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紅梅
摘 要:閱讀是語文教學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更是需要從小抓起,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做好閱讀教學工作是很有必要的。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很講究技巧,需要長時間的付出和堅持,因此,教師想要做好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工作并不容易。本文將要探討的主題正是: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做好分類閱讀教學。
關鍵詞:小學教育;語文教學;分類閱讀;能力培養(yǎng)
一、充分備課,合理設計分類閱讀教學課程
開展閱讀教學,需要教師充分的進行備課,因為閱讀教學涉及到的內容非常多,而且開展分類閱讀教學還需要進一步了解閱讀內容,對教學內容進行劃分,這樣一來教師的工作量會更大,備課工作也就更為重要。
閱讀課堂的設計需要耗費很大的功夫,比如閱讀時間安排多久比較合適?是否需要讓學生寫閱讀心得?課堂上是否需要設計提問環(huán)節(jié)等等……而且分類閱讀需要教師全面了解閱讀的內容,這樣在教學中教師才能夠正確有效的為學生解答問題;這些都是需要教學在備課時做好的。備課備的好,準備的充足,講課的時候教師才會游刃有余,也會感覺更輕松,課堂的教學質量自然也能夠得到一定的提高。
二、加強思想引導,提高學生對分類閱讀的重視
筆者看過很多報道,根據(jù)官方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每年的人均閱讀量是比較低的,距離許多西方發(fā)達國家的人均閱讀量有很大的差異。近些年來國家也在不斷地倡導,要建立:“書香社會”、“書香校園”,倡導全民閱讀,也通過各種措施,大力加強文化設施建設,希望通過這些舉措來提高人們的閱讀量和閱讀水平,加強文化建設。在教育中,我國也更加重視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近些年來高考改革,語文成績在總成績中的比重得到提高就是很好的體現(xiàn)。
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要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引導,鼓勵學生多進行閱讀,多參與閱讀活動。在班級和學校中多開展一些閱讀活動,比如建設圖書一角,開展圖書漂流活動,打造閱讀文化周等等,吸引更多的學生進行分類閱讀,滿滿的喜歡上閱讀。
三、抓住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展分類閱讀教學
筆者認為分類閱讀可以理解為:在分類基礎上再進行閱讀。那么如何對閱讀內容進行分類呢?根據(jù)教學情況,可以分為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進行課內閱讀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教材內容,進行課外閱讀可以幫助學生豐富知識面;根據(jù)閱讀的效率可分為精讀和泛讀等。如何分類取決于教師想要完成什么樣的教學目標,想要教給學生什么樣的知識內容。但是這樣的分類閱讀教學,教學效果往往不太理想。
筆者認為最好的分類閱讀教學,是基于學生的閱讀興趣進行的。筆者在開展分類閱讀教學前,對自己執(zhí)教班級的學生進行了一些調查,發(fā)現(xiàn)班級中的男生比較偏好科幻、懸疑類的書籍,女生則更喜歡童話寓言、歷史故事等書籍。因此,筆者在進行分類閱讀的教學課堂上,針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選擇了相應的教學內容,較好的迎合了學生的興趣點,課堂的教學效果明顯得到了提高。
四、以語文課內內容為基礎,進行分類閱讀擴展教學
課本是語文教學的基礎,因此,教師在開展分類閱讀教學的時候,應當緊緊抓住課本這個關鍵點,進行分類閱讀的擴展教學。比如在講解小學語文課本中的《春曉》一詩時,教師可以適當?shù)囊龑W生閱讀更多的描寫春天的古詩詞,讓學生學習到更多的漢字,增加對古詩詞的了解。這種以語文課本為基礎開展的分類閱讀教學,可以很好地將課內教學內容和課外書籍的閱讀結合起來,既能夠幫助學生提高語文知識水平,也能夠大大的鍛煉到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十分有益的舉措。
五、抓住學生差異性,有針對性的開展分類閱讀教學
在教學中,筆者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在進行閱讀時,閱讀的速度很快,但是提取信息的能力不足;有的學生可以很好的捕捉到文章的重點,但是閱讀的速度慢;還有的學生分析能力弱,閱讀內容難度稍大些,學生在閱讀時就會出現(xiàn)問題……諸如此類,可見學生之間在閱讀上存在的差異性還是很大的?;谶@一點,筆者個人認為,教師在開展分類閱讀教學的時候,非常有必要根據(jù)學生的差異性開展針對性教學。比如學生在閱讀時,抓不住重點內容,那就讓學生經(jīng)常性的進行泛讀訓練,讓學生通過練習鍛煉自己的能力。學生分析能力弱,那就讓學生從簡單的閱讀練起,多讀多看,慢慢的提升自己的分析閱讀能力。按照這種抓住問題,精準施策的分類閱讀教學方法,對于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很有效的,不過比較耗費教師的精力,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心血。
六、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中國古話里也說:“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閱讀是我們踏上階梯,走向進步的唯一捷徑。想要在這條捷徑上走得更穩(wěn),走得更堅實,就必須要重視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而且必須要從小培養(yǎng)。要讓學生從心底熱愛上文字,熱愛上閱讀。因此,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分類閱讀教學工作,要著重對學生進行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比如定期看書進行閱讀,學會做閱讀筆記,寫讀書感受等等。有研究表明,一個小習慣的養(yǎng)成大約需要21天,換句話來說,就是3周就可以養(yǎng)成一個學習習慣。這樣一看,在小學語文分類閱讀教學中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是一件很輕易的事情,養(yǎng)成習慣不難,難的是要堅持下去,日復一日的堅持,才是最考驗閱讀者心性的地方。
分類閱讀教學與閱讀教學很相似,但是它們又是不一樣的,分類閱讀教學屬于閱讀教學的一部分,它更細致,更考驗教師的耐心和教學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想要做好相關的教學工作,需要有一定的毅力和能力,要敢于嘗試和突破才能夠獲得成功。以上,就是筆者身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對分類閱讀教學提出的見解,皆陳述于此,與各位同仁進行探討,希望能夠拋磚引玉,吸引出更多的真知灼見,共同推動閱讀教學的發(fā)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張莉.提升學生閱讀能力? 立足課內有效拓展—小學語文的課堂閱讀教學淺析[J].好家長,2015(51).
[2]梁娜.淺談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習慣[J].教育,2016(007):P.11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