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 憂
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爆發(fā),該疾病傳染性極強,我國患病人數(shù)已超8萬,嚴重威脅我國公眾健康[1]。2020年南方多地發(fā)生洪澇災害[2]。近年來,人們逐漸認識到災害事件對人類安全造成的巨大影響。然而,受自然環(huán)境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災害事件難以完全避免。因此,災害事件的正確應對與處理尤為重要。護士作為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下救援團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其中承擔著檢傷分類、救護、轉運以及災后康復等多重任務[3, 4]。急診科護士面對災害性事件的可能性更高,其災害護理能力(DNC)直接關系著災難事件下的救援能力[5, 6]。因此,有必要對急診科護士DNC進行調查,并分析其影響因素,以期為提高急診科護士DNC提供參考。
采用便利抽樣法,于2019年6月~12月利用“問卷星”網絡平臺在各個醫(yī)院急診科工作群中開展線上調查。納入標準:取得執(zhí)業(yè)資格;工作>1年。排除3個月及以上不在崗者,進修與實習護士。
1.2.1基本情況調查表 自行設計基本情況調查表,包括性別、婚姻狀況、學歷、生育狀況、職稱、職務、是否參加災害救援、是否參加災害培訓。
1.2.2災害護理核心素質能力調查評定表 由朱愛群等[7]編制,包含脆弱人群護理、災害護理基本知識、災害護理專業(yè)發(fā)展、災害護理管理、災害過程護理5個維度,共38個條目。采用5級評分法,以1(完全不具備)~5(完全具備),分值越高表明調查對象DNC越強。
問卷說明中詳細解釋本調查問卷的目的及填寫方法。設置每個網絡IP僅能回答一次問卷,問卷中每個題目均為必填項,問卷填寫后自動跳轉至一問題“您是否認真回答本問卷”,凡選擇“否”的調查問卷將被排除。問卷填寫時間小于200s將被排除。
共納入224份有效問卷,有效回收率92.9%(224/241)。其中,年齡20~54歲,平均(31.25±9.45)歲;工作年限1~29年,平均(9.34±6.36)年。
表1 調查對象一般資料(n=224)
采用條目均分來表示調查對象DNC水平。其中,災害護理基本知識為(3.47±0.68)分,災害過程護理為(3.55±0.59)分,脆弱人群護理為(3.14±0.71)分,災害護理專業(yè)發(fā)展為(3.26±0.73)分,災害護理管理為(2.92±0.66)分,總分為(3.26±0.69)分。
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年齡、學歷、是否參加過災害培訓、工作年限、職稱、是否參加過災害救援、職務為急診科護士培訓的影響因素(P<0.001)。
表2 急診科護士DNC單因素分析
多因素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工作年限、是否參加災害過培訓、職務、職稱、年齡、是否參加過災害救援為急診科護士DNC的影響因素(P<0.001)。
表3 急診科護士DNC多因素線性回歸分析
本研究結果顯示,急診科護士DNC總分為(3.26±0.69)分。該結果高于陳旭芳等[8]的研究結果,其結果顯示各維度均分均低于3分。該結果可能與陳旭芳等研究中調查對象的平均年齡(28.36±8.36)較低有關。本研究結果與吳雪華等[9]調查結果一致,提示急診科護士DNC有待提高??赡芘c我國目前災害教育、培訓體系不完善有關,相關部門今后應加強災害護理基礎教育、優(yōu)化培訓方式、強化災害護理的??婆嘤?。得分最低的維度為災害護理管理(2.92±0.66)分,與吳雪華等[9]的調查結果相似。可能與既往的災害護理培訓對災害護理管理重視不足有關。在災害事件中,救援工作更加緊急,為保證有序、從容救援,對護理管理工作的要求更高。因此,建議今后加強相關內容的培訓。
不同特征的急診科護士DNC不同,年齡較小、從業(yè)時間較短、普通護士、職稱較低、未經歷過災害救援、未接受過災害培訓的護士DNC更低。(1)年齡較小、從業(yè)時間較短的護士DNC更低。年輕、工作年限較低的護士工作中積累的經驗和掌握專業(yè)知識的水平相對不足,參與培訓也相對較少,因而其DNC較低。因此,高年資護士應理解年輕護士,做好引導、教學工作,同時應加強對新入職護士的災害性救援培訓。(2)職稱較低、普通護士的DNC更低,與吳雪華等[9]研究結果一致??赡芘c護士職稱晉升或升職過程中,護士的災害救援工作經驗隨之積累,接受的救援培訓增多,DNC也隨之增強。此外,管理人員較普通護士管理、應對能力強,因而也顯示出較高水平的DNC。(3)未經歷過災害救援、未接受過災害培訓的護士DNC更低,與諸多學者[8, 10, 11]研究結果一致,提示今后管理人員應該加大培訓力度。陳旭芳等[8]對急診護士的調查結果顯示,急診護士災害護理相關培訓需求較高,因此管理部門可從加強培訓的方式來提高急診科護士的DNC。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發(fā)展,多種新型技術設備已逐漸應用于護理教育、護理管理領域,如VR技術。張娣等[12]證實了VR技術在提高護士DNC的重要作用。楊杏靜等[13]提出了軍事化管理在提高護士DNC的重要作用,并驗證了效果。建議今后管理者可逐漸推廣使用。
綜上所述,急診科護士DNC仍待提高。不同特征的急診科護士DNC不同,年齡較小、從業(yè)時間較短、普通護士、職稱較低、未經歷過災害救援、未接受過災害培訓的護士DNC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