一類,因此在設計的時候需要考慮到很多方面,其中首要考慮的就是安全問題。通過對限制性設計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將限制性設計應用在兒童產品中,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安全問題的發(fā)生。當然限制性設計在兒童產品中的應用并不止于此,它還可以起到引導作用,引導兒童身心向著正向發(fā)展。在設計領域,有關兒童產品限制性設計的理論與實踐研究還處于較淺層次,希望未來限制性設計在兒童產品實踐上有更深層次地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