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丹萍
摘要:大學是為國家培養(yǎng)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搖籃,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處在尚未成熟穩(wěn)定的階段,為了能夠為社會培養(yǎng)更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人才,課程思政對于高校每一門課程來說都勢在必行。本文結合具體實例分析如何將思政教學融入到大學英語課程之中。
關鍵詞:課程思政;大學英語;中國夢
國家總書記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xié)同效應。為貫徹總書記這一講話精神,深入大學英語課程改革,我校大學英語課程積極分析教學內(nèi)容,設計教學活動,將與教學內(nèi)容密切相關的思政因素加入到教學之中。
一、大學英語課程融入思政元素的必要性
大學英語為培養(yǎng)當代大學生的國際視角和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其終極目的是為了服務于日后的職業(yè)生涯,使他們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中能夠有更大的潛力,為國家建設出力,在實現(xiàn)中國夢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發(fā)揮自己的力量。由于英語屬于外來語言,在英語教學中勢必會涉及外國文化、歷史、和價值觀的介紹,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不能融入思政元素正確引導、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學生有可能受外來文化和價值觀的影響,崇洋媚外。因此,大學英語課程需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選取合適的思政元素融入到教學實踐中,以確保大學各專業(yè)輸出的人才能夠為國所用。
二、大學英語課程融入思政元素的途徑
1、提升教師的思政水平。
教師是課堂的主導,大學英語課程思政的第一步應該是提升教師的思政水平。各大高校
可充分發(fā)揮黨支部的積極帶頭作用,組織學習強國知識競賽等活動帶動教師提高思想政治理論水平和政治覺悟,確保教學中有能力進行合理的思政教學設計。
2、挖掘與教學內(nèi)容契合的思政元素。
大學英語課程按照單元進行授課,每一單元有不同的主題,如何在不同的主題中融入思
政元素需要授課教師深度教研,挖掘出與講授主題相契合的思政元素。以我校2018級《大學英語4》教學內(nèi)容中“Entertainment”(娛樂)主題為例,課文圍繞美國夢展開討論,以好萊塢著名電影《當幸福來敲門》和《阿甘正傳》為例講述好萊塢電影中反映出的美國主流價值觀“美國夢”。經(jīng)深度教研,教師挖掘出與之契合的思政元素“中國夢”,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將中國夢與美國夢進行對比,鼓勵學生講訴反應中國夢的中國電影,加深對中國夢的理解與價值認同以及情感認同。
3、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
大學英語課程是英語基礎課程,包含英語聽、說、讀、寫、譯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在課程
思政教學中可按照以上五種形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向學生傳播思政元素。在上文提到的主題中,教師找到以視聽形式呈現(xiàn)的介紹中國夢和對比美國夢與中國夢的學習視頻,供學生觀看學習,布置作業(yè),要求學生在第二節(jié)課堂口頭陳述中國夢和美國夢的相同之處與不同之處。學生在學習視頻的過程中必然會進行思考,進而產(chǎn)生民族自豪感,加強愛國主義精神。同時,教師可根據(jù)具體的授課主題和思政元素安排寫作任務,或采用小組討論甚至辯論賽的形式組織教學??傊?,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不應該是以教師講授為主的灌輸形式,需根據(jù)具體教學內(nèi)容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讓思政元素在英語課堂上活起來。
4、重視課后延伸學習。
大學英語教學不能滿足于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課后自主學習能力對于英語語
言能力的提高至關重要,與此同時,如果學生能夠將課程中融入的思政因素學習也延伸到課堂之外,那么,對于大學英語課程思政的教學效果來說無疑是大有裨益的。這就要求教師充分重視課后延伸學習,在鉆研教學內(nèi)容、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能夠深度挖掘思政因素,不僅在課堂上進行思政教學,而且能夠為學生提供課后延伸學習的學習資源、或提出能夠激起學生思考和求知欲的問題令其課后自主查閱資料進行學習。
三、大學英語課程融入思政元素的意義
古人云:“敬教勸學,建國之大本;興賢育才,為政之先務?!苯逃敲褡逭衽d、社會進步的基石。大學是否能夠輸出專業(yè)技術過硬、思想覺悟較高、價值取向陽光的人才,對實現(xiàn)中國民族的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有決定性意義。大學英語課程融入思政元素將引導當代大學生確立科學的人生理想、提供其成才的人生動力,使學生把個人夢想和中國夢緊密相連,令其立志在今后的工作崗位中勤勤懇懇、兢兢業(yè)業(yè),做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
同時,加入思政元素的大學英語課程內(nèi)容愈加豐富、形式更加多樣,英語課堂不再是枯燥的純語言語法教學,而是利用英語表達觀點、傳播思想、抒發(fā)情感,在這個過程中逐步習得語言。因此,大學英語課程思政的過程也是逐步完善大學英語課程體系的過程。
四、結語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需要站在高處以建設國家、民族復興為指導培育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大學英語教學肩負的不僅僅是教會學生使用英語的能力,更要以語言為載體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培養(yǎng)學生民族自豪感和社會責任心、引導學生養(yǎng)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但是,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需要教師具備較高的思想政治水平和專業(yè)教學水平,在備課的過程中充分了解學情、領悟教學內(nèi)容,挖掘與教學內(nèi)容契合的思政元素并運用適當?shù)慕虒W方法將其融進課堂,使學生在獲得語言知識的同時領悟到思政元素并將其內(nèi)化。
參考文獻:
[1]付瑤. 大學英語教學課程思政實施路徑探究[J]. 教育教學論壇, ?2020(8):66-68.
[2]譚仁杰. 中國夢與高校德育——地方院校德育研究(第八輯)[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6 (7).
[3]張小艷,李曉芳,趙元元. 大學英語課程思政實踐探析[J].?湖北開放職業(yè)學院學報, ?2020(8):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