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淑喜 李亞松
[摘要] 目的 分析在兒科護理中應用PDCA循證護理理論的效果。方法 2018年12月—2019年5月期間便利選擇48例該院兒科患兒,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24例。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通過PDCA循證護理理論進行護理,對比兩組護理效果評分、總體滿意度、護理事故發(fā)生率,比較兩組應用效果。結果 觀察組的護理效果總評分為(97.15±3.38)分高于對照組護理效果總評分(89.35±2.26)分,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3.432, P<0.05);觀察組護理總滿意率95.83%高于對照組護理總滿意率66.67%,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923,P<0.05);觀察組護理事故發(fā)生率為12.50%低于對照組護理事故發(fā)生率41.67%,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169, P<0.05)。結論 在兒科護理中應用PDCA循證護理理論的效果顯著,能夠提高患兒護理的整體性效果。
[關鍵詞] PDCA循證護理;兒科護理;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0742(2020)09(c)-0172-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PDCA evidence-based nursing theory in pediatric nursing. Methods From December 2018 to May 2019, 48 pediatric patients in the hospital were conveniently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ach with 24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car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PDCA evidence-based nursing theory. The nursing effect scores, overall satisfaction, and nursing accident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th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nursing effect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15±3.38) points higher than the total nursing effect score of the control group (89.35±2.26) points,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3.432,P<0.05); the total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95.83% was higher than the total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of 66.67%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4.923, P<0.05); the nursing accident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2.50%, and the nursing accident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41.67%.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5.169,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PDCA evidence-based nursing theory in pediatric nursing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and can improve the overall effect of nursing care of children.
[Key words] PDCA evidence-based nursing; Pediatric nursing; Application effect
PDCA循環(huán)護理是目前應用在臨床醫(yī)療中的新型護理模式[1],針對兒科依從性低、配合度低的護理特點,應用PDCA循證護理理論能夠有效地將護理計劃和護理結果緊密相連,使整個護理過程程序化、整體化和規(guī)范化[2]。首先要通過PDCA循證護理理論進行護理,必須要求護理工作人員根據(jù)患兒基本疾病發(fā)展情況提出循證問題,隨后再提出有效的解決方式[3],因此護理人員可以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進行工作計劃的制定,從而按患兒的實際情況設計相關的護理方案。其次,PDCA循證護理中不斷的檢查、及時處理問題,還能有效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進一步落實相關護理工作內容,同時也能夠提高護理工作的有效性和服務質量,保證患兒能夠接受更加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從而有利于提高患兒的護理滿意度[4]。故該次研究于2018年12月—2019年5月對24例住院患兒應用PDCA循證護理的效果進行了分析,探究其在臨床上的應用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便利選擇該院兒科患兒48例,將其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24例。觀察組男13例,女11例;平均年齡(6.4±1.2)歲;其中,新生兒3例,嬰兒5例,幼兒6例,學齡前兒童5例,青春期兒童5例;平均病程(13.31±4.56)個月;主任護師1名,副主任護師2名,主管護師4名;學歷:研究生3名,本科4例。對照組男14例,女10例;平均年齡(6.8±1.3)歲;其中,新生兒4例,嬰兒5例,幼兒5例,學齡前兒童7例,青春期兒童3例;平均病程(13.31±4.56)個月;對照組護理人員7名,性別:女性7名;年齡2645歲,平均(35.3±2.4)歲;職稱:主任護師1名,副主任護師1名,主管護師5名;學歷:研究生4名,本科3例。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進行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兒以及家長均自愿參與該次研究,經(jīng)過該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家長具備良好的交流能力,且思維正常;②患兒病情穩(wěn)定;③患兒精神正常、意識清醒。
排除標準:①合并先天性疾病、遺傳性疾病者;②合并惡性腫瘤、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者;③臨床資料不完整者;④存在精神疾病、聽語障礙、抑郁癥、智力障礙等疾病者。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常規(guī)護理主要包括用藥護理、心理護理、監(jiān)測生命體征等內容,并且要將疾病的注意事項告知患兒家屬。
1.3.2? 觀察組 PDCA循證護理理論指導下的護理[3]:其中主要包括4個方面,PDCA的計劃、實施、檢查、處理,護理人員需要將患兒以及家屬提出的問題進行整理和收集,并且依靠權威的文獻作為依據(jù),根據(jù)相關評估結果制定計劃。
具體實施方案如下:①計劃階段(P)。首先進行分工合作,組建質控小組,從而對人力資源、物資進行合理安排。其次護理人員要密切觀察患兒的疾病發(fā)展情況以及各項身體機能變化,并且根據(jù)患兒的實際情況提出相關的問題,將提出的相關問題作為重點的檢測指標。并將重點問題作為循證問題,提取關鍵詞,并通過查閱專業(yè)書籍和國內“知網(wǎng)”“萬方”“維普”及國外“PubMed”“ScienceDirect”等數(shù)據(jù)庫進行相關文獻檢索,結合自身的專業(yè)知識和臨床經(jīng)驗制定一個更加適合患兒的護理計劃,在實施計劃前期將護理效果進行統(tǒng)計,保證護理計劃中包括飲食護理、心理護理、運動護理等。最終通過小組討論以及咨詢護理專家等方式找出改進措施,討論措施可實施性并最終確定方案。②執(zhí)行階段(D)。執(zhí)行護理工作階段應按照相關要求,即計劃、目標、時間、數(shù)量、質量等,將自身工作落實到位并保質保量完成。且每一位護理人員均需參與質量控制環(huán)節(jié),提高自身責任感及團隊合作精神。因兒科患兒具有一定特殊性,所以在完成基本護理的基礎上,應保持良好的態(tài)度,積極主動地提供護理服務。③檢查階段(C)。由高年資責任護士對工作計劃實施的情況進行詳細檢查,并和預期效果進行對比,從而保證工作質量達標,并且需要及時發(fā)現(xiàn)執(zhí)行中所存在的問題。管理人員需進行整體工作檢查1次/周,從整體上評估護理進度及質量,并召開質量分析會議,對發(fā)現(xiàn)和存在的問題及時反饋,再次進行循證支持,總結歸納的同時尋找最優(yōu)處理措施。④處理階段(A)。每個月進行一次總結并積極征求患者及家屬意見,對工作完成情況進行反省,并將不足之處指出,根據(jù)實際情況制定改善方案及工作目標,從而達到提高護理質量目的。
1.4? 觀察指標
①護理效果:評價護理效果時,主要是按照護理質量標準對護理中涉及的每一項工作進行質量檢測并評分,內容包括基礎護理質量、病房管理、健康宣教和臨床操作,每項25分,綜合4項總得分評價護理效果。
②護理滿意度:主要以問卷的形式在患兒即將離開醫(yī)院時由監(jiān)護人填寫,注重考查護理人員的護理水平、護理態(tài)度,根據(jù)不同的調查結果來評估護理人員的整體素質和能力,而且通過對研究對象的調查還能夠評估出患兒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傮w的護理滿意度包括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3個評價等級。
③護理事故發(fā)生率:主要納入的護理事故包括護理差錯、投訴和糾紛。
1.5? 統(tǒng)計方法
該次研究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護理效果比較
觀察組的護理效果總評分為(97.15±3.38)分高于對照組護理效果總評分(89.35±2.26)分,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3.432,P<0.05)。
2.2? 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95.83%高于對照組66.67%,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護理事故發(fā)生率比較
觀察組的護理事故發(fā)生率12.50%低于對照組41.67%,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兒科護理是當前臨床護理關注的焦點問題,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兒童年齡較小,認知功能低下,從而降低了配合度及依從性。且由于傳統(tǒng)護理模式過于單一,缺乏主動性,護理人員責任心較低,降低了護理質量,不能滿足當前臨床需求[4-5]。而且兒科護理的過程當中要注意的事項比較多,由于小兒的身體素質較差,所以需要格外關注患兒的心理、營養(yǎng)以及安全情況,只有這樣才能夠促進患兒疾病的恢復,同時還能夠保證患兒能夠健康成長。根據(jù)臨床調查研究表明[6],新型PDCA循證護理能夠有效地提高臨床護理效果,目前在應用的過程當中已經(jīng)獲得了廣大患兒家屬以及護理人員的認可。PDCA 是一種程序化、科學化、標準化的管理體系,其通過有計劃、有組織的質量控制,讓整個護理過程程序化、整體化和規(guī)范化[2],來有效減少護理風險發(fā)生,不斷提高患兒家屬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最大限度提高護理服務質量,提高患兒在疾病治療過程中的舒適感,還能夠減少患兒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該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護理效果總評分為(97.15±3.38)分高于對照組護理效果總評分(89.35±2.26)分(P<0.05);觀察組護理總滿意率95.83%高于對照組護理總滿意率66.67%(P<0.05);觀察組護理事故發(fā)生率分別為12.50%低于對照組護理事故發(fā)生率41.67%(P<0.05)。這與劉慶蘭等[7]在研究結果觀察組患兒護理質量評分為(96.52±0.38)分優(yōu)于對照組患兒(90.41±0.55)(P<0.05);陳金定等[8]的研究結果研究組取得了96.08%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8.43%(P<0.05)基本一致。這說明PDCA循環(huán)在兒科的風險管理中具有明顯作用,可顯著降低。
PDCA循證護理在當前應用的范圍越來越廣,而且經(jīng)過大量實驗證明該種護理模式的效果要遠高于常規(guī)護理。進一步提示PDCA循證護理能有效地滿足患兒的需求,最大程度地為患兒提供更多的關懷,提高護理質量。PDCA循證護理的過程中所依靠的是PDCA循證護理理念,在實際的臨床過程當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且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來解決問題,結合患兒身體情況以及疾病發(fā)展情況,在治療患兒疾病的基礎上,為患兒提供更加有利于身心健康恢復的護理方式,這也能夠滿足現(xiàn)代患兒在護理工作方面的需求[9]。但護理事故總發(fā)生率略高于相關研究者[2]研究結果,考慮與樣本納入差異有關。另外要注意的是,學歷不同的護理人員對于PDCA循證護理的認識和理解是不同的,在進行實施過程當中的效果也不同。要想提高臨床護理的效果,醫(yī)院還需要進一步收納文化素質比較高的護理人員,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PDCA循證護理質量,從而為患兒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
綜上所述,通過PDCA循證護理理論來指導兒科護理工作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能夠有效地提高患兒護理工作的整體質量,同時降低護理事故的發(fā)生率,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 劉金鵬.PDCA護理管理對兒科護理質量與家長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9,16(3):13-14,17.
[2]? 王玉芬.應用PDCA循環(huán)促進兒科護理質量持續(xù)改進的體會[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9,29(35):248,250.
[3]? 許新春.PDCA循環(huán)在兒科護理質量管理持續(xù)改進中的應用效果評估[J].醫(yī)藥前沿,2019,9(34):145-146.
[4]? 蘇艷霞.PDCA模式應用于新生兒科護理質量管理的效果[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9,11(26):185-187.
[5]? 黃眉玲.PDCA模式應用于新生兒科護理質量管理的效果[J].健康養(yǎng)生,2019(14):291.
[6]? 龍迎春.PDCA循環(huán)管理對兒科護理質量的作用研究[J].養(yǎng)生保健指南,2019(26):229.
[7]? 劉慶蘭.PDCA循環(huán)管理對兒科病房護理質量的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27):164.
[8]? 陳金定,劉海霞.PDCA循環(huán)管理對兒科護理質量的作用研究[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9,11(6):189-191.
[9]? 劉曉慶,黃國雙.PDCA循環(huán)對新生兒科護理質量管理的應用效果觀察[J].新疆中醫(yī)藥,2019,37(3):64-66.
(收稿日期:2020-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