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莉 李彩霞
(武漢船舶職業(yè)技術學院,湖北武漢 430050)
文化是漢語國際教育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有助于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提高中國的國際影響力;另一方面,只有以文化為載體,語言的教學才有生命力,也才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對中國和漢語的學習興趣。
十二生肖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舉重輕足的一部分,是對外漢語文化教學中的常見主題。但對海外初級漢語學習者而言,疫情背景下的文化教學存在如下問題:
第一,條件限制。海外留學生無法返校,只能開展線上教學。線上教學首先遇到是硬件條件問題。筆者所帶的班級為“一帶一路”項目下的孟加拉留學生,孟加拉國互聯(lián)網(wǎng)基礎設施建設和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有限,全班19名學生中僅有1名學生有wifi網(wǎng)絡,全部沒有電腦;大部分學生使用的是手機數(shù)據(jù)流量,網(wǎng)絡極不穩(wěn)定。
第二,學習者起點水平。初級漢語學習者漢語基礎低,有的甚至沒有漢語基礎。筆者所帶班級學生在疫情之前僅在中國經(jīng)過了8周左右的漢語入門教學,完成了語音和極為有限的漢字學習,十二生肖中“鼠、虎、兔、蛇、猴、雞、狗、豬” 等文字相對較難掌握。
第三,內(nèi)容難度。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文化內(nèi)涵豐富,海外留學生難以理解,對尚未掌握充分漢語語言知識的初級漢語學習者而言難度更大。
第四,教學方法問題。面對初級漢語學習者的教學往往采用大量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教學方法,即教師采用或要求學生利用肢體語言促進理解,但線上教學幾乎不太可能采用。
毛?,?2003) 從生肖傳統(tǒng)文化的角度出發(fā),結合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論述了十二生肖動物的文化隱喻;康洛(2012)立足于對外漢語文化教學,以傳統(tǒng)十二生肖為例,設計出十二生肖文化專題課程,著重對十二生肖的文化內(nèi)涵進行介紹。兩者探討的都是內(nèi)容層面,面向的教學對象為中高級學習者;同時認為對初級漢語學習者而言,文化教學都具有一定難度。霍凱雯(2016)針對泰國初級漢語學習者的十二生肖教學,提出了基于中泰生肖文化的異同點開展教學;朱琳(2016)對中國和泰國老師在十二生肖主題課教學上的異同進行了研究,提出兩者都注重根據(jù)學生的年齡、性別特征、漢語水平進行了設計,采用的都是“直接法”和“交際法”。北京語言大學制作的《初級漢語綜合課教學法》課程基于結構主義語言學,專門針對初級階段的語音、漢字教學給出了教學模式和方法建議,主要強調根據(jù)行為主義心理學,進行反復地操練。王芝(2014)、朱玉祺(2017)提出了基于任務型教學法進行十二生肖文化課的教學設計,王芝設計出了10學時的任務型教學,通過完成動物園導游、十二生肖宣傳冊等任務來學習語言。所有這些教學方法的實證研究,都是線下進行,教學活動形式豐富。但這些活動如何轉到線上呢?宋丹(2020)在疫情背景下,提出了根據(jù)教學標準,利用科技應用開展教學的方法,強調平臺選擇上一定要有“黑板、能板書”,要能進行“視頻”示范,直播與錄播結合。這些條件對網(wǎng)絡基礎設施建設較好的國家而言沒有問題。但我國目前一帶一路背景下的留學生大多來自第三世界國家,網(wǎng)絡條件普遍不佳。
基于上述研究和學情分析,筆者從平臺選擇、教學目標、教學策略、教學實施等方面進行了設計和實踐。
基于學生網(wǎng)絡條件,經(jīng)過反復測試,選擇了“微信群互動+Zoom直播+網(wǎng)絡工具練習”三結合的形式。
關于教學互動平臺,先考慮錄播,但學生下載觀看視頻難度極大。疫情背景下學生本來非常焦慮,希望能與老師直接交流,所以選擇放棄錄播。多平臺測試后發(fā)現(xiàn),學生因為網(wǎng)絡問題遭遇各種打不開、看不到等問題,唯一能保證正常溝通只有微信群。
關于直播平臺,各大直播平臺以文字互動為主,初級漢語學習者英語和漢語基礎都不好,文字互動增加認知負荷,最終選擇能進行語音和視頻互動的國際會議直播系統(tǒng)Zoom。
如上兩者結合基本上能完成正常教學。但學生作業(yè)批改、練習反饋效率低下,微信群作業(yè)難以跟蹤,選擇Quizlet、Quizizz等練習即時反饋平臺作為補充。
面向初級漢語學習者,文化教學切不可目標過高。線下教學設計中很多老師設置了講述十二生肖來歷、與十二地支的關系、十二生肖動物代表的性格等目標,但因學生對中國“地支”等概念完全不了解,表示性格的漢字較為復雜,果斷放棄?;趯W生已學習日期、年、家庭、年齡等相關漢字,但因學生無法進行紙質漢字書寫練習而存在書寫問題的學情,設置4學時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目標:能說出十二生肖的中文名稱;能對十二生肖的順序進行排序。
(2)技能目標:能開展對話:你多大了?我XX歲;你哪年出生的?我_年出生;?你屬什么?我屬____;能推算家庭成員的屬相;能以正確筆順書寫十二個漢字。
(3)情感目標:能對中國十二生肖文化產(chǎn)生興趣,并希望進行探索。
教學重點為十二生肖漢字的“認、讀、說”;及期書寫。教學難點為十二生肖漢字的書寫以及十二生肖的順序。
教學方法:鑒于學生年齡為18-21歲之間,對自我探究感興趣,考慮到線上遠程教學的特殊性,采用任務型教學法,設計“我是Fortune Teller(我是算命先生)”的學習任務,學生因地制宜完成家庭成員生肖調查、教會家庭成員對話、繪制生肖輪、判斷家庭成員運勢(非漢語任務)等任務,通過具體的表格、對話、生肖輪輸出,實現(xiàn)教學目標。鑒于語言技能“聽說讀寫”訓練的特殊性,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啟發(fā)法、直接法、展示法、交際教學法等語言教學方法。
教學手段:漢字屬于表意文字,基于腦科學關于大腦對視覺信息的偏好,以及認知心理學的雙通道原理,對外漢語漢字教學應格外注意信息編碼,為學習者提供雙重編碼,因此在教學中除了語義編碼外還利用實物、圖片等提供情境編碼,采用動畫、圖片、視頻等建立學生對十二生肖音義形之間的聯(lián)系;通過Chinese Zodiac APP,讓學生查閱自己和家人生肖;根據(jù)認知心理學關于短時記憶通過多次提取才能轉為長時記憶的原理,以及行為主義關于“刺激-反應”的理論,采用線上Quizlet單詞卡、Quizizz即時反饋游戲等手段,開展翻卡、配對、測試、團隊競賽等活動,盡量實現(xiàn)線上互動與線下活動等效;通過Chinese Writer工具訓練學生書寫規(guī)則。
教學順序:基于雙通道原理,先通過圖片或視頻知道其字義,學會“認”;然后基于學生對拼音的掌握,學“讀”;最后通過字形的動畫演繹,學會對字形結構的理解,為“寫”打下基礎。即按照“認-讀-寫”順序展開教學。
課前調查顯示,孟加拉國有自己的十二星座,學生稍有了解。課中環(huán)節(jié)設計充分遵循教育心理學、認知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和學習心理學等理論進行設計。
3.4.1第一次課
根據(jù)社會心理學“無情感、不認知”的理論和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課中首先利用Zoom會議直播中遠程屏幕標記的功能,讓學生在孟加拉國星座圖片中圈出自己的星座,復習“我的生日是X月X號”,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日選出星座,激發(fā)探究興趣,明確本課任務:基于中國的生肖文化,做一個“Fortune Teller”。
接著根據(jù)維果斯基的支架理論,引出中國的十二生肖,給出1996-2007的生肖對照表,學生圈出并說出自己以及弟弟妹妹的生肖動物是什么,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中國的十二生肖基于“年”,而西方十二星座基于“月”,從而建立學生對十二生肖是什么、有哪些動物的概念,為學會漢語中的十二種生肖動物搭好“支架”;
基于認知心理學的“雙通道理論”,展示動物圖片、拼音和漢字,讓學生自己讀,并根據(jù)前面已經(jīng)建立的自己/弟弟妹妹與十二種動物之間的聯(lián)系,說出“我是龍”,“我妹妹是羊”“XX同學是虎”等句子,進一步建立人與動物漢字之間的聯(lián)系,完成“音義”之間的連接;
根據(jù)行為主義刺激-反應理論,開展Quizlet翻卡強化刺激練習,即先出示動物圖片和英文,問學生漢語怎么說,再翻卡給出驗證,學生基于前面自己、親人、同學與動物之間的聯(lián)系,非常容易想起漢語的讀音;接著進一步通過Quizlet的選擇題、連線題、消消樂進行刺激強化,最后使用Quizizz游戲開展全班競賽,大部分學生能拿到100分,這么快學會漢字的認讀讓他們成就感滿滿。
這個時候很多老師都會進入“字形分析”階段,但考慮到“聽說領先”的原則,以及十二個生字的認知負荷太大,需要有足夠支架才能順利學會,將其調整到第二次課解決。第一次課進行“說”的訓練,即讓學生根據(jù)前面建立的聯(lián)系,練習“你多大了?我XX歲;你哪年出生的?我_年出生; 你屬什么?我屬XX”句型。根據(jù)聽說教學法,進行替換練習,如“你弟弟/XX同學多大了?他哪年出生的?他屬什么”。
最后通過Zoom實時互動功能,進行綜合考核,即音形義之間的聯(lián)系、句型之間的匹配關系,完成教學重點的教學。
課后請學生下載Chinese Zodiac APP,查詢并填寫家人生肖調查表、教會家人如何表述“屬相”,利用Chinese Zodiac App給家人“算命”;通過Quizizz即時反饋練習進一步鞏固對十二種生肖動物音義形之間的聯(lián)系。
3.4.2第二次課
第一次課學會了十二生肖的“認、讀、說”,第二次課主要是突破生肖的排序、漢字書寫教學難點。
基于建構主義的“意義”原則,首先引導學生關注彼此之間的年齡差異,發(fā)現(xiàn)生肖順序規(guī)則。但如何記憶呢?播放十二生肖故事視頻,通過故事建立順序;播放十二生肖口訣歌曲,請學生邊聽邊說順序強化記憶;學生完成Quizlet游戲排序,基本掌握順序,突破教學難點一。
漢字的學習一直是學生最為頭疼的,十二生肖的漢字也比較復雜,但都為象形文字的演化?;谀X科學和認知心理學,播放漢字演化動畫,讓學生辨認哪一筆是老鼠的眼睛,哪一筆是老鼠的牙齒,建立學生對字形的認知,激發(fā)學生對漢字學習的興趣;接著利用Chinese Writer工具進行書寫訓練,突破教學難點二。
課后學生完成十二個生字的筆順書寫練習,制作十二生肖輪,完成中孟外交重要年份生肖表,激發(fā)學生對中國和中國文化的認同。
Quizlet、Quizizz、Chinese Writer上的數(shù)據(jù)顯示學生成績基本在85分以上,90%學生完成生肖輪制作。教學過程中學生互動熱烈,教學效果較好。
無論是什么情況下的教學,只要遵循認知心理學、腦科學、教育學、教學設計等基本理論進行設計,都能實現(xiàn)以學生為中心的有效教學。對于疫情背景下面向初級漢語學習者的教學,建議充分利用如下理論設計教學。
表1 本次教學設計依據(jù)的教學理論歸類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