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文斌 汪海紅 羅維芳 楊弘
摘? 要:為了解國門高校少數(shù)民族大學新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掌握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采用SCL-90項癥狀自評量表,對云南某國門高校少數(shù)民族大學新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調查,共發(fā)放問卷1500份,收回有效問卷1410份,問卷的有效回收率為94%。結果顯示:(1)國門高校少數(shù)民族大學新生心理問題總檢出率為23.6%;(2)與全國正常人群SCL-90常模(1986年,n=1388)和全國12個省中國人群SCL-90(2018年,n=12160)常模相比,國門高校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國內正常人群;(3)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研究結果表明,國門高校少數(shù)民族大學新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低于國內正常人群,要進一步注重對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斷追求民族化、本土化,構建全方位、系統(tǒng)化的心理教育模式。
關鍵詞:國門高校? 心理健康? 比較研究? 少數(shù)民族新生
中圖分類號:B844.2?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9(c)-0223-04
Abstrac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the freshmen of national minority university and master the mental health level of the freshmen, the SCL-90 symptom checklist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the freshmen of a national minority university in Yunnan Province. A total of 1500 questionnaires were sent out, and 1410 effective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with an effective recovery rate of 94%;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total detection rate of mental problems of Freshmen in national universities for ethnic minorities is 23.6%; (2) Compared with the SCL-90 norm (1986, n=1388) of the national normal population and the SCL-90 norm (2018, n=12160) of the Chinese population in 12 provinces, the mental health level of the national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i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domestic normal population; (3) The mental health level of girls is lower than that of boy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the freshmen of national universities for ethnic minorities i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normal people in China.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f ethnic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constantly pursue national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and build a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mental education mode.
Key Words: Internationally-oriented and borderland-located universities; Mental health; Comparative study; Ethnic minority freshmen
大學一年級是大學生角色轉變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是心理素質重要的塑造期。剛剛進入大學的新生,面對全新的環(huán)境、復雜的人際關系以及自我意識的巨大沖擊,導致新生容易出現(xiàn)心理問題。目前已有的大量研究是針對普通大學生心理問題的研究,但是對云南國門高校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的研究不多,云南是中國民族種類最多的省份,少數(shù)民族大學肩負著建設邊境的重要使命和責任,因此,了解和掌握國門高校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的心理狀況,有利于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心理健康常模的建立和心理素質的提高。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以云南邊境地區(qū)某國門高校少數(shù)民族新生為研究對象,利用計算機測評軟件進行施測,1500人參加測評,收回有效問卷1410份,施測有效率為94%。男生445人,占測評人數(shù)的31.6%,女生965人,占測評人數(shù)的68.4%。
1.2 研究工具
采用《SCL-90癥狀自評量表》對學生進行團體測試[1],此量表共90個項目,包括軀體化、強迫、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zhí)、精神病性和其他共10個因子。該量表條目一般采用5級評分法,1為無癥狀反應,5為癥狀嚴重。按全國常模結果,總分超過160分,或陽性項目數(shù)超過43項,或任一因子分超過2分,需考慮篩選陽性和進一步檢查。
1.3 統(tǒng)計分析方法
采用PASS 22.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并將此次測查的結果與全國正常人常模、全國12個省中國人群常模進行差異比較,用t檢驗進行統(tǒng)計分析。
2? 結果
2.1 心理問題檢出率
根據(jù)SCL-90測評常模因子分劃界標準,測查結果發(fā)現(xiàn)(見表1):心理問題總檢出率為23.6%,其中男生84人,檢出率為5.96%,女生249人,檢出率為17.7%。
2.2 突出因子檢測
由表2可以看出,各因子出現(xiàn)中度及以上問題的人數(shù)和百分比從高到低依次為強迫、人際關系敏感、焦慮、偏執(zhí)、抑郁、敵對、恐怖、精神病性、軀體化,說明國門高校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主要存在的心理問題是強迫、人際關系敏感、焦慮,偏執(zhí)、抑郁等,這與國內的一些研究結果相一致[2]。
少數(shù)民族大學新生SCL-90的測查結果表明(見表3),9項因子的均分在1.34~1.91之間。各因子分與國內的兩種常模進行比較,并進行t檢驗分析,結果顯示:(1)與全國正常人群SCL-90(1986年,n=1388)常模[3]各因子分比較,除了軀體化和敵對兩個因子以外,在強迫、人際敏感、抑郁、焦慮、恐怖、偏執(zhí)和精神病性7個因子上得分均高于全國正常人群SCL-90的因子得分,進行t檢驗后發(fā)現(xiàn):軀體化、強迫、人際敏感(P<0.05)、焦慮、恐怖、偏執(zhí)(P<0.05)和精神病性等7個因子均有顯著性差異(P<0.001)。(2)與全國12個省中國人群SCL-90(2018年,n=12160)常模[4]各因子相比較,在強迫、人際敏感、抑郁、焦慮、恐怖、偏執(zhí)和精神病性7個因子上得分均高于全國12個省中國人群SCL-90的因子得分,其中在軀體化、強迫、人際敏感、抑郁、焦慮、恐怖、敵對(P<0.05)、偏執(zhí)、精神病性9個因子均有顯著性差異(P<0.001)。
與國內兩種常模相比較發(fā)現(xiàn),少數(shù)民族大學新生SCL-90多數(shù)因子分高于全國正常人群SCL-90(2008年)和全國12個省中國人群SCL-90(2018年)因子得分。
2.4 性別在SCL-90各因子上的差異分析
由表4可以看出,在不同性別的少數(shù)民族大學新生中,軀體化、強迫、人際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精神病性、偏執(zhí)、其他和總分上面男生得分都低于女生。在強迫、人際敏感、抑郁、焦慮、恐怖、其他(P<0.05)和總分上面男女生存在顯著的顯著差異(P<0.001),在軀體化、敵對、偏執(zhí)和精神病性4個因子上均無顯著差異(P>0.05),由此可見,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女生。
3? 討論
3.1 國門高校少數(shù)民族大學新生心理健康狀況
國門高校少數(shù)民族大學新生心理問題總檢出率為23.6%,心理問題的檢出率在國內外報道的大學生心理衛(wèi)生問題10%~30%范圍之內[5],與國內學者的研究結果類似[6]。
3.2 國門高校少數(shù)民族大學新生SCL-90各因子分與國內常模比較
國門高校少數(shù)大學新生SCL-90的測查結果與全國正常人群SCL-90常模(1986年,n=1388)和全國12個省中國人群SCL-90(2018年,n=12160)常模相比,國門高校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國內正常人群。這與國內一些學者的研究結果一致[7],可能是因為云南國門高校的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本身就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并且處于入學適應的應激階段,難以適應復雜多變的生活、學習環(huán)境以及人際關系,導致心理健康水平顯著下降[8]。
3.3 性別在SCL-90各因子上的差異分析
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在強迫、人際敏感、抑郁、焦慮、恐怖、其他(P<0.05)和總分上面男女生存在顯著的差異(P<0.001)。由此可見,少數(shù)民族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女大學生,這與國內一些學者的研究結果相一致[9-10]。影響少數(shù)民族女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因素有個人家庭經(jīng)濟水平、以語言為基礎的文化圈、學習能力和水平、學校管理、以往的生活經(jīng)驗等[11]。另外,文化傳統(tǒng)的影響、人際關系的處理、環(huán)境的適應、生理結構的不同也可能是造成少數(shù)民族女生心理健康水平偏低的原因。在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文化中對女性的要求不是很高,進入到大學的女生,在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下,心理壓力加大,她們更容易出現(xiàn)焦慮等心理問題。在人際交往中,她們也會很關注自己的感受,容易出現(xiàn)自卑、心神不安等情況。另外,面對全新的生活環(huán)境也更容易出現(xiàn)抑郁、焦慮等情緒問題。
綜上所述,國門高校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國內常模。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女生,因此要進一步加強對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采用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善于或樂于接受的形式、內容和過程實施心理健康教育,不斷提升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對自身心理健康的關注度和重視度、不斷提高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同感,采用多樣化的服務形式構建全方位、系統(tǒng)化的心理教育模式。
參考文獻
[1] 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wèi)生評定量表手冊(增訂版)[M].北京: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社,1999:31-35.
[2] 金華,吳文源.張明園.中國正常人SCL-90評定結果的初步分析[J].中國神經(jīng)精神疾病雜志,1986,12(5):260-263.
[3] 劉媛媛,武圣君,李永奇,等.基于SCL-90的中國人群心理癥狀現(xiàn)況調查[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18(32):438-440.
[4] 余毅震,黃艷,李俊杰,等.醫(yī)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校醫(yī),2003(3):214-215.
[5] 彭偉,邱良武,楊曉娟,等.建立大學新生心理測驗常模識別學生的心理健康[J].昆明醫(yī)科大學學報,2020,41(1):48-51.
[6] 鄧選梅,鄭澤然,李煥.邊疆地州高校新生心理普查中SCL-90的應用反思[J].大學教育,2019(9):187-188.
[7] 宮盛花,蘇驍征,葉寶娟.貴州省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心理健康素質培養(yǎng)現(xiàn)狀的調查研究——以苗族、侗族為例[J].中國特殊教育,2011(6):83-88.
[8] 汪海紅,張智慧,陳利民,等.醫(yī)學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與分析[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20(1):31-32.
[9] 徐建平,王淑蘭,李錄志.少數(shù)民族女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與教育對策研究[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25(3):168-174.
[10] 龍卿志.西藏自治區(qū)在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8,16(12):1321-1322.
[11] 高曉雷,高蕾,白學軍,等.藏族大學生心理健康及教育對策研究[J].西藏大學學報2015(30):187-193.
[12] 鄧彩艷,王禮晗.民辦高校新生UPI與SCL-90測評結果比較研究[J].統(tǒng)計與管理,2018(11):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