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文江
卵巢癌是女性死亡率居第一位的惡性腫瘤。全世界每年約20萬人確診為卵巢癌,12.5萬病人死于本病。盡管70%的病人初次化療有效,可能達到緩解,但大多數終因對化療藥耐藥而復發(fā)。我國卵巢癌每年新發(fā)病例5.2萬,死亡2.2萬。過去10年,發(fā)病率增長了30%,死亡率增長了18%。
卵巢腫瘤病理十分復雜,但惡性腫瘤最常見的兩大病理類型是卵巢上皮癌和惡性生殖細胞性腫瘤,前者約占全部卵巢惡性腫瘤的70%左右,多為中老年人,多在圍絕經期前后;后者占20%左右,多在較年輕時期發(fā)病。
卵巢癌可能發(fā)生在各個年齡段的女性,早期難以發(fā)現,對女性健康與生命威脅較大。因為卵巢癌很難達到局部控制,復發(fā)率在70%以上,所以長期生存率低。卵巢癌診治中關鍵之一就是爭取早期發(fā)現。
卵巢癌藏在盆腔深部,增大到一定程度之前,癥狀輕微,難以發(fā)現。但有腫瘤發(fā)生,就必然有蛛絲馬跡。卵巢癌早期可能會有腹脹、下腹不適、消化不良、月經規(guī)律改變、子宮異常出血等癥狀。如果這些癥狀長期、間斷或持續(xù)存在,就應及時就診。
每年及時體檢,做婦科檢查、腫瘤標志物檢查、B型超聲波檢查等可能對診斷有益。因為90%的卵巢癌早期沒有癥狀,這就有賴于防癌體檢篩查,使其盡可能早期得以發(fā)現。
還應說明,不同病理類型的卵巢癌,癥狀也可能不同。卵巢上皮癌,早期多無明顯癥狀,確診時70%已達晚期,常見癥狀是腹脹、腹痛和消瘦。卵巢惡性生殖細胞腫瘤,早期就可能出現腹腔內腫塊、腹脹、發(fā)熱、腹痛、腹腔積液等,就診較早,且確診病例中60%~70%仍屬早期。
Ⅰ期卵巢癌的5年生存率是90%,而Ⅲ期、Ⅳ期卵巢癌5年生存率只有22%。
哪些是卵巢癌的高危發(fā)病人群?哪些女性具有卵巢癌的發(fā)病傾向,屬于卵巢癌的發(fā)病人群?這是防癌篩查關注的重點對象。卵巢癌具有家族聚集傾向,因此有卵巢癌家族史肯定是高危因素。例如攜帶BRCA1/2基因突變的健康人群。此外,有乳腺癌、子宮內膜癌、結直腸癌家族史者,也是高危發(fā)病人群。
未婚、未育是卵巢癌發(fā)病的高危因素。不孕婦女比經孕婦女患原發(fā)性卵巢癌的幾率高1.7倍。不孕年限越長,危險性就越大。第一次妊娠的保護作用最強,可使卵巢癌患病風險性降低40%。生育后哺乳時間與卵巢癌發(fā)病也有關系。美國醫(yī)學會的機關刊物美國醫(yī)學雜志《JAMA》鄭重宣布,母親哺乳嬰兒超過1年,患卵巢癌機會降低25%。母親只要哺乳嬰兒,致命的惡性卵巢漿液性黏液瘤的發(fā)病率就可能降低24%,哺乳3個月發(fā)病率降低18%,哺乳12個月降低34%。哺乳與否及哺乳時間都很重要。
婦科疾病是卵巢癌的第三個高危因素。子宮內膜異位癥周期性改變可誘導局部炎癥反應,分泌細胞因子等介質,與宮頸炎、盆腔炎等婦科炎癥同樣形成誘發(fā)卵巢癌的高危因子。盆腔感染原因較多,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久坐。人體內三分之二的血液集中在腹部,每一條動脈伴隨同名的靜脈2~3根。但女性盆腔解剖結構特殊,盆腔里卵巢的靜脈多達5~6根。因此,盆腔靜脈形成眾多的靜脈叢,猶如沼澤地帶,水網縱橫,血流緩慢、瘀滯,久坐、受涼,自然會導致炎癥發(fā)作。在北京中關村、海淀區(qū)集中科技及大學區(qū)域,女性盆腔腫瘤和炎癥高于其他各區(qū),估計與此有關。久坐在空調環(huán)境中及代謝不暢都會傷害盆腔器官,卵巢首當其沖。
反復做人流手術,很容易造成激素分泌紊亂,流產術后也容易引起宮腔粘連、月經量減少、內膜異位和慢性盆腔炎。在我國,人工流產數目十分驚人。據2013年的一份統(tǒng)計,我國人工流產是1300萬人次。重復流產率55.9%,25歲以下女性占47.5%。每2.1秒有一位女性生產一名嬰兒,可每2.4秒就有一次人工流產手術。這是個可怕的數字!人工流產危害了正常的女性生理狀況,為很多女性,特別是年輕的女性,埋下了盆腔疾病的禍根。
緊急避孕藥是許多女性避孕的救命稻草。激情過后,事后補救的唯一措施可能就是服用緊急避孕藥。這類藥物通過干擾體內的激素平衡抑制排卵或阻止受精卵著床達到避孕的目的。緊急避孕藥之所以起作用,是因為它是普通避孕藥劑量的十幾倍,對卵巢和肝腎功能都有較大的副作用。因此這種緊急避孕藥不能多次重復使用,一年不能超過3次。
長期工作或生活壓力過大、精神緊張、處于焦慮或抑郁狀態(tài)會通過精神神經系統(tǒng)功能紊亂影響到內分泌及卵巢的正常功能。而生活不規(guī)律也會影響到腎、肝、卵巢的生理活動,久之會有失調或衰竭。
預防卵巢癌的主要方法是讓盆腔血液流動起來,增加體育活動。調理月經,使之正常,保證子宮氣血充足、通暢。保持正常體重,不過度肥胖,更不能過度房事或節(jié)食減肥。
卵巢癌的治療,主要是手術+化療。手術是主要根治方法?;煈撌锹殉舶└髌诓∪说闹饕委煼椒?,特別是卵巢惡性生殖細胞性腫瘤。
近年來,PARP(聚腺苷-磷酸核糖聚合酶)和VEGFR(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等分子靶向藥物,用于治療中、晚期卵巢癌取得了較大進展,可延長患者生存期,改善患者生存質量。PARP類抑制劑主要是阻止癌細胞自我復制,不讓癌細胞增殖。癌細胞具有相當多的“流氓基因”,會擴大癌細胞數量,而PARP抑制劑會成為一種“萬能”武器:抑制癌細胞基因修復,促使癌細胞凋亡(生理性死亡),增加化療藥療效。PARP抑制劑已經有多種,最著名的是奧拉帕利(Olaparib),安全性能良好,不良反應輕微,可以持續(xù)長期服用。這種分子靶向藥適用于鉑類化療耐藥后的卵巢上皮癌。有基因突變的卵巢上皮癌使用PARP抑制劑36個月后不復發(fā),可以認為基本治愈,轉為慢性病處理。用PARP抑制劑后復發(fā)的卵巢癌還可以用鉑類化療藥,仍可能有效。
卵巢癌的免疫治療尚處于試驗階段,PD-1/PD-L1及CTLA-4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都有一定療效。期待會有更多療效提高的報告。
卵巢癌中的惡性生殖細胞腫瘤對放射線敏感,是放射治療的適應證。特別是其中的無性細胞瘤、顆粒細胞瘤,術后放療或復發(fā)后放療都有極好局部控制療效。晚期復發(fā)或轉移,也可用放療作姑息治療。
目前卵巢癌的治療引起了臨床更多的關注。分子靶向藥物和免疫治療與手術、化療、放療結合,將會更新卵巢癌治療的新篇章。卵巢癌患者可以參加更多的臨床試驗方案,尋求更多機會,獲得更好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