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正明
摘? 要:小組合作學習是貫徹新課標的一種學習方式的體現(xiàn),它能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盡可能擴大學生的學習參與面,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讓學生在合作中鍛煉自己,展示自己,提高自己,為學生今后的長足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如何;課堂上;開展;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
新課程標準中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而小組合作就是正是遵循這一倡導,它有別于傳統(tǒng)的學習方式,能極大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fā)揮團隊的合作精神,比一言堂,問答式的效益提供很多倍,但當前這種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大都流于形式,效果欠佳,有什么方法能夠讓這種學習方法收到有效的效果呢?自己認為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一、當前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普遍存在的問題。
1、認識不清,職責不明。小組合作學習能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盡可能地擴大學生的課堂學習參與面,提高課堂學習效率,而有的教師認為,小組合作學習就是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教師提出一個內(nèi)容,讓小組合作討論,不管認真不認真,不管跑不跑題,不管討論是否有序,得出的結論有沒有效,學生各吹各的號,各唱各的調,場面熱鬧,氣氛濃厚,當教師喊停讓小組匯報時,舉手的只有幾個人,再一看,那都是平時數(shù)學學習成績很好的學生,其余的都是旁觀者或收音機。這種對小組合作學習認識不清,職責不明的學習形式,能收到好的效果嗎?
2、對小組合作學習的內(nèi)容沒有仔細斟酌。一些教師每節(jié)課不管什么問題,什么內(nèi)容,難易程度,一律讓學生合作學習,似乎只要合作學習了,問題就解決了,只要合作了,學生就會自主探究學習了,根本不管這個問題需不需要合作,有沒有必要合作,只管合作,不管效益,流于形式。
3、人員配備不合理,時間不好統(tǒng)一。有些近視認為為了更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習小組可以讓學生自由組合,原因是小組的這幾個人興趣愛好都差不多,平時也相處的很好,小組合作一定很棒,這就會造成成績好的在一起,成績差的在一起或無人要,今天在這個小組,明天在那個小組,成績好的組討論熱烈,一會兒就有了共同的結論,而中等生和差生正在討論,或正干坐在那里,或干脆在做別的事情,這對于時間上的掌控就很難統(tǒng)一,
4、引導評價跟不上。在小組開展合作學習時,教師就應總攬全局,針對出現(xiàn)的各種不同情況,未適時地給以引導和糾正,比如:有的小組行動遲緩,有的小組紀律不好,有的小組沒有人發(fā)言,有的小組議論跑題,有的小組遇到困難等等,教師沒有及時進行規(guī)范和鼓勵,沒有采取措施,聽之任之,操作無序,討論不出結果,浪費時間。
二、開展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
1、提高認識,科學分組。先要讓學生對“小組合作學習”的學習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就是在這幾個人的學習小組中,根據(jù)教師的統(tǒng)一安排,按照同一內(nèi)容同一要求有序開展一系列合作、探究的學習活動,來共同完成同一個合作內(nèi)容,得出小組共同的結論,每個人在這個小組中公平、平等、互助,都要積極小組開展的合作學習活動,出謀劃策,踴躍發(fā)言,促進結果的產(chǎn)生,并能將結果在小組匯報中贏得贊譽。同時自己在小組中得到鍛煉,吸取別人的長處和經(jīng)驗,聽取別人的建議,就能不斷提高自己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探究能力,使自己在小組合作學習中不斷提高,能在這個小組中不斷提高,那么這個小組中的成員搭配是非常關鍵的,這就要求就是在分組前做大量的工作,考慮到方方面面,首先要根據(jù)學生的基礎知識,學習能力、智力狀況、心理素質、興趣愛好、交往技能、遵守紀律等合理搭配,差異組成若干個小組內(nèi)異質,組間同質的學習小組,使各個組處于大體均衡的水平上,人數(shù)以4—6人為宜,如果是4人小組,其中要有一個學習成績好的,兩名中等生,一名學困生,小組中設一名組長,負責協(xié)調本組成員間的人際關系,組織討論,解決合作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并負責管理小組成員,設一名記錄員,負責記錄本組成員討論形成的意見,設一名匯報員,負責匯報小組討論結果,設一名操作員,讓學生懂得“分工比分家”的道理,對每一個學生所擔任的角色可根據(jù)教學情況定期作適當?shù)恼{整或輪換,以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和自覺參與意識。
2、為開展好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作好鋪墊。
①、交給學生一定的合作技能,比如要讓學生間小組成員之間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幫助,在別人發(fā)言時,要認真傾聽,不插嘴,等別人說完后,再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不同的見解,遇到困難和分歧時,要心平氣和,耐心傾聽,學會反思,并積極開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問題。
②、教師在備課時需要對合作學習寫得內(nèi)容仔細斟酌,應該把教材中的重難點、學生不容易理解、最容易出錯的內(nèi)容作為合作學習的內(nèi)容。
3、關注學生合作學習過程,教師參與并指導。
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時,教師不應袖手旁觀,更不能做下一環(huán)節(jié)的準備工作,而應該從講臺上走到學生當中去,在組間巡視,對各個小組的合作學習進行觀察和介入,對操作過程不規(guī)范的給以糾正,動作遲緩的加以督促,對小組成員不投入的給以提醒,對合作討論跑題了的給以糾正,對遇到困難的加以引導,這樣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共同參與,相得益彰。
4、適時評價,激勵學生學習熱情。
細心的教師會發(fā)現(xiàn),其實教師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中處處都在評價,所以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針對合作中出現(xiàn)的一些情況或問題,都應該及時以評價的形式讓學生知道,這樣才更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規(guī)范學生的學習行為,既有民主氛圍,又能掌控全局。教師對小組匯報時的評價,一定要注意是針對每個小組,承認團隊的力量,就會鞭策學生都要為團隊作貢獻,才能使小組的結論得到教師評價的首肯和其它小組的認可。同時也會在一些小組的學生中激發(fā)出潛能,會在心里暗暗地說,我們會努力的爭取在下一次的小組合作中我們會以正確的結論展示給大家看的。
當然,要開展好小組合作學習還必須在實踐中去探索、反思和修正,研讀課標,鉆研教材,研究學生,樹立“不為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的理念,讓學生在數(shù)學上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fā)展,才能為學生今后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