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愛玲
【摘? 要】? 素質教育在不斷地推進,教育的改革也在不斷地發(fā)展,各個學校需要落實的任務也在不斷豐富,任務難度也在逐漸增加。為了更好地完成小學素質教育的發(fā)展工作,需要各位班主任加強對班級工作的管理,承擔起一定的責任。這也能更好地保障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升班主任工作的實效性,最終展現(xiàn)出班主任作為班級靈魂的突出作用,從而保證學生的個性得以展現(xiàn)。班主任在完成教學工作時,要充分理解自己工作的意義,合理利用小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及其成長環(huán)境等特點,運用更科學有效的教育方式來實施對班級學生的管理,為國家儲備和培養(yǎng)人才做出貢獻。
【關鍵詞】? 小學教育;班主任;管理工作;實效性
小學班主任對于整個班級的管理工作有著很大的指向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高效班級的實現(xiàn)。班主任同時也是影響班級管理實效性的重要因素。盡管如此,但大多數(shù)教師受到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對于班主任這一角色只強調了其在學生學習時的幫助功能,而忽視了班主任教育學生的其他功能。這樣的管理一方面不利于提高班級管理的實效性,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更是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起不到良好的作用。因此,在素質教育的推進中,教師應當提升對班主任的正確認知,從多個角度來開展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以最優(yōu)的方式來體現(xiàn)班主任的效力,更好地保證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本文主要通過以下幾個角度來探究如何提高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實效性。
一、從建立和諧師生關系的角度來提高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實效性
1.注重關心學生的心理狀況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師生之間保持和諧、平等、互相尊重的關系已成為一種常態(tài),而且能夠更好地促進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推進。小學生性格十分活潑且愛動,他們沒有持久的集中力和注意力,因此班主任在管理時更要重點關注每位學生的特點及性格。在日常的管理中,班主任應當采取嚴格和寬松相結合的方式,一味地強制管理并不適合該年齡段的學生,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學生的想象和發(fā)展,最終使學生對學校和老師產(chǎn)生厭煩的抵觸心理。所以,班主任對學生進行的管理應當基于師生之間和諧平等的關系,讓學生感受到教師更多的尊重與關心,增強師生之間的信任度,這樣才能更好地提升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實效性。除此之外,班主任在規(guī)定班級秩序時,應當以倡議的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執(zhí)行,避免采取強制措施。對于學生,班主任應當盡可能地予以認可和鼓勵,減少對學生的約束感,這樣才能更好地培育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豐富他們的個性。
2.注重加強師生之間的有效溝通
班主任在做好對學生的管理工作的同時,還要注意學生優(yōu)秀人格品質的培養(yǎng),從而提升學生的全面素養(yǎng)。小學階段對于學生身心的發(fā)育是較為關鍵的時刻,班主任對此肩負著重要責任,這就更需要師生之間加強溝通,教師要對學生的成長起到引領作用。師生之間加強有效溝通可以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上進心,可以為班級創(chuàng)造更優(yōu)秀的學習環(huán)境,也更利于師生之間和諧關系的發(fā)展。教師要用心關愛和尊重學生,讓學生體會到班主任的關心,這樣也便于班主任對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如果學生出現(xiàn)遲到、曠課等違反紀律的行為,班主任可以用親切的話語、平和的態(tài)度對學生進行訓誡,建立學生與教師之間有效的溝通橋梁,這樣能夠更好地指導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因此,加強有效溝通不僅可以構建更和諧的師生關系,也能幫助班主任更有效率地完成相關的管理工作。
二、從營造良好班級氛圍的角度來提高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實效性
1.注重加強以生為本的思想
對于小學生來說,輕松愉悅的班級氛圍可以更好地幫助其活躍思維。因此,班主任有必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班級風氣。首先,班主任應當重視對學生的關注,增強課堂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在進行教學和管理工作時,班主任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管理和輔助工作,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避免出現(xiàn)教師成為課堂主宰的現(xiàn)象。班主任應當從多個角度促進學生主動研究、主動提問,從而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其次,班主任應當對本班學生制定合理的紀律和規(guī)范,樹立學生的集體意識和團結合作精神,盡量讓每一位同學都參與到管理中來,減輕班主任工作量的同時提高效率。最后,班主任還要強調學生之間應當互相交流、互相督促和互相鼓勵,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這樣的班級氛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班主任的工作量,也可以對學生的學習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它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學生的成長,促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積極參與班級的管理工作,從而提高自我、完善自我。
2.注重加強對學生的個性培養(yǎng)
對于每個學生來說,他們的學習能力和個性都截然不同。班主任在進行管理工作時,首先要認識到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并在實際工作中尊重每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最重要的是教師應當依據(jù)學生的自身特點和能力情況因材施教,使每位學生都能夠在學習中有所收獲,有所進步。這樣的管理方式能夠使學生在更加輕松愉快的狀態(tài)下進行學習,更有利于完善班級的秩序和氛圍。除此之外,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發(fā)展,國家越來越需要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人才,而小學班主任對此肩負著重要使命與責任。為了更好地完成這一任務,班主任需要對學生有更加細致的觀察和了解,充分發(fā)掘學生學習方面的能力,為其日后的學習和成長打基礎。
三、從合理運用競爭機制的角度來提高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實效性
競爭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進步。因此,班主任在進行日常管理工作時可以合理運用競爭機制來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更好地督促學生積極進取、奮發(fā)向上,讓學生在競爭中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也是從另一種角度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例如,在進行集體活動時,班主任可以引導學生樹立盡力為班級爭光的思想,倡導學生積極參加活動,為班級貢獻一份力量。除此之外,班主任也可以建立相應的評價機制和獎懲機制,對學生的優(yōu)秀方面加以肯定,對其不足進行進一步的指導,并運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鼓勵學生之間相互幫助、共同進步,對進步較大的一組進行獎勵,對落后的一組進行指導和鼓勵。這樣的競爭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準確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從而進行有方向性的修改,讓學生在鼓勵中認清自己,奮發(fā)向上,同時不驕傲、不放棄,為日后的學習和工作奠定進步的基石,進而能夠更好地幫助班主任進行管理的工作。
盡管素質教育的進一步推進和教育改革的發(fā)展使得班主任的任務更加艱巨,但是班主任是班級的領導人員,本身就任重而道遠,提高管理工作的實效性才能更好地適應現(xiàn)代小學教育的發(fā)展和需要。班主任在進行管理工作時,應當更明確自身工作的意義和擔負的職責,為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不斷改進管理工作的形式,從根本上落實小學的素質教育以及新課程的理念,為小學生的進一步發(fā)展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黃國華.淺談如何提高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實效性[J].課程教育研究,2017(41):175-176.
[2]夏玉紅.對新形勢下提高班主任管理工作實效性的探究[J/OL].[2020-02-18]中國培訓. https://doi.org/10.14149/j.cnki.ct.20170614.090.
[3]王菊.如何提高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實效性[J].中國農(nóng)村教育,2019(24):13-14.
[4]金鄉(xiāng)妮.淺析提高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策略[J].才智,2019(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