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佳琦
◆摘 ?要:關于如何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是需要教師不斷探究的,首先,教師要認識到英語教學包含的內容,如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與學習能力的教學。語言能力涉及到學生的口語能力以及日常交際,也是英語學習結果最直接的表現(xiàn)方式。而思維品質就需要學生提高自己的理性表達能力與判斷能力,這就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覺地培養(yǎng)英語思維意識。文化意識重點在于理解各國文化內涵,求同存異,對外國文化保持謙虛的學習態(tài)度,了解多元的文化差異等內容。學習能力主要是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就是需要學生對自己的英語水平有準確的認知,并且擁有學習英語的主觀能動性。
◆關鍵詞:初中英語;核心素養(yǎng);途徑探究
新課改實行以來,教育部對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越發(fā)重視,初中英語教師也應該一改過去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及時順應時代發(fā)展的需求,創(chuàng)新自己的課程教學模式,結合外界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分析,為學生打造一套全新的英語教學計劃,致力于實現(xiàn)每一位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一、當前社會發(fā)展對初中英語核心素養(yǎng)教學的要求
英語核心素養(yǎng)是為了服務于學生的英語學習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內容包括聽、說、讀、寫,教師應在教育過程中通過讀與寫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以交際為主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能力。教師應該用各種方式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積極營造一種有利于英語學習的氛圍和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當前的社會環(huán)境對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越來越高,社會上對能夠直接適用英語的專業(yè)性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多,從而對學生學習英語的實用性要求在不斷提升。當然,初中的英語學習還是要更注重拓寬學習的廣度。普遍學生的英語思維在初中時已經處在快要成熟的階段,英語知識框架基本形成。因此,教師應該努力幫助學生拓展知識,奠定更多的知識的基礎,文化是語言培育的基礎,所以教師也要在英語教學中為學生滲透一些西方文化,便于學生對知識的快速理解。
二、開展初中英語核心素養(yǎng)教學的有效策略
理解不同的文化差異,才能做到求同存異。對于英語是第二語言的同學來說,培養(yǎng)英語思維也是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部分,英語思維孕育在英語文化中,先是了解更多的英語世界的文化,然后才能掌握與漢語文化截然不同的英語思維。
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如何做好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也是值得每個教師去認真探索的,以下是筆者的幾個觀點。
1.增加語言學習過程中的趣味性,培養(yǎng)興趣
初中生正處于渴望知識的年紀,好奇心重,教師應該積極抓住學生的興趣所在,讓好奇成為學習的引導,增加語言學習過程中的趣味性,同時,也要能夠保持學生高漲的學習熱情。英語是一門語言,所以它在生活中是無所不在的,讓語言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既能融入生活又能拉近與它的距離。學生倘若能夠處于英語的語言環(huán)境下可以取得很快的進步,教師主動拉近學生與英語之間的距離,可以幫助他們逐漸消除對英語口語的恐懼感。
與漢語表意性文字相比,英語是語音性文字,由此聽力是英語學習過程中重要的一環(huán)。教師可以挑選學生感興趣的英語歌曲、電影、故事和與眾不同的英語文化,盡力渲染英語語言的課堂氛圍,客觀上挑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逐步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語言反射,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
2.積極鼓勵學生提出疑問,培養(yǎng)自主性
疑問是學習最好的動力,英語學習也是如此,倘若學生能夠在英語學習中向老師表達自己的疑問并適時解決它們,那么這樣螺旋上升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進步,如此一來,學生既學習到了知識,也能讓學生在主觀上感受到滿足感,從而更加積極地向英語的未知領域探索。
在一般的英語學習中,大多情況下是老師占據主導地位向學生講述問題,這些問題是大多數學生所困惑的地方,但同樣,這種教學方式沒有顧及到個別同學的疑惑。積極鼓勵學生思考,就是為了解決個別學生的疑問,這樣可以照顧到所有的同學,從而幫助學生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更深的理解和感悟。積極提出問題從而解答疑惑的過程中學生可以自主找到適合于自己的獨一無二的學習方法,這種學習方法不僅適用于英語,也適用于其他學科,合適的學習是方法能夠使學習效率事半功倍。
3.通過多種多樣的教育方法,滲透式教育
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讓教學方式變得多種多樣,教師應該積極借助科技發(fā)展和網絡資源來豐富自己的教學方式,從而讓課堂豐富起來。但是注意在教學過程中不能本末倒置,課堂是學生汲取知識的主體,知識是課堂的主要進行脈絡。學生也要盡量掌握課堂的主動性,豐富的課堂內容是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工具,趣味性教學是教學過程中的輔助手段之一。
英語教師同時也可以借助學科整合,將英語與其他學科結合起來,運用英語語言和英語思維來講述其他學科的知識,同時拓寬兩種或兩種以上學科領域的知識,讓學生充分的體會到學習英語的實用性。教師也應該幫助學生克服記憶規(guī)律的負面影響,尋找利于學生記憶的有效方法,當然記憶的最好的方法就是重復和利用,重復知識點并學會靈活應用知識點,從而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達到記憶的目的。
三、結束語
總之,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不是只靠老師課堂上的講課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學生和老師良好的雙向互動,最主要的是學生的積極學習,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起到的是引導和監(jiān)督的作用。英語核心素養(yǎng)需要日積月累來養(yǎng)成,一朝一夕的學習是培養(yǎng)不起來的,培養(yǎng)初中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尤其不可揠苗助長,要根據學生的學業(yè)水平制定合理的檔次。
參考文獻
[1]宋奮林.初中英語教學中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途徑初探[J].校園英語,2020(22):194.
[2]孔德麗.有效開展初中英語核心素養(yǎng)教學的途徑探索[J].試題與研究,2020(09):142.
[3]蘇元鍵.有效開展初中英語核心素養(yǎng)教學的途徑探索[J].英語教師,2019,19(22):55-57.
[4]張澤華.有效開展初中英語核心素養(yǎng)教學的途徑探索[J].家長,2019(17):42-43.
[5]岳娟.有效開展初中英語核心素養(yǎng)教學的途徑探索[J].校園英語,2018(13):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