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欣
摘 要:小學科學教育是使小學生了解科學文化知識,掌握一定生活技能,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的重要基礎性學科,在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傳統(tǒng)教學理念等因素的影響,一些學校的小學科學教育發(fā)展進度緩慢,學生的學習效率等不到有效提高,進而不利于小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不利于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品格和行為習慣。因此,如何有效提高小學科學教育質量已成為當前小學教育體制改革的重要挑戰(zhàn)。本就當前小學科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生活化教學在小學科學教學中運用的具體策略,為廣大小學科學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科學;生活化教學;研究策略
生活化教學是指在正常教學過程中通過模擬數(shù)活化的情景和環(huán)境,來帶領學生開展相關的教學活動。在小學科學教學過程中所采取的生活化教學正是如此??茖W知識往往來源于實際生活,但是卻高于實際生活。對于這些知識的學習和運用,都需要學生們進行實際探索,而生活化教學正是為他們提供了這樣的契機和環(huán)境。使得小學生對于科學學科充滿了興趣和期待。但是,在具體運用生活化教學策略的過程中,卻有一些實際問題亟待解決。針對這些問題以及生活化教學的現(xiàn)狀,我們進行具體的探討。
一、小學科學教學的現(xiàn)狀以及生活化教學策略運用過程中所產生的問題
(一)生活化教學情景的模擬存在一些不當之處
生活化教學情景模擬的初衷是為小學生的科學實踐活動以及科學知識學習活動提供一定的環(huán)境,因而應當從實際情況出發(fā),從學生的具體學習水平出發(fā),但是部分科學教師卻并沒有尊重學生身心健康客觀發(fā)展的相關規(guī)律,而是從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和教學角度出發(fā),設置和模擬相關的生活環(huán)境。導致了學生難以適應,并且參與的欲望和興趣較低,使得生活化教學甚至毀于一旦,難以取得積極的成效。
(二)師生之間缺乏誠摯的互動交流
小學生活潑愛動,他們的思維天馬行空,需要得到教師及時的指引和幫助才能夠對各個教學科目的學習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部分科學教師卻并沒有從生活中和小學生做朋友,在學習上施加積極的影響。對于學生的正常需求沒有做到及時滿足,尤其是在生活化教學策略運用過程中更是如此。有的教師在課堂上拿著進行知識的講解,學生忙著記筆記學習知識,看似你來我往有條不紊,實則雙方之間的交流互動沒有真正的取得相應的成效。學生在學習科學知識的時候所產生的具體問題也沒有得到及時的解決,反而是形成了堆積,這對于生活化教學策略的推進產生了負面作用。
二、小學科學教學中生活化教學的具體策略和方法
(一)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模擬生活化教學情景
小學生是科學教學的主角,不論是在教學內容的選擇,還是教學策略的改進,甚至是教學語言的選用方面都是如此。在運用生活化情景教學之時就更應當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所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在模擬生活化場景的過程中要從學生的視野出發(fā),突出趣味性、科學性、有效性等特征和原則,進而得到同學們的積極配合。例如,在講解水和空氣這一部分的知識之時,科學教師就注重模擬相關的情景,還注重學生的體驗感。尋找水、食用油以及其他的材料,為學生提供了這樣的生活環(huán)境。把水和食用油一同放在講臺上。讓學生親自去嘗試,比較二者之間的差異,對于他們的具體理化性質進行嘗試。然后注重以生活化的口吻提出這樣的問題:空氣有重量嗎?空氣會占據(jù)空間嗎?人沒有空氣會怎么樣?真正的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看待這些知識。注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使得生活化教學策略真正的得以運用。
(二)注重問題調查反饋,進行師生間的交流互動
小學生的面對陌生的科學知識和生活知識的時候必然會感到手足無措。需要得到我們的小學科學教師的支持和鼓勵才能夠解決這些問題,擺脫這些問題的束縛,將這些知識作為自己成功路上的墊腳石。因此,小學科學教師就需要采取生活化的教學策略來收集這些實際問題,幫助學生解決問題,進而進行師生間的交流互動,提高雙方之間的聯(lián)系,鞏固教學成果,提高教學的整體效率。例如,在講解關于溫度和溫度計相關的知識時,一些學生對于溫度計的刻度以及溫度計的量程存在這樣那樣的疑問,對于如何用溫度計測量水的溫度感到疑惑不解。此時小學科學教師們通過對這些問題進行收集,然后開展實際的教學活動,為學生模擬了這樣的收獲情景:在洗澡的時候,小明同學擰開了花灑,剛開始時水特別燙,通過撥動開關逐漸的調和了溫度,此時感到水溫正合適,然后用溫度計測量了一下溫度,并且將這些數(shù)據(jù)記錄了下來。在此過程中,教師將溫度溫度計以及如何測量水的溫度都進行了細致的論述,通過這樣情景的模擬,讓學生的生活知識真正的發(fā)揮了用武之地。同時這樣的論述和描繪也讓學生的興趣得到了激發(fā),進而和教師進行積極的交流互動。教師注重問題收集調查以及反饋,模擬生活化教學情景,進行師生交流互動,因而取得了豐碩的回報。
(三)模擬課本教材內容注重因材施教
不同的學生之間的具體情況不同,對于課本教材的理解程度不同,對于教師所模擬的生活化教學情景的領悟能力不同。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在進行生活化教學策略運用的過程中注重因材施教,注重以學生為主,注重開展教學反饋活動,對于科學課本內容進行更多的探索,為學生們布置合適的任務。例如,部分小學科學教師在講解動物的生命周期這一部分內容時就選擇為學生布置相應的課下作業(yè),對于課本教材的內容進行精彩的描繪和展示。給予學生實際嘗試的機會,在課堂上對于課本上精美的插圖以及文字描述的內容教師都運用多媒體尋找相應的電子資料和圖片進行展示,充分的觀察學生的具體反應,了解學生之間的差異。同時注重提供實際操作的機會。例如,教師布置了這樣的任務:運用課下時間調查與蠶相關的資料,了解其他動物的生命周期,開展實際養(yǎng)蠶活動。布置這樣不同的任務讓不同類型的學生進行選擇和判斷運用。這樣富有生活化氣息的任務,也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也使得課本教材的內容得到了充分的運用和展示,讓生活化教學策略得以順利推進。
(四)注重開展教學評價,以鞏固雙方化教學的成果
學生在課堂上所進行的學習活動以及探索活動都渴望得到教師的鼓勵和,同樣也希望得到其他同學的認可,這本身是無可厚非的,并且也可以為教師教學活動的進行教學效率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契機,同時也可以促進生活化教學成果的鞏固。我們雖然運用了生活化教學策略去構建情景,講述科學知識,但是對于這些知識的實際運用程度以及學生的實際掌握程度并不能進行及時的調研活動,因此需要我們進行積極的反饋。而開展教學評價,構建評價體系就顯得尤為重要,可以對學生的實際理解掌握情況進行進一步的摸索,同時幫助學生鞏固學習成果。例如,一些科學教師選擇將學生劃分成六到八人的評價小組,在小組之內對于其他同學的課堂表現(xiàn)情況和課下作業(yè)完成情況進行積極評價,對于自己的具體表現(xiàn)進行自我評價。同時教師在對各個小組的評價活動給予充分的肯定,對于所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及時的解決和點評,使得教學效率得到了成倍的提高,教學成果得到了鞏固,為生活化教學策略的深度運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科學教學的過程中科學教師們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了解了學生的具體情況,將生活化教學策略進行了積極的改進,適應了學生健康成長的客觀要求。與此同時,更多的小學生從科學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有所感悟,在走進科學實驗的過程中收獲滿滿。