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秀蘭
(河北省遷安市第五實驗小學 河北 遷安 064400)
語文課程對小學生語言行為能力的提升極為關鍵,也是小學生學好其他學科和走好人生的基礎。新時代新技術的出現(xiàn),使語文課程實施中利用技術輔助課堂教學已經不再是難事。因此,我們語文教師也要跟緊信息時代思維發(fā)展大局,創(chuàng)新教學環(huán)節(jié)和課程模式,把技術教學融進小學語文課堂內外的各環(huán)節(jié),使語文教學更加精彩充實。在語文教學中,小學語文和先進技術手段的完美結合,不僅可以給小學生帶來更多的課外知識,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認知熱情,拓寬小學生的語文視野,為豐富小學生的情感體驗打好基礎,還可以為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調節(jié)氛圍,節(jié)約教學時間,提高語文課堂認知效益等。小學語文教師要勇于打破舊觀念、舊思維、舊體系,要善于結合學生和教材本身特質,科學融合技術元素輔助語文教學,給語文課堂注入技術活力和創(chuàng)新動力,為學生語文水平的極速發(fā)展積淀技術應用素養(yǎng)。
隨著科技的創(chuàng)新與革命,微信平臺功能已經很成熟和完善,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利用率也是想當高的。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可以嘗試利用微信技術平臺來輔助語文教學。通過微信技術平臺的搜索模塊可以很精準的找到師生所需要的課程資源,可以很好的幫助教師解決授課中的疑難點或者是有模糊認知的知識點,還能很好的幫助學生實現(xiàn)自學中難題的解答,從而有效地實現(xiàn)了新課程理念的翻轉式學習和自主分享式學習。比如,在講部編版小學語文《黃山奇石》一課時,由于黃山距離學生們比較遠,所以小學生們對黃山的了解并不是很多,直接教書本內容對于小學生接受起來有些困難。在進行課文教學前,教師有必要引導學生利用微信的搜索功能,去查找黃山的相關文本信息,或者簡介視頻,從視、聽覺上來刺激學生對素材對感知,讓學生更有真實感和身臨感,從而主動投入到課文的學習中,實現(xiàn)課堂的翻轉。此外,很多去過黃山的學生還可以把自己在黃山拍攝的照片當作學習資料,通過微信群分享給同學們,還可以利用微信的語音功能把自己在黃山的見聞和感受講述給同學們,從而奠定了小學生探索課文內容的熱情,為課程學習打好基礎。
利用網絡課堂技術可以實現(xiàn)教師業(yè)務素養(yǎng)的訓練及提升,提高教師教的藝術和水平,將很好的豐富語文課程信息,提高語文授課效率,還可以實現(xiàn)學生的自我知識積累與難點解析等功效,激發(fā)小學生學習興趣。比如,在講語文題目為《我多想去看看》一課時,為合理培養(yǎng)小學生對國家和首都北京的愛的思想感情,教師要利用好這些好的網絡資源,在新課開始前,為學生們播放天安門廣場升國旗的視頻,讓學生感受升旗儀式的那種特殊的莊嚴和肅穆,培養(yǎng)民族自豪感,從聽覺和視覺的刺激中激發(fā)小學生情感,面對天安門升國旗的情境,師生的愛國之情不在言表,提升了師生的語文及品德素養(yǎng)。與此同時,語文教師還通過網絡給小學生搜集了許多配套視頻,小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受益匪淺,能夠積極配合教師達成課程愿景。
如今多媒體技術已經在小學語文課程實施中得到了極大認可。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優(yōu)化教學方法,幫助師生豐富課程元素和直觀感知,助力發(fā)散小學生的語言思維。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讓課程更直觀地得到呈現(xiàn)和分享,教師教的輕松,學生學得透徹,實現(xiàn)教與學的雙贏。比如,在生字教學環(huán)節(jié),語文教師可利用掃碼技術在屏幕上展示有關生字的所有信息,從讀音到字的結構,從展筆順到字的組詞造句等信息。如在講“馬”字的筆順時,教師可以利用掃碼技術,對馬字的二維碼進行掃描,此時多媒體大屏幕上就會出現(xiàn)馬字的圖片、拼音、結構、筆順、造句等所有信息,還有馬字書寫的視頻,由于字中“ㄅ”的筆畫對于小學生有些難寫,教師可以放慢視頻書寫的播放速度,從而加深小學生對筆畫書寫的印象,小學生很快就掌握了馬字的書寫筆順。因此,利用媒體手段可以把教學內容更加直觀生動的展示出來,迎合了小學生對文字的認知心理和對待文字的態(tài)度,使學習變得更加有趣和有序,知識更易于掌握,同時大大降低了教師的教學難度,實現(xiàn)教與學的雙贏。
綜上所述,利用現(xiàn)代先進技術輔助小學語文教學,是打造精彩趣味的語文課堂,提升小學生語文素質的重要舉措,同時也是時代發(fā)展和新課改的要求。作為新教育時代小學語文教師的我們,應該加強語文課程的再學習和再深造,努力完善自身語文課程設計水平,把最好的教育理念和技術學到手來充實自己,創(chuàng)新語文課堂教學方式,建立真實的、高效的語文課堂,時刻給學生們一種新奇實效的學習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