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燕
摘 要:品格教育對學生成長至關重要,教師可以以勞動為契機,讓學生在情境創(chuàng)設中懂得責任和擔當,在勞動實踐中培養(yǎng)團結協(xié)作精神,在情感遷移中提高助人和服務意識,從而達到以勞動育人的目的,提升學生品格。
關鍵詞:勞動教育; 提升品格; 勞動情境; 勞動實踐; 遷移情感
中圖分類號:G633? ? ? ? ?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6-3315(2020)12-028-001
歐文說過,“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布貝爾也在他的《品格教育》中提出,“名副其實的教育,本質上就是品格教育”。可見,品格教育對于孩子成長的重要性。而勞動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內(nèi)容,是學生成長的必要途徑,具有樹德、增智、強體、育美的綜合育人價值。下面我就如何在勞動教育中提升學生品格談一些粗淺的看法。
一、創(chuàng)設勞動情境,懂得責任和擔當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由于過分的寵溺,個別青少年對父母缺乏感恩之心,認為自己所享受的一切是理所當然,缺乏對他人勞動和付出應有的尊重和珍惜,缺乏對自然和社會應有的敬畏和謙遜。面對這樣的學生,我們可以將教育轉移到勞動中,創(chuàng)設勞動情境,以情為紐帶,讓學生身臨其境,深入思考,增強責任擔當意識,詮釋青春意義,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在一代代青年人手中傳承接續(xù)、興旺發(fā)達。
剛接手現(xiàn)在這個班級時,有一個“特殊分子”——謝同學。他因為家庭條件較好,加上父母溺愛,在家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這樣的家庭教育使謝同學成為了一個不合群、不會交往,沒有集體榮譽感,隨手亂扔垃圾等行為習慣很差的問題學生,班級常規(guī)方面經(jīng)常因他而扣分。針對這種情況,我決定另辟蹊徑,不走尋常路。我利用班會課創(chuàng)設教育情境,讓同學們表演了一個情景劇,故事從同學們辛苦打掃衛(wèi)生開始,當然重點是有一個同學我行我素,隨手亂扔垃圾,所以在學校值班老師檢查衛(wèi)生時我們班又被扣分了,這引起了大家的公憤,劇中的同學成為眾矢之的,這時,老師出來解圍,希望大家給他一個機會,將功補過。故事的結尾是該同學主動承擔了班級衛(wèi)生值日工作,在大家的監(jiān)督和幫助下,改變了自己的行為習慣,并被推選為衛(wèi)生委員。謝同學看完這個為他而編的情景劇,深有感觸,他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所在,表示要像劇中的同學一樣,負責班級衛(wèi)生工作。通過這樣的情境創(chuàng)設,謝同學產(chǎn)生了共鳴,不但增強了勞動意識,而且也體驗到勞動帶來的成就感,懂得了自己作為班級成員的責任和擔當。
二、投身勞動實踐,提升團結和協(xié)作
可以說勞動教育過程既是說理、訓練的過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潛移默化的過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這樣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能力,而且還可以培養(yǎng)他們團結協(xié)作的能力?,F(xiàn)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獨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是被父母捧在手心里長大的“溫室花朵”。正是由于生活環(huán)境對孩子的影響,使他們在成長中逐漸變得自我。就像我們班里的謝同學,除了行為習慣較差,人際關系也緊張。于是,我繼續(xù)利用勞動的機會進行改造。我把他帶進了園藝社團,小組合作共同完成向日葵的種植任務,最后評出最優(yōu)秀小組。這種小組學習法共享一個觀念:學生們一起學習,既要為別人的學習負責,又要為自己的學習負責,學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進行學習,在這種情景中,學生會意識到個人目標與小組目標之問是相互依賴關系,只有在小組其他成員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獲得成功。我特意把謝同學和另外幾個比較嬌氣的同學分在一組,他們都是沒有過勞動經(jīng)驗的,不知道如何種植向日葵。從一開始的小摩擦到后來的互相討論、學習,再到后來的同進同出,他們成長的令人驚喜。盡管最后他們不是最優(yōu)秀的,但是在合作過程中他們學會了團結和協(xié)作,不再自我,不再離群。特別是謝同學,通過共同勞動,他的性格也變得柔和了很多,遇事愿意和別人商量,也懂得了退讓。讓學生投入勞動實踐中,通過小組合作共同完成勞動任務,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正確處理好個人與他人的關系,懂得在集體中互相團結、互相關心、互相幫助,最終在實踐過程中進行品格的提升。
三、遷移勞動情感,學會助人和服務
新課程的培養(yǎng)目標指導我們,要使學生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熱愛社會主義,繼承社會主義民主法治意識,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社會主義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服務,要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而勞動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nèi)容,直接決定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勞動精神面貌、勞動價值取向和勞動技能水平。勞動的獨特育人價值使其越來越多地被融入到教書育人中。面對謝同學這樣的問題學生,我有意識地挖掘勞動素材中的情感并進行遷移,達到育人目的。比如,我在帶領謝同學進行園藝勞動時,通過讓他介紹市樹、市花以及中國傳統(tǒng)十大名花等知識,對大家進行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情感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是以愛家鄉(xiāng)為基礎的,在對學生進行情感遷移的過程中,我從小處入手,把愛國主義具體化、形象化,落實到愛家鄉(xiāng)、愛社區(qū)、愛學校、愛集體、愛同學的具體行動上,從而引起謝同學的情感共鳴,提高了他與同學互助和服務大家的意識。
從謝同學的事例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勞動教育對提升學生品格有著積極的作用。勞動教育不僅可以使學生懂得責任和擔當,而且可以讓孩子融入集體、懂得集體的重要性,提高團結互助的合作意識。勞動教育還可以增強學生的互助和服務意識,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學會關心他人,分擔集體勞動。
在新時代,我們要推動教育與勞動相結合,發(fā)揮勞動教育在人才全面發(fā)展中的重大作用,為國家人才培養(yǎng)、科技創(chuàng)新、經(jīng)濟發(fā)展提供強有力的力量。正如馬克思所言,真正的問題“在于改變世界”,而“勞動教育”就是新時代我們砥礪前行、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最有力的實踐。將勞動教育與品格提升結合起來,不失時機地進行點滴滲透,讓學生在勞動中鍛煉、在勞動中成長、在勞動中提升。
本文系江蘇省“十三五”規(guī)劃重點課題“區(qū)域推進德善品格課程建設的行動研究”(編號:B-b/2018/0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