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霞
◆摘? 要:英語是初中教育體系中的基礎性科目,對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語法作為初中英語教學的重中之重,強調語言的功能性,不僅能幫助學生形成完整系統(tǒng)的語言理論體系,還能讓學生明確認識英語學科的規(guī)則及其運用,促進學生英語思維的發(fā)展與英語水平的提升,所以加強初中英語語法教學顯得尤為重要。本文針對新課程背景下開展初中英語語法教學展開分析。
◆關鍵詞:新課程背景;初中英語;語法教學
初中英語語法涉及繁瑣和復雜的知識內容,學生在實際學習中往往會因龐雜的語法知識而失去學習動力,但語法知識又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內容,只有掌握扎實的語法知識,才能獲得英語水平的提升。在新課程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師要想激發(fā)學生對語法知識的學習興趣,必須要采取切實可行的教學措施,以此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實現(xiàn)預期的教學目標。
一、巧設交際活動
通常英語語法交際活動指的是教師將語法規(guī)則設計成相應的活動,讓學生在交際活動中習得知識,更好地感知語法的運用。與教師的示范或講解相比,交際活動的巧妙設計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認知結構與已有經(jīng)驗,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更加深刻記憶語法知識。具體而言,教師在語法教學環(huán)節(jié)可以設計猜詞游戲,讓學生對語法知識的使用方法進行猜測,從而集中課堂注意力,產(chǎn)生學習興趣,更好地感悟語法規(guī)則。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背包,鼓勵學生猜測包中的物品,即:教師提出問題:What do you think is in my bag?學生通過思考會猜測:There are English books, notebooks and pens in your bag;這時教師可以肯定學生的回答,并鼓勵學生參與到猜詞游戲中,創(chuàng)設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讓學生在課堂上掌握have、has的應用及其對句型的影響。如:學生:What do you think is in my bag?教師:I can't guess. Are there any students who can guess?這時其他同學用has的用法進行回答,教師則及時指出學生回答時的語法錯誤。另外,對于不同時態(tài)的語法教學,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參與到課堂上組織的角色扮演或講故事等活動,讓學生在具體的場景或關鍵詞的提示下感受不同時態(tài)的用法。
二、創(chuàng)設語法情境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語法知識的學習產(chǎn)生興趣,才會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樂于與教師進行溝通互動,獲得學習成績的提高。在新課程背景下開展英語語法教學活動時,教師需要積極轉變以往的教學模式,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合理創(chuàng)設語法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進行交流和溝通,從而活躍課堂氛圍,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以“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為例,該內容涉及的知識點就是利用have對物品的所屬進行問答,即:當have的主語為第三人稱單數(shù)時,需要對句子中have的變化進行了解;當使用let us提建議時,需要了解祈使句的用法。教師在講述之前需要教授文中提及的相關球類詞匯,在此基礎上創(chuàng)設相應的語境,適當滲透語法知識,如引導學生利用固定句型進行英文對話:A:Do you have…? B:No, I don't./Yes, I do.或者是A:Does she have…? B:No, she doesn't./Yes, she does.通過這樣的英語對話,不僅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能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所學的語法知識。
三、注重任務驅動
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目的在于引導學生熟練掌握、靈活運用所學的語法知識,實現(xiàn)學以致用的目標。在新課程背景下開展英語語法教學活動時,教師應該注重任務驅動的運用,讓學生在任務驅動中明確學習方向,激活英語思維,自主思考探究,積極參與到語法學習活動中。當然在語法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也要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加以重視,引導和鼓勵學生主動學習、運用英語,學會利用所學語法知識來完成學習任務。例如:講述以“wh-words”開頭的特殊疑問句時,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實際學情出發(fā),設置難度不同的任務,如要求學生自主學習教材中的語法知識,完成簡單的疑問詞填寫練習;然后為學生提供一段對話,要求學生結合對話的上下文意思,對特殊疑問詞進行填寫;最后設計難度大的任務,即:讓學生利用特殊疑問詞與同桌進行英文對話。
四、引入信息技術
在新課程背景下開展初中英語語法教學活動時,教師需要做到與時俱進,靈活引入信息技術,利用視音頻、動畫、圖片等資源來豐富語法教學的形式,使抽象的語法知識變得具體化和形象化,進而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切實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以“If you go to the party,you'll have a great time”為例,教師講述該單元涉及的相關語法知識時,如should情態(tài)動詞、if+will(主將從現(xiàn)在)、ask to do…等,可以在課前將相關內容制作成多媒體課件,指導學生利用課件進行預習,大致了解語法知識;或者是借助課后時間,將“ask for、can must、if+whether”等拓展性的語法知識制成微視頻,指導學生進行課后學習與課外延伸,促使學生形成系統(tǒng)的語法知識結構。
五、結束語
語法知識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基礎,能幫助學生掌握地道的英語語言,學會規(guī)范使用語法知識。在新課程背景下開展英語語法教學活動時,教師要巧設交際活動,合理創(chuàng)設語法情境,注重任務驅動,引入信息技術,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亢李靜.新課程下如何進行初中英語語法教學[J].文淵(高中版),2019(03):249.
[2]尹葆,趙艷鳳.談新課程背景下初中英語語法教學[J].才智,2018(26):46.
[3]唐華.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策略[J].江西教育,2020(15):23-24.
[4]武偉玲.談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有效開展[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0,14(18):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