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qū)前海學校 邱瓊妹
在問題導學教學模式中,通過改變學生學習方式和教師教學方式,進而改變評價機制,讓學生在好奇和良性競爭當中主動地去尋求知識,將對話和學習相結合,真正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通常采用的是“灌輸式”的形式,即老師側重于講述理論知識,幾乎沒有和學生的互動。這樣學生往往會感受到學習的枯燥無味,自制力不強的學生甚至會對此產(chǎn)生厭惡。尤其是數(shù)學這種邏輯嚴謹?shù)膶W科,枯燥的理論公式讓學生倍感壓力。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課堂的無趣讓很多初中生失去對學習的熱愛。因此,嘗試一種能調(diào)動學生對知識熱愛的教學模式勢在必行。
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單方面灌輸知識已經(jīng)不能很好地服務于社會對于人才的培養(yǎng)要求,目前提倡勇于創(chuàng)新、敢于實踐的精神,不僅要掌握理論知識,還要懂得和實際相結合,并且有著強烈的求知欲,愿意去學習。通過問題導學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的好奇心,會讓學生養(yǎng)成終身學習的觀念。因此,為了深化教學改革,迎合社會要求,問題導學教學模式是教學模式變革的主要手段。
以往的學習方式是靠老師主動灌輸,學生被動接受,這種被動的學習方式對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diào)動是極為不利的。因此,要倡導自主探究、動手實踐、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在課堂上對于知識不做過多的分析,而是向學生提出疑問,鼓勵學生去主動探究問題、思考問題,并且可以采用學習小組的形式,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團體的實踐。同學之間的交流不僅可以加深對知識的鞏固,還可以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
在教學方式上,傳統(tǒng)的文本研習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不可太過重視,只能作為參考,更應該側重于探究式學習,依據(jù)學生課堂上的活動體驗來發(fā)揮引導作用。不斷提出問題,激發(fā)好奇心,再進行繪聲繪色的理論概述。這種將傳統(tǒng)的接受式學習和符合時代要求的探究式學習相結合的全新教學模式,是問題導學教學模式的主要方向。
關于學生的評價機制,傳統(tǒng)教育中,“唯分數(shù)論”是主要手段。在問題導學教學模式中,不以成績作為評判標準,而是評價對問題的解答和解決問題的態(tài)度。讓學生在自主研究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在自我評價的基礎上耐心解答,注重學生的反饋和想法,教師根據(jù)學生的思考進行總結評價,從而使老師和學生之間相互學習和發(fā)展。
問題導學模式,導學才是關鍵所在。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側重于針對性問題的設置 ,何種問題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何種提出問題的方式能夠吸引學生,都是教師在教學之前應該思考清楚的內(nèi)容。其次,還要對問題的解決引導多費些功夫。在知識的引導上注重前后情境邏輯的一致,避免陷入以往灌輸知識的窘境。
問題導學模式不應只是在課堂上運用,課堂之外也應該運用其調(diào)動學生的好奇心。首先,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前,要提前給學生設置好問題,引導他們對新知識產(chǎn)生好奇。在課程進行的時候,解決之前的問題,引出新知識概念,著重進行對話交流,引出學生的求知欲。在課后,還要進行拓展的教學延伸,提出相對較難的問題,不斷地讓學生思考問題,進而挑戰(zhàn)自己,養(yǎng)成喜歡思考、熱愛知識的好習慣。
問題導學模式的實施對于教師來講是一個極大的考驗,教學有沒有一個良好的導學理念就顯得非常重要。在教師的導學理念培訓中,要時刻謹記這九字原則:及時導、適時導、有效導。
及時導,指的就是在提出問題時一定要足夠及時,要在學生非常渴望尋求知識時及時提出問題,利用學生的興趣,讓問題導學模式的作用發(fā)揮到最大。而在為學生排解疑慮的時候,也要嚴格把握時機,要注意不能拖的時間太長,讓學生失去熱情。在解決問題的時候,運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對問題進行縝密耐心的解釋,而且要采取因人而異的方法,不同個性的學生可以采取不同的講解方式。
總之,問題導學模式的本質目的就是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與其說是培養(yǎng)知識理論基礎,不如說是培養(yǎng)學習知識的能力。在問題導學教學模式下,數(shù)學課堂的理想模式應該是這樣的:當學生走進課堂的時候,應該是懷著對知識的好奇,自己直面問題;當學生走出課堂的時候,應該有著解決問題的愉悅,并且還有著對知識的探索欲,懷著好奇心走在學習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