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運輝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推進和新課標的確立,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弊端日益凸顯,顯然已經無法與日益變化和發(fā)展的教育教學相適應,也不能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因此實現高中英語課堂活動觀轉變及實施顯得尤為重要。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我們要通過多種的教學形式,來有效提升高中英語教學的質量,進而推動高中英語教學的發(fā)展。
關鍵詞:高中;英語;有效教學
高中英語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在課堂中要注重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性。教師要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使學生既掌握課堂的重、難點,又能在課堂中鍛煉英語語言運用能力,全面提升自身的英語水平。下面,筆者從三個方面入手,就多種教學方法提升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效果進行初步的分析與探討。
一、運用趣味導入,激發(fā)學生興趣
上課伊始,學生的心思要不還沒從課間的玩耍中收回來,要不還停留在上節(jié)課其他學科教師所講的內容上,在這樣一種狀態(tài)下開始教學,無疑不會取得較好的效果。筆者認為,在課堂導入階段教師就可以運用有趣的方法進行導入,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導入的方法有很多,實是不勝枚舉,筆者在課堂中最常用的有問題導入、音樂導入、故事導入、圖片導入等。
例如,在教學“The United Kingdom”內容時,筆者借助多媒體設備給學生展示了諸多與英國有關的圖片,像一些著名的旅游景點——大本鐘、大英博物館、西敏寺,以及一些英國著名人物的照片,像首相丘吉爾、披頭士樂隊、科學家斯蒂芬·霍金、足球明星大衛(wèi)·貝克漢姆等。通過這些精美的景點圖片,人物組圖,極大的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和對英國的好奇心,心思也重新回到了英語課堂上。再如,在教學“poems”內容時,筆者就運用了音樂導入法。筆者給學生播放了由威廉·巴特勒·葉芝創(chuàng)作的《當你老了》改變的中文歌曲,優(yōu)美的詩歌,伴隨著緩緩的音樂輕輕的吟唱出來,使學生充分領略到了詩歌的魅力,激發(fā)了學生對于教學內容的興趣。
二、滲透東西文化,明確學習差異
高中英語閱讀題型的文章有很多是關于西方國家文化、生活、經濟方面的內容。如果對西方文化不甚了解的話,即使讀懂了這篇文章也很難真正選對文章后的習題。因此筆者在平時的英語教學中應多對學生進行知識拓展與灌輸。
例如,在一次閱讀課前,筆者先將課上要講的一篇文章進行了深入分析與并將知識點凝練,以備課上詳細地介紹給學生。這篇文章講得是西方最重要的一個節(jié)日“圣誕節(jié)”,文中介紹了圣誕節(jié)的節(jié)日起源、節(jié)日飲食、節(jié)日活動及節(jié)日意義。再將全文的知識點做到詳細梳理之后,筆者進行了知識搜集工作,將其他重要的西方節(jié)日做了一個詳細的整理,包括“感恩節(jié)、愚人節(jié)、萬圣節(jié)、復活節(jié)”等等。在課上,筆者給學生講完這篇關于圣誕節(jié)的文章后,又分別將西方其他重要傳統(tǒng)節(jié)日給學生做了一個詳細地介紹,使學生對西方的節(jié)日文化有了一個大體的了解,筆者讓學生將與節(jié)日相關的信息整理在筆記本上,以便后期翻閱。在學生做一些關于西方節(jié)日的閱讀理解題時,便會輕松處理,將問題簡單化。
三、注重學習主體,實現能力提升
英語的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學生需要長期的積累和沉淀才能獲得一定的英語能力。而英語的閱讀能力更是一個厚積薄發(fā)的過程。學校的課堂教學時間是有限的,如果專門用一堂課的時間來進行閱讀教學的話便得不償失。因此這就需要學生在課下通過自主性的學習方式來培養(yǎng)自己的英語閱讀能力。
例如,筆者的教學方式是讓學生每天在睡前拿出課本,將所學過的英語文章默讀一遍,讀到完全理解文章的程度,期間不能有任何問題出現。讀英語課本只是培養(yǎng)閱讀能力的一個開端,在將課本熟讀并完全理解之后,筆者讓學生將試卷中的閱讀理解題型每天在睡前挑選出一篇來進行閱讀,遇到不懂的單詞先不要急于查詞典,先對生詞進行猜測,跳過生詞繼續(xù)閱讀,每天閱讀一篇,不要間斷。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后,筆者發(fā)現學生的閱讀能力有了明顯的提升,閱讀速度也快了很多。
四、理順文本脈絡,提升思維層次
相比于中小學階段的英語閱讀,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難度是有了質的提高,文章變得更長了,知識點更多也更復雜了。這就為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帶來了很大的困難,針對這一問題,筆者注重在閱讀教學中理順文本脈絡,以此提升學生的思維層次。
例如,在教學“The Olympic Games”閱讀部分時,文章內容主要是Pausania穿越時空對Li Yan的采訪,通他們的對話,讓學生了解奧運會的舉辦時間、對參賽選手的要求、比賽項目、奧運獎牌、口號等內容。筆者帶領學生通過閱讀文本,將以上所有這些內容理順清楚,使學生通過尋找關鍵字句,把握文章整體的大意,在這一過程中,正確理順其前后關系,弄清整篇文章的架構,從而提升學生的思維層次。
如此一來,學生不僅輕松理順了文本脈絡、抓住了其所包含的主要信息,提升其思維層次,而且閱讀的過程中,對于奧運精神,奧運的文化背景有了更深的認識,有利于學生良好的文化品格的形成。
五、加深學生合作,實現共同提升
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也是課堂教學中不可替代的合作方式。為了使得學生之間的合作有較好的成果,合作小組的分配便不可忽視。基于此,在分配班級小組之前,筆者深入了解了班級學生的性格特點與學習情況,據此進行分組。如此,在各個合作小組中,學生的性格特點可以有效互補,成績較好的學生也能帶動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探究新知識,這對于提升學生的英語成績有極大的幫助。
例如,在教學“Women of achievement”內容時,在講解完教材中出現的陌生詞匯之后,筆者給學生提出了這樣幾個閱讀探究任務,讓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完成這幾個任務:
What about the author?
Who is the main character in the text?
What do you think are the important qualities that a doctor should have?
引導學生探討這樣幾個任務,并進行小組之間的良好合作,如此便達到了教學目的,且在此過程中,教師進行適當的引導,也能使得教學任務順利完成。
總而言之,高中英語教師要朝著新的教學方向進行課堂改革,要改變以往以的教學方式,采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來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性。以此來提高學生學習英語課程的興趣,提升學生對于英語教學的理解,提升教學的實際效果,同時為高效的英語教學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王定國.新課程標準下的高中英語教學研究[J].學周刊,2017(12):36-37.
[2] 孟春凈.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7(02):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