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
【摘 要】游戲一直是幼兒教育活動中最為主要的教學形式之一。在教育活動中,以游戲活動的開展,讓幼兒可以在輕松的氛圍內進行知識的探索,這對促進幼兒的積極學習來說,有重要的作用。在課程改革背景下,幼兒教師對游戲教學的開展,進行了擴展探究,民間傳統游戲作為游戲教學活動中重要的一部分,其主要特色是游戲與地方特色文化相結合,與幼兒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充分的發(fā)揮民間傳統游戲活動的優(yōu)勢,讓幼兒可以在參與活動過程中感到親切。這樣幼兒就會更加的積極參與活動,并與其他的同伴進行交流和互動。如何促進這一教學效果的落實,本文就圍繞著民間傳統游戲的有效運用,提出一些具體的建設策略。
【關鍵詞】民間游戲;幼兒園;教育活動;傳統文化
民間游戲之所以得到廣泛的流傳,其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深受人們的喜愛。其本身是由民眾自發(fā)形成的一種游戲活動,并在逐漸的發(fā)展中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其趣味性和娛樂性,與幼兒教學非常的契合。在進行教育教學活動時,教師要想切實的提高教學效果,就可以進行民間游戲的組織。通過游戲課程建設,來豐富幼兒當前的課程活動內容。同時,民間傳統游戲也具有強烈的生活感,對于幼兒園教育來說,可以幫助調動幼兒相關的生活經驗。教師通過發(fā)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間游戲,并將其轉化為對幼兒的教育內容,可以為當前的幼兒園教育創(chuàng)新作出貢獻??梢哉f,民間游戲課程的建設,將極大地促進幼兒教育的發(fā)展。
一、幼兒園民間游戲節(jié)的價值
(一)促進幼兒的發(fā)展
借助民間游戲活動,有效整合幼兒園各項工作,對提高幼兒園教學質量,具有重要價值。民間游戲活動的組織,對于幼兒來說是一項非常有趣的項目,在活動參與過程中,幼兒可以接觸到更多的游戲形式。同時,也可以幫助幼兒在游戲活動中,逐漸形成對當地文化的認同感。在這一過程中,幼兒也能夠得到相應的實踐鍛煉。作為一種有效的鍛煉方式,對于促進幼兒綜合素質提高來說有著重要的作用。
(二)提升教師能力與意識
民間傳統游戲的運用,歸根結底來說是一種教學方式,既然是教學手段,就需要教師積極參與。在游戲開展前,教師要全面的把握其策劃、組織和活動后的經驗總結等。而在不斷的提高教學有效性的過程中,就需要教師端正態(tài)度,在不斷學習的前提下,結合實際的游戲活動效果,及時調整教學設計。教師必須全方位學習和思考,在充分結合實際的情況下,提高自身的活動管理組織水平。
(三)形成文化品質
在游戲活動的開展中,教師應明確,活動不是一個人的活動,而是集體的活動。在活動過程中,是需要幼兒之間進行密切的溝通與交流,或通過團隊合作的方式完成活動任務。民間傳統游戲活動的組織自然也不例外。這是一場集體的活動,是需要幼兒進行廣泛的參與。以科學的游戲活動展開,讓幼兒可以感受游戲課程的構建和發(fā)展,有助于促進幼兒團結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而通過構建高效的游戲課堂,也能逐漸的促使幼兒園形成自己獨特的文化特色和品質。
二、民間傳統游戲在幼兒園的有效運用途徑
(一)選擇適宜的民間游戲
民間傳統游戲的組織,是幼兒園重要的教育資源和工具。但幼兒之間不僅有著認知差異,也有著其他方面的各種不同,在游戲活動中,游戲的內容和形式,要根據幼兒的發(fā)展階段實施。同時,并不是所有的民間傳統游戲,都適合幼兒階段教學。因此就需要教師擦亮眼睛,學會觀察,及時創(chuàng)新實踐,豐富游戲的內容和形式,讓民間傳統游戲活動組織成為幼兒園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例如,組織“炒黃豆”這一游戲時,需要幼兒邊玩邊念“炒、炒、炒黃豆,炒好黃豆翻跟頭”,因為這首童謠的內容簡單好記,可以從幼兒小班開始,就組織幼兒玩這一游戲。而在“馬蘭花”的游戲組織中,歌謠內容是“馬蘭花,馬蘭花,馬蘭花二五六....”,對于小班的幼兒來說,其中涉及到的數字記憶是有些困難的,就不太合適小班活動開展,在大班活動中則是可以進行有序開展。要知道,不同年齡的幼兒對民間游戲的接受程度不同,教師一定要結合幼兒的實際,選擇適合幼兒的民間游戲。
(二)民間游戲在區(qū)角活動中的開展
民間傳統游戲作為游戲的一部分,其特點是材料簡單、易學、模式豐富、玩法多樣。如何將民間傳統游戲,有序的導入到幼兒活動中,就需要教師在充分把握課程的基礎上,深化民間游戲與區(qū)域活動的融合。在教學中,深化自身探索,實踐多樣的游戲材料,豐富活動開展。
例如,在探索區(qū),教師可以設置“拉紐扣”“打子彈”等游戲活動材料。以“拉紐扣”為例,教師可以讓幼兒在自主實踐中進行提問,說說自己遇到的難題和疑惑?;蛘呤怯山處熖釂枺纾涸趺床拍苁辜~扣在拉扯中像飛起來一樣?以問題的提出,引導幼兒在實踐活動中進行探究。如在美工區(qū),教師可以以“窗花剪紙”這一游戲活動開展,讓幼兒聯想在春節(jié)時期家中貼的窗花,或者是找到過年時剩下的一些窗花帶入到活動中,根據圖案來寫寫畫畫,并在教師的指導下,用剪刀試著剪切出簡單的圖案造型。通過這一游戲活動,來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以及動手能力。如,在體育活動區(qū)域,教師可以投放鐵圈、繩子、毽子等活動材料,并給幼兒進行相應的活動示范,讓幼兒結合觀看和探索,來進行積極的體育鍛煉。同時教師還可以結合體育活動區(qū),用畫筆畫出不同的格子,組織幼兒進行“跳房子”的游戲活動,使其可以在蹦蹦跳跳中鍛煉身體,提高行為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三)創(chuàng)設民間游戲特色環(huán)境
在開展民間游戲的過程中,教師重視環(huán)境氛圍塑造。合理化設置情境,引導幼兒進入具體情境,體驗游戲的樂趣,學習知識,促進幼兒身心健康。通過特色的環(huán)境塑造,使得幼兒可以在氛圍的感染下,以更為積極的心態(tài)參與到游戲學習中。
在具體的設計中,教師可以充分的利用樓梯,走廊,回廊等,來為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娛樂環(huán)境。如在樓梯部分,教師可以張貼一些民間游戲的活動圖片,讓幼兒可以在來回的行動中,不自覺的了解到相關民間傳統游戲的知識。而在走廊部分,可以創(chuàng)設民間游戲區(qū),在墻面布置民間游戲玩法步驟圖,以解析步驟展示,讓幼兒可以隨時隨地的發(fā)現和學習。最后,在回廊部分,教師可以設置一個獨特的民間游戲廳。隔出一定的區(qū)域,放置一些游戲活動材料,或者是在地面上畫出一些不同顏色的格子,讓幼兒自主開發(fā)新的游戲活動。通過活動材料放置和游戲形象展示,展示游戲活動的豐富性。
(四)民間游戲的組織與指導
對于民間傳統游戲活動的展開,離不開教師的科學組織和引導。要想切實的促進幼兒最大程度的參與到活動中,就需要教師根據自己的觀察,結合幼兒的實際活動,開展一些有針對性的指導。通過這一方式,不斷的提高民間傳統游戲活動組織的有效性。
在幼兒園的活動中,整整一天的時間,除了課程教學之外,幼兒還有許多零散的過渡時間,是可以進行自主支配的。如何的讓幼兒可以不將這些時間虛度過去,教師就需要注重對幼兒活動進行有序的引導。例如在各個環(huán)節(jié)的過渡中,教師可以準備一些翻繩,讓幼兒可以借助方便的材料,與同伴進行互動游戲。通過這一方式,可以使幼兒學習環(huán)節(jié)之間的等待,不至于無聊。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幼兒的零散時間,穿插一些手指游戲。以動靜結合的方式,使得教育活動開展更為系統和有序。
三、結語
總而言之,民間傳統游戲具有吸引兒童的獨特魅力,對兒童的成長和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作為幼兒園教育工作者,應充分的利用民間傳統游戲,將其應用于課程教學,以此不斷提高幼兒園教育質量和水平,
參考文獻:
[1]唐亮.信息技術下的幼兒園教學游戲化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0(71):165-166.
[2]徐晶晶.由心出發(fā),創(chuàng)新幼兒園游戲化教學活動[J].幸福家庭,2020(12):22.
[3]崔叢叢.農村幼兒園游戲活動教學實施策略初探[J].新智慧,2020(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