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昌存
【摘 ?要】激勵教育法是指通過給予學生一定的學習激勵并且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以此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機,從而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并以此來幫助學生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選擇正確的方法進行語文學習。教師應該從宏觀上把握激勵教育的使用方法,用最高效的方法進行激勵教學,從而提高小學語文課堂質量。
【關鍵詞】激勵教學;小學語文;教學提升
在現(xiàn)代教育中教師要通過平等的師生關系來重新審視學生的地位從而擺正自己的位置。學生需要改變自身被動接受學習知識的局面,從而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要善于運用激勵學習法來尊重學生、引導學生。教師要充分改進教學方法,運用激勵的手段來啟發(fā)學生的學習能力,變學生的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從而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潛力,以激勵教學來促進課堂教學。
一、鼓勵學生調整心態(tài),重視小學語文教學
小學生的身心還處于發(fā)展之中,很容易產(chǎn)生沖動的感情現(xiàn)象。因而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很容易因為外界的影響而改變自己的情緒,受到情緒的負面影響。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往往會對自己喜歡的和感興趣的事情積極性高,有充足的動力。然而對自己不感興趣的事情總是提不起學習積極性。此外,小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往往有著思考問題不周全的情況,并且熱衷于按自己的性子做事,對自己不喜歡的事情總是采取敷衍的態(tài)度。教師在語文教學中需要提高自己課堂的趣味性,從而讓學生愛上學習。為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需要充分使用激勵教學,使得課堂變得更加積極生動、從而提高學生的課堂積極性。
例如在教學《黃山奇石》這篇課文時,我會提出許多關于奇山怪石的問題,并且讓學生積極聯(lián)系自己的所學知識來回答問題。以這樣的一種形式并加以課件的引導,學生會對課堂內容產(chǎn)生積極的學習興趣,并且踴躍發(fā)言,從而激勵學生認真對待課堂。學生對待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就會踴躍發(fā)言,并且也渴望得到教師的表揚,所以教師在平常的教學中要多創(chuàng)造這樣一種激勵學生的機會。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往往會遇到一些情緒波動較大的學生,比如學生在一段時間內上課表現(xiàn)非常積極,然而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逐漸喪失了學習的積極性,具有一定的波動性。教師需要對學生這樣一種起伏不定的學習心態(tài)進行觀察,及時發(fā)現(xiàn)情緒低落的學生,并且積極鼓勵學生學習,幫助其走出低谷狀態(tài)。外界因素對學生情感也影響較大,所以教師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要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幫助學生走出心理的低谷狀態(tài),用老師和其他學生的積極心態(tài)來調動另一部分學生情緒,教師要注重學生積極學習的心態(tài)的培養(yǎng),從而穩(wěn)固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
二、以多樣化的激勵教學,促進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的提高
教師在平時的學習中要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因為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在平時語文教學中要學會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采用多種獎勵方式,例如語言、榜樣、禮品等激勵方法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小學階段的學生的情緒具有敏感的特性,對周圍人對自己的評價十分在意。教師要善于利用這樣一種現(xiàn)象,合理的夸贊表揚學生,讓學生提高學習的熱情。因此,教師要在心中尊重和愛護學生,注意學生學習時的每個細節(jié),采取合理的激勵方式,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
在《四季》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我結合課文內容以及學生富有活力、好動的特征,讓學生在朗讀課文時聲情并茂并且加以動作的融入,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并且能夠身臨其境的體會到文中“彎著腰”、“舉”等動詞,在朗讀結束后,教師進行合理的夸贊,讓學生在激勵中進行學習,也為其他同學建立了榜樣。用這樣一種激勵的教學方法,教師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上的活躍性更加高漲,在掌握課堂知識的同時激發(fā)學生積極的學習情緒,這才是激勵教育最主要的目標。教師要善于根據(jù)學生的情緒使用激勵教育,并且積極拓展激勵教育的形式。因為激勵教育對學生的學習有著保護作用,并且是一種通過一切手段激發(fā)學生,讓學生自發(fā)自主學習語文的一種教學方法,能夠有效提高課堂效率和課堂質量。
三、以合理激勵為手段,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意志力
著名心理學家特爾曼發(fā)現(xiàn)高成就者和低成就者有著明顯的心理素質差異,高成就者往往有著更遠大的理想、更多的進取心、自信心以及更強的意志力。因此,想要幫助學生學習好小學語文,教師就需要幫助一部分學生樹立自信心,來擺脫以前學習中的失敗感,從而增強自身的意志力,獲得長足的發(fā)展。因而,教師需要注重激勵教育的開展,因為激勵教育在增強學生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意志力上有著非凡的功效和重要的作用。
在以往傳統(tǒng)的課堂中,學生往往因為分數(shù)原因被貼上了中差學生的標簽,從而使學生喪失了學習的積極性和信心。當學生有著“我不行”、“我不會”這樣的心態(tài)時,就缺少了學習的信心,教師在課堂上就無法進行有效的教學。因此,教師要積極運用激勵教學,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
曾經(jīng)我在教學一篇課文時,讓一名平時很少講話的學生起來回答問題,雖然他回答問題時磕磕巴巴,但是我仍然表揚他“你聲音好聽,但是缺乏流暢性,如果你能夠讀通暢這篇文章,你應該會有很大的進步。”這樣以后,這名學生在以后的朗讀環(huán)節(jié)不再害羞、沉默,反而愛上了閱讀,對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大大提高。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學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障礙,因而學生也需要強大的意志力作為學習的支撐,教師需要積極引導學生意志力的培養(yǎng),在學習中布置相應的學習任務,鼓勵學生一點一滴完成,并且通過榜樣的力量,促進學生意志力的培養(yǎng)。
四、以激勵教育為誘導,培養(yǎng)學生質疑能力,激發(fā)學生的想象能力
敢于質疑的思維是學生的一種積極思維。在激勵教育的幫助下,語文教學能夠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即填鴨式的教學,教師的教學能夠在和諧的學習氛圍中幫助學生解放自己的思想并且大膽質疑。教師要通過激勵教學來充分幫助學生培養(yǎng)質疑思考的能力,用具有針對性和啟發(fā)性的問題來讓學生自己探究思考,讓學生在自己的探究中進行學習發(fā)現(xiàn)。
在激勵課堂上,教師要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因為語文的學習是沒有絕對性可言的,教師通過引導來培養(yǎng)學生的解決問題意識和能力。學生的想象能力在激勵教學的幫助下更加能夠得到有效的提高。教師可以通過用生動形象的語言來進行激勵學生,給學生一個可以自由想象的空間。教師要對學生的大膽想象予以鼓勵,面對學生天馬行空的想象也要寬容對待不斷激勵,不能夠打擊學生開發(fā)想象能力的積極性。只有通過這樣的一種激勵教學,學生才能夠充分發(fā)展自己的思維,提高自己的想象能力,從而發(fā)揮激勵教育的真正功效。
五、結束語
激勵教育的實現(xiàn)需要的是教師持之以恒的耐心和意志力。雖然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教師也會偶爾使用一些激勵教學的手段,但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教師運用的不得當且不能堅持的局面。因為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對待學生學習往往采用的是一種批評教育,究其原因是因為沒有真正把學生放到與自己平等位置上。所以教師要堅持激勵教育,融入學生之中,讓激勵教育成為學生和老師學習生活中的一部分,從而實現(xiàn)學生更好的發(fā)展,課堂質量的提高。
(江蘇省泰州市興化市板橋初級中學,江蘇 泰州 22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