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大學生英語閱讀中文章篇章結構把握不清的問題,提出在英語教學中采用思維導圖的方法來解決。以《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2》中課文為例來說明思維導圖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方法,該方法分為四步,這四步分別為,把握好文體特點、畫文體脈絡圖、引導學生理清文章脈絡和學生繪制思維導圖。
【關鍵詞】 英語閱讀;邏輯;思維導圖
【作者簡介】董喜春(1980-),女,漢族,陜西西安人,西京學院外國語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英語語言與文化、大學英語教學方法研究。
【基金項目】該文章是校級教學改革《思維導圖在英語讀寫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GYB1933)的階段性成果。
一、引言
分析我校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結果,發(fā)現(xiàn)學生閱讀失分較多,尤其是涉及文章的篇章結構的題目,失分特別多。有關文章篇章結構的問題主要有:閱讀時對語篇的宏觀結構、上下文的銜接、邏輯不清。針對這些問題,目前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采用產出導向 (POA)、翻轉課堂、任務型教學法等方法,采取以上教學理論和方法有助于學生在詞匯、句法、語法的正確運用,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但是不能有效解決學生在英語閱讀中對英語語篇宏觀結構、銜接、邏輯不清的問題。為了解決學生在英語閱讀宏觀結構不清的問題,將組織性思維工具——思維導圖引入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通過圖文并茂的方式幫助學生,構建可視化的文章思路結構脈絡圖,有助于幫助學生實現(xiàn)從發(fā)散性到系統(tǒng)化思維的培養(yǎng)和提升,從而幫助學生培養(yǎng)語篇宏觀的結構思維能力。
二、思維導圖概述
思維導圖又名心智圖,是托東尼·博贊提出。思維導圖具有三個主要特征:第一,思維導圖使用顏色;第二,思維導圖從中心發(fā)散;第三,思維導圖使用線條、符號、詞匯和圖像,遵循一套簡單、基本、自然、易被大腦接受的規(guī)則。
思維導圖體現(xiàn)了知識可視化理論、加工層次理論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從知識可視化角度,思維導圖用于閱讀教學中將復雜的英語語篇結構采用圖式進行呈現(xiàn),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視覺感官,通過數(shù)字、圖片及線條等可視化元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思維導圖在加工層次理論上,通過對英語語篇以樹狀圖形式不斷地進行深層次的加工,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記憶力,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語篇結構性思維、謀篇布局的意識。思維導圖用于閱讀教學,極大地促進了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溝通,每個學生繪制的思維導圖為教師因材施教及學生自身更新知識體系奠定了基礎,更好地實現(xiàn)了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三、思維導圖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以《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2》Unit 5 Section“A Spend or save-The student's dilemma”為例來說明思維導圖的應用。首先,通篇閱讀文章,根據(jù)行文的特點和結構邏輯來判斷文體。在該步驟進行之前,要給學生講解常見三類文體的特點。其中,記敘文基于5W1H即 When、Where、Who、Why、What 和 How 重點研究人物經歷和事物發(fā)展變化過程思維導圖;說明文可以基于說明方法,重點研究說明對象的作用、特征、意義等內容以及段與段之間邏輯關系的思維導圖;依據(jù)議論文的特點,議論文的思維導圖主要從論點、論據(jù)以及論證方法這三大方面來進行繪制。結合說明文的特點(對事物的客觀說明,不帶個人觀點,使人了解事物,其目的是說明情況、解釋事物和闡明抽象事理)和常用的說明方法(下定義、列數(shù)字、分類法、例證法、做比較、做解釋和引用),我們判斷該篇是說明文。
其次,閱讀課文引導學生理清文章主體脈絡,展示該篇說明文文體結構脈絡圖,該步驟的關鍵把握文章的行文結構、提取關鍵詞方法、要點間的邏輯關系梳理。第一,利用問題導向法引出主題:學生在日常消費中目前面臨的問題:Spend or save并列舉了政府和信用卡公司釋放的矛盾信息:Spend or save。第二,利用因果邏輯來展開文章的核心部分:具體用舉例子和作比較的說明方法呈現(xiàn)兩類矛盾信息即學生產生消費還是存儲困惑的原因,并提出矛盾信息所造成的社會和心理影響。第三,提出解除學生難題的方法和建議。該篇文章的主體結構圖如圖1所示。這個結構圖體現(xiàn)了知識可視化理論,把文本介紹、主體和結論三部分的篇章結構清晰地、直觀地展現(xiàn)出來,使得學生一目了然地理清問題/現(xiàn)象-原因-解決方法類的文章結構。
再次,小組討論、合作繪制思維導圖,小組展示,教師給予評價并出示文章的導圖。小組討論 ,從該文章的主體脈絡圖1可以看出introduction 和conclusion部分比較簡單,非文章的重點,因此重點討論文章Body部分的二級關鍵詞,要點間的銜接,完善和繪制文章框架圖。依據(jù)主題句、中心句所表達的含義找出Body 部分原因的關鍵詞Upright message、Permissive message ,結果的關鍵詞Postpone material desires、Satisfy? material appetite,然后根據(jù)因果邏輯關系繪制出Body 部分的分層結構圖,如圖2所示。圖2中提煉二級關鍵詞是對圖1總體結構圖的深層次加工,體現(xiàn)了加工層次理論,小組討論和師生互動,學生更新和完善了自己的認知,完善了自己繪制的思維導圖,這體現(xiàn)了建構主義理論。
接著,小組派代表展示導圖并根據(jù)關鍵詞的提示來講解導圖,教師需要當面肯定優(yōu)點及根據(jù)出現(xiàn)的問題提出具體的改進建議。之后,教師出示該文章完整的思維導圖,強調關鍵詞的定位及遺漏的重點內容。
最后,經驗分享。邀請繪制出清晰的導圖、準確提取關鍵詞、理清要點間的邏輯的小組分享他們的做法與心得,以加強學生對文章宏觀結構的把握和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四、結語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是一種具有發(fā)散性的學習工具,將其用于英語閱讀教學,圖文并茂,有助于學生很清楚地看到整篇文章的邏輯順序和宏觀結構,有助于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說明文文體特點和構思規(guī)律。在繪制思維導圖中提取每層級的關鍵詞,可以引導學生理解每部分是如何圍繞中心主題展開的,各個部分是如何服務中心,各個部分的邏輯關系是如何放置的。學生繪制的思維導圖體現(xiàn)學生的思維特點和對文章的理解程度,教師把學生在繪制思維導圖過程中遇到的困惑和問題作為教學的重難點進行講解,這在教學中,一種非常有效的反饋。將思維導圖用于英語閱讀教學中,圖文并茂、提取關鍵信息、層層加工信息、師生互動、小組合作,這既體現(xiàn)了知識可視化理論,又體現(xiàn)了加工層次理論和建構主義理論。
參考文獻:
[1]BuzanT,B. Buzan,The Mind Map Book:How to Use the Radiant Thinking to Maximize Your Brain's Uuntapped Potential [M]. NewYork: Penguin.1993.
[2]賈竑,隋曉冰.思維導圖應用于我國語教學研究綜述分析[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5(32):189-191.
[3]劉艷艷.思維導圖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英語廣場, 2017(12):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